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復活期 第五週 星期四
耶路撒冷會議(中)
讀經一:宗十五7-21
7 【宗徒和長老】辯論多時之後,伯多祿起來向他們說:「諸位仁人弟兄!你們深知,多時以前,天主就在你們中選定了,要藉我的口,叫外邦人聽福音的道理而信從。
8 洞察人心的天主,已為他們作了證,因為賜給了他們聖神,如同賜給了我們一樣;
9 在我們和他們中間沒有作任何區別,因他以信德淨化了他們的心。
10 既然如此,現今你們為甚麼試探天主,在門徒的頸項上,放上連我們的祖先和我們自己都不能負荷的軛呢?
11 但是,我們信我們得救,是藉著主耶穌的恩寵,正和他們一樣。」
12 於是眾人都緘默不語,靜聽巴爾納伯和保祿述說天主藉著他們在外邦人中,行了怎樣大的徵兆與奇蹟。
13 大家都不出聲之後,雅各伯接著說:「諸位仁人弟兄,請聽我說!
14 西滿述說了天主當初怎樣關心外邦人,由他們中選拔一個百姓,屬於自己名下;
15 先知的話也正與此相合,如經上記載:
16 『以後我要回來,重建達味已傾倒的居所;已坍塌了的,要把它重建而豎立起來,
17 為的是其餘的人,即一切以我的名得名的民族,要尋求上主:
18 這是很久以前,公佈這事的主說的。』
19 因此,按我的意見,不要再加給由外邦歸依天主的人煩難,
20 只要函告他們戒避偶像的玷污和奸淫,戒食窒死之物和血。
21 因為自古以來,在各城內都有宣講梅瑟的人,每安息日在會堂中誦讀他的書。」
釋義
保祿和巴爾納伯在耶路撒冷受到歡迎接待(參閱:宗十五3、4)。不過,一些成為信徒的法利塞人公開反對保祿的福傳方法。整個討論過程冗長,難以達成結論,衝突辯論越來越激烈。這個第一次的宗徒會議,實在可以成為以後各種教會內會議的典範。既不是辯論,也不是權威,使他們達成一致的決定,是由於天主的話和天主聖神。伯多祿和雅各伯在這裡代表發言。
伯多祿引證了外邦百夫長科爾乃略的悔改(宗十~十一)說明,天主賞賜聖神,並不分別外邦人或猶太人。並不是割損使人在天主前成為潔淨,而是「信德」(9);得救並不是藉著法律,而是藉著「主耶穌的恩寵」(11)。在這個會議中,伯多祿並沒有宣告命令,而是清楚果決地承認他的信仰。藉著這樣的方式,整個會議氣氛轉為能夠結出果實的談話。保祿和巴爾納伯也因此可以清楚陳述他們所經歷的事實。所以,天主親自贊同並稱許了外邦福傳工作:經由「聖神」(8)、經由「徵兆與奇蹟」(12)。
最後,連堅持法律的雅各伯也發言贊同,外邦福傳應該享有法律的自由(14-20)。如此,整個決議就非常清楚了。外邦基督徒不必擔負梅瑟法律的重軛;不論何時何地,都不能讓各自的文化習俗與傳統,阻擋通往基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