聖地,我來了

分享者:素賢修女

時間

為了「青年朝聖」之旅,無論在聖經、體力上都努力地預備自己,好能有最好的狀況上路,以免拖累朝聖團。在仍然沒有把握準備好的心情下,於7月20日~8月10日踏上旅程,腦袋裡雖裝了滿滿的聖經知識之外,看過多次的聖地照片,但「聖地」,真實的耶穌的故鄉,對我而言仍然很陌生呢!

地理

我們拜訪主耶穌走過的地區,包括他出生的白冷、成長的納匝肋、宣揚天國喜訊的加里肋亞、到死亡復活的耶路撒冷等相關的城鎮。朝聖之旅,是在自我逐漸逝去過程,與主相遇,是舊物過去,新的事物重新擦亮眼睛時,稍縱即逝地會晤主的神聖。

時而讚嘆、時而摒息

在旅程中會經過約旦、以色列兩個國家,實際上當中包含另一個政治團體,巴勒斯坦自治組織。我們從台灣飛到約旦首都安曼,從約旦跨越約旦河邊界進入以色列。在約旦,當我們從梅瑟葬身之處乃波山頂遠眺,舊約中上主給梅瑟流奶乃流蜜的「預許之地」活生生地展現在眼前。身處在攝氏38度C的炙熱山上,相對於曠野,上主所應許的富庶平原是如此的真實,那是曠野缺乏的綠洲,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約旦河澆灌下的一片美好宜人居住的平原。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從古至今沒有改變。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戰爭中,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地區,也佔領了宗教聖地 ─ 東耶路撒冷。南線和東線戰事的勝利令以軍士氣高漲,全然忘掉了來自聯合國、華盛頓和莫斯科的壓力,開戰四天後對北部敘利亞發動進攻,一口氣奪取戈蘭高地。六天中,以色列與三個阿拉伯鄰國交戰,其中包括最為強大的埃及。能夠如此膽大與四圍阿拉伯國家為敵,以色列人的「不安全」感加增,戒備從沒鬆懈過。因此當我們搭巴士行在公路上多處有檢查哨,有安檢,深深體會以色列的國土得之不易,防備恐怖份子之心分分秒秒竄流在他們的血液中,表達在武裝軍警人員嚴格地安檢行動中。年輕的女兵毫不含糊地上車查驗護照,當然,他們歡迎能配合的觀光客,因為觀光客帶來的經濟是以色列重要的收入來源。

古今交錯的時光隧道

由於納匝肋、白冷、耶路撒冷等幾處下榻方濟會旅館接近朝聖聖堂,因此可以一大早前去悠遊地、忘我地停留在神聖的祈禱空間,時而參與彌撒,時而瀟灑地暴露在異國語言中,也經常隱密地回到內室等候天主的探視。忽然,身旁的朝聖者就會淚流滿面,有時聖神也不分國度身份,不厚此薄彼地造訪我,總之,天使按主的自由忙碌地分施恩寵,一再地觸動那等候者的心靈。林思川神父在每天彌撒中的講道,更添一份真實、超然犀利、直中人心。大部分的聖堂都是在古蹟上繼續添加新建築,朝聖團體一波一波地湧入。每逢星期六晚上,來自不同國籍的朝聖者聚在聖母領報大殿庭院廣場,不同語言的朝聖者,手持百合花型的燭光,一齊頌念玫瑰經,一團接著一團通過街道遊行進入大殿。那個令人陶醉的夜,是屬於基督肢體的熱情,我感受一個更大的教會,我們卻安然地結合其中,多神奇啊!

拜訪過白冷的耶穌聖誕大殿、聖母哺乳山洞後,深感主耶穌在貧乏、肅冷的山洞中誕生,經歷人間的焦貧憂苦,回想在納匝肋也大多是一片山洞的景致,打破自己對聖誕馬槽的虛幻想像。主耶穌的降生,經歷窮苦人家的貧、破,他知道人心底的一切事。這就是那穿透歷史敲醒昏睡的人,使人頓悟的一棒。

耶穌復活堂(聖墓大殿)的各種亂象,沿自過去土耳其君王「一切照舊」(Status Quo)的法令,一個至今不改的緊箍,七個基督宗教教派停滯在永不改變的歷史上的一天,荒謬的關係中,我看到各宗派劃地自守,各行其禮儀,並且看見方濟會士在聖地代表羅馬天主教會的死守、苦守。各宗派高聳至聖墓門頂的蠟燭,代表的是權力、競爭的腐蝕,矗立在眼前,哀怨佔據我的心。清晨,我短暫立足在聖墓的一隅,目睹東正教的人收完他們的木板及電線從聖墓門出來,我們天主教方濟會士把握每分每秒快速地換上彌撒用的祭台木板,接好電線,好有效地為下一團朝聖者作彌撒服務;這一幕久久無法從我腦海褪去。日間的哀傷成了我午夜夢迴的反省,我想起了一位賣魚的老翁,總是賣最活鮮的魚的故事,秘訣在於魚簍中追逐別條魚的鬥魚,因為鬥魚的存在,其他魚保持了最好的鬥志狀況。各宗派也是因為彼此競爭,都要保衛自己主權,使出混身解數劃地自守,所以至今各宗派活力永不退去吧。因此,回台後,必要持續地為聖地代禱。

哭牆前的猶太人

面對西牆(哭牆)的右手邊是婦女區,左手邊是男士區(戴著帽子前去),聖殿和猶太人是完全屬於歷史中猶太文化的極現代化畫面。愈是接近聖殿西牆,心中愈是忐忑不安,我們注目著猶太人,他們卻全人搖晃地手持聖經祈禱,並不想被干擾。但,我們終究還是趁機輕觸哭牆,有人擠向人群將祈禱意向紙條塞進牆縫。偉大的聖殿,耶穌曾預言一塊石頭不會疊在另一塊上,領受到猶太民族的哀傷,好似日復一日哀鳴的夜鶯,總是揮之不去地依附著它。

星期五下午的拜苦路時,來到石舖地,即比拉多對猶太人說:「看,你們的君王!」之處,我腳下踩著極大塊的石頭鋪成的地面。在街道間,一步一步地走過窄小的巷道,是耶穌拖著巨大的木頭,帶著鞭傷,艱難地爬行的苦路,跟著方濟會士後面有一大群朝聖者走著,經過苦路各處,同時耳際也飄來伊斯蘭教透過擴音器播送的每天固定的吟唱禱聲,突然發現,要在聖城中生活,宗教立場不但鮮明,還對立,不但對立,還要時時刻刻奮鬥。感念昔日方濟曾為蘇丹王眼中的「和平使者」,使今日穿方濟會會衣的人,能在這土地上繼續締造和平。

感恩

感謝思高讀經中心的美意,將「青年朝聖」名額開放給許多修會修女,也感謝會長陳琦玲修女給我機會,讓我這井底蛙也能海闊天空一番,開開眼界。我因此得以擠入「青年朝聖」行列,到以色列耶穌的故鄉走一走,大大地增進我在讀經推廣工作上的專業知識。

感謝主在火辣辣的夏日高溫中,讓我仍能完成此行。在每日體力耗盡後,能安眠且補充隔天的體力。感謝林神父為朝聖團細心準備導覽、彌撒道理、安排飲食起居,感謝同團朝聖朋友互助包容,此時更明白成為教會奧體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