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天主的絕對優先地位【福音:瑪二二15-21】
15那時,法利塞人去商討怎樣在言談上叫耶穌入圈套。
16他們遂派自己的門徒和黑落德黨人到他跟前說:「師傅,我們知道你是真誠的,按真理教授天主的道路,不顧忌任何人,因為你不看人的情面。
17如今請你告訴我們:你以為如何?給凱撒納稅,可以不可以?」
18耶穌看破他們的惡意,就說:「假善人,你們為什麼要試探我?
19拿一個稅幣給我看看!」他們便遞給他一塊「德納」。
20耶穌對他們說:「這肖像和名號是誰的?」
21他們對他說:「凱撒的。」耶穌對他們說:「那麼,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
【經文脈絡】
瑪二二15-46的內容是耶穌和猶太宗教中各個領導團體的辯論。首先是法利塞人詢問耶穌,是否應當給凱撒納稅(15-22);其次是撒杜塞人質問耶穌,死人復活的問題(23-33);接著是經師請耶穌說出,誡命中那一條最大(34-40);最後是耶穌問法利塞人,有關默西亞是達味之子的問題(41-46)。福音作者透過討論這些問題,教導基督徒團體如何在具體的環境中,按照信仰生活;同時也經由辯論的形式,顯示出耶穌完全超越其對手的絕對優越性。這一大段經文中,有兩個故事被安排在主日彌撒中誦念:其中關於給凱撒納稅的問題,就是本主日的福音內容;信仰團體在下個主日,將一起聆聽有關「最大的誡命」的經文。
一個圈套
法利塞人和黑落德黨人相互勾結,前來向耶穌請教問題。法利塞人原本是猶太宗教內的一個小團體,強調遵守祖傳的法律。由於耶路撒冷城在主曆七十年被毀滅,聖殿被夷為平地,司祭和撒杜塞黨人因此失去其重要性,法利塞人遂起而代之,成為猶太教中的領導者。黑落德黨人是指黑落德王的手下,或和羅馬軍隊私通的奸細。瑪竇福音通常避免提到黑落德黨人,但是由於此處是一個和政治有關的陷阱,因此才提及他們。福音經文一開始便指出,他們其實是不懷好意,想藉著提出問題而設下圈套陷害耶穌。
反諷的真理
特別引人注意的是,被派遣來向耶穌提出問題的人,先說出一長串諂媚的言詞,這些話和耶穌後來簡短的回答,形成強烈的對比。他們稱讚耶穌「在真理中教導天主的道路」,並強調祂說話行事「不看人的情面」。瑪竇在此用了反諷的筆法:雖然說話者言不由衷,事實上卻說出了自己不願承認的真理。耶穌的確教導天主的道路,給予人們生命的指引;而耶穌在整個故事中所表現的態度,正是以天主為第一優先,完全不看人的情面。
爆炸性的兩難問題
他們提出的問題是:「該不該給凱撒繳納人頭稅?」,「人頭稅」是指每一個在羅馬帝國內的居民,每年應繳納一個德納(大約是當時的一日所得)做為稅金。主曆六年由當時羅馬總督Coponius將此稅制引入猶太地區時,曾引起猶太熱忱派份子強烈的暴動反抗,因為他們主張,唯有天主才是以色列真正的唯一的王。當時的「抗稅」行動,被視為是反抗羅馬而遭到嚴厲鎮壓。
由此可知,耶穌面臨的是一個具有高度爆炸性的兩難問題。如果祂反對納稅,便會遭致起訴;但是,如果祂說應該納稅,祂不但將失去民眾的愛戴,甚至可能被人懷疑,祂並非認真地宣講天國。提出這個兩難問題的人,明顯地是預設了耶穌將主張「抗稅」,因為耶穌不斷的宣講天國,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一個行動
耶穌有如舊約中的天主,能透視人心,祂看穿對手們的詭計,先指責他們是「假善人」,然後以一個行動和一句話來答覆這個問題。首先,耶穌要求對手們出示一枚稅幣。這個行動說明耶穌自己身上沒有,而其對手身上則常常帶有這種錢幣。根據當時的了解,身上帶有錢幣,便是承認鑄造錢幣的皇帝的王權;因此,耶穌的要求,已經迫使祂的對手們在不知不覺中暴露了自己的偽善。
肖像和名號
接著,耶穌要人們說出錢幣上的肖像和名號是誰的。按當時之情況,錢幣的正面是皇帝Tiberius 的半身像,背面則刻有「凱撒Tiberius奧古斯都,奧古斯都、神的兒子」,這個錢幣反應出當時把皇帝當做神的「凱撒崇拜」。藉著這個行動,耶穌揭露對手屈服於崇拜外邦神明的帝國的事實。法利塞人其實也是真的接受羅馬帝國的統治,雖然可能並非心甘情願。
一句話語
「凱撒的歸給凱撒,天主的歸給天主。」耶穌的這句話在歷史中已變成著名的諺語了。耶穌的話意義非常清楚,祂首先針對惡人的問題,要求他們把屬於凱撒的交給凱撒(並非「償還」!);但耶穌立刻超越原來的問題而提出「把屬於天主的,給天主!」。這句話才是真正的重點,是耶穌有意加上去的。藉著這句話,祂把天主的要求置於凱撒之上:天主有權比任何國家要求得更多,祂要求是整個人(瑪六24),祂的要求超越任何人的要求(瑪十28)。耶穌並未落入惡人設下的圈套,使陰謀設計者徹底潰敗。
天主的優先權
這段經文也顯示了耶穌的「政治觀」,祂拒絕熱忱派的暴力革命。祂的名言顯示出祂唯一的關心:突破一切困境,推展實現天國。國家的權力固然不可侵犯,但天主的權力更為優先。這是耶穌面對陰險對手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福音藉此教導一個「基本態度」,要求人先將天主置於一切之上,再因時、因地制宜地來面對任何可能的具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