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時時醒寤【福音:瑪二五1-13】

1「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自己的燈,出去迎接新郎。
2她們中五個是糊塗的,五個是明智的。
3糊塗的拿了燈,卻沒有隨身帶油;
4而明智的拿了燈,並且在壼裡帶了油。
5因為新郎遲延,她們都打盹睡著了。
6半夜有人喊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罷!
7那些童女遂都起來,裝備她們的燈。
8糊塗的對明智的說:把你們的油,分些給我們罷!因為我們的燈快要滅了!
9明智的答說:怕為我們和你們都不夠,更好你們到賣油的那裡去,為自己買罷!
10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準備好了的,就同他進去,共赴婚宴;門遂關上了。
11末後,其餘的童女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罷!
12他卻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
13所以,你們該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

經文脈絡

三部對觀福音在敘述耶穌苦難之前,都安排了耶穌的末世言論(瑪二四〜二五;谷十三;路二一)。隨著「煉靈月」的到來,禮儀年漸漸進入尾聲,教會邀請信仰團體一起在感恩禮中宣讀和聆聽這些聖經篇章,一方面提醒基督徒末世的確切性,一方面也教導大家面對末世的正確態度。

相較於馬爾谷和路加,瑪竇福音的末世言論篇幅最大。他把這些言論編輯成耶穌五篇大演講的最後一篇,內容可以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是強調末世的真實性、以及在末世之時人子必定要再度來臨(瑪二四1-41),後段則是以比喻的形式,教導信仰團體如何正確地在現世生活(瑪二四42-二五46)。

教會安排在禮儀年甲年的最後三個主日,連續在感恩禮中誦讀瑪竇福音二五章的末世言論。先是二個著名的比喻:「十童女」(瑪二五1-13)、「塔冷通」(瑪二五14-30);最後在耶穌君王節時,則是有關「公審判」(瑪二五31-46)的啟示性言論。

「十童女」的比喻

這是一個大部分基督徒耳熟能詳的比喻,德國Erfurt教區的主教座堂正門兩旁牆柱上的石雕,就是以這個故事中的十個童女為主題。故事的意義看來十分淺顯,然而事實上,這卻是一個相當難以瞭解的比喻,因為這個故事所描繪的情景,不太符合一般的猶太風俗。我們在這裡將先按照這個比喻的結構,將它分成三個場景一一介紹,並提出難以理解之處,再稍做解釋。

第一幕:等待新郎

比喻一開始敘述:十位童女提著燈前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位是帶著油的明智童女,另外五位童女則相當糊塗地沒有帶油。就猶太婚禮而言,婚禮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郎迎娶新娘進入家中,那些在約定地點等待新郎的伴娘(十童女),應該拿著(防風)燈伴同新郎一同前去隆重的迎取新娘。由於新郎一直未出現,他們因疲倦而打盹睡著了。

但是這個比喻所敘述的情形,並不十分清楚,比喻中完全沒有提到婚禮中的女主角新娘。她在那裡?仍在自己的父母家中?或已經在新郎的家中等待因故耽擱的新郎?

第二幕:迎接新郎

第二幕敘述新郎來到時,童女們裝備油燈的情形。由於新郎直到半夜時才來到,因此婚宴也在半夜裡舉行。這種情形並不是常態,但也並非不可能,因此這個半夜裡發生的事件仍是可以理解的。而明智的童女拒絕將油分給糊塗的童女,要求她們自行去油行購買,這也並非完全不符合現實情況,因為在有婚禮慶典的日子,這些作相關生意的商店也會配合營業的。

第三幕:婚宴

第三幕報導新郎在明智的童女陪伴下進入婚宴大廳,而大門也隨即被關上了。那些因為去買油而遲到的糊塗童女來到時,被新郎斷然拒絕:「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就現實情況而言,這樣嚴酷的新郎當然並不合乎常情。

聖經中常見的比喻

以婚宴做為材料的比喻,不論舊約或新約中都屢見不鮮(歐二21-22;依六二5;瑪九15;二二2)。但是在猶太傳統中,沒有用新郎來比喻默西亞的例子,耶穌自己大概也沒有如此用過這種比喻,因此這個比喻應該是初期教會的創作(參閱:瑪九15;若三29)。

比喻的形成

此外,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有許多熟習的話語,因為他們在其它有關末世的言論中也出現過。例如:那些被咒罵落入審判的人呼喊「主啊!主啊!」(瑪七21);大門既已關上,敲門便不會有效果(路十三25);以及嚴峻拒絕的話:「我不認識你們」(瑪七23;路十三27)。由此可以斷定,我們眼前的經文, 很可能是瑪竇的教會團體根據一些耶穌曾經說的話(路十二36-37;谷十三34-35;瑪二四50),將這些圖像性的因素做了不同的運用,編纂成這個新的比喻。

比喻的教訓

如果這個推論正確,我們首先應該注意的是,比喻採用了「童女」來表達信仰團體,沒有使用「新娘」。雖然教會是基督深愛的新娘,但是這個比喻則強調,每一個教會成員,仍必須為自己的得救而努力。

比喻中最後一句話:「所以,你們該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清楚的點出「末世」的主題,也使得比喻的目的更為明顯。瑪竇願意藉著這 個比喻提醒信仰團體:主必定要再來,但具體的日子或時辰則不是人們能夠知道的,因此必須時時醒寤準備好自己,以等待主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