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主羔羊
你剛剛從麵包店裡買來的一條麵包,整個吃起來很不容易;因為既粗大又笨重,不方便咬。你必須先用刀子切開(或者請麵包店代為切好),這樣才好對付。可是,對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和往後數世紀的教友,情況卻不如此。他們還沒有現代的麵包刀,所以他們作的餅和我們麵包的形式不同――那是從半英吋到一英吋厚的扁平形的餅。吃的時候不需要什麼來切――很容易用手擘成小塊。
福音記載在最後晚餐時,主基督不但拿起餅來祝謝,而且擘開來分給宗徒們。祂擘開用以變成祂聖體的餅,其形狀正如我上面所說的。(祂在曠野裡分給五千人的那個餅也是同樣擘開的;正如聖瑪竇很清楚的報導—祂把餅擘開。理由是同樣的,因為「形狀」使然)。
早期教友們在彌撒中所用的餅,正是這種,所以在領聖體時必須擘開。這是實際上的需要。「擘餅」是當時聚餐的特點,竟使當時的彌撒就以「擘餅」來稱呼。我們在宗徒大事錄看到以下這些句子:「他們專心聽取宗徒們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宗二42)。當保祿到達特洛阿時「他們正相聚擘餅,保祿便向民眾講道」(宗二十7)。
透過聖經研究的成果,證明這些聚會,毫無疑問的便是舉行聖餐(彌撒)。聖保祿在一段顯然有關聖餐的上下文中,提到擘餅的事:「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共同結合於基督的身體嗎?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格前十17)
我們都知道,開始的數世紀,教友們去參加彌撒,都是自己帶來餅和酒作為獻祭之用途;有時他們是預先送到聖職人員那裡(這種作法多半是在東方教會);有時是教友們在彌撒中奉獻時,他們親自送到祭台上(這種做法多半行之於西方教會)。在兩種情況中,這種餅原先都是婦女們自己做的,形狀也是普通的家常餅。在刀子尚未普及做為家庭用具之前,這種餅都是厚度適中,容易擘開的。放在祭台上而經過祝聖的餅,常是必須先擘成塊,而後分給人們領受。
到了第四紀教會從被迫害中解放出來之後,就不必再於私人家裡或不太顯眼的地方舉行彌撒了,而是在廣大的建築物裡,教友的人數也比以前的聚會多更多了。因此領聖體也較以前多許多。到了第七世紀,雖然有神父和執事幫忙主祭擘餅,但仍須一些時間,使人感覺彌撒中的擘餅,導致「交通阻塞」,有礙於感恩禮的進行。
教宗賽爾吉一世(Sergius I ,任期687-701年),為使教友在等待擘餅期間有點事可做,乃令教友們歌唱。教宗本人是敘利亞人,已習慣了在自己家鄉的禮儀中歌唱頌揚基督的祈禱文(Litany to Christ),這個祈禱文是根據洗者若翰的「天主羔羊」而命名的。
教宗就從他家鄉禮儀中選了「天主羔羊」這個祈禱文,加入了羅馬禮,主要是這個祈禱文很容易唱;於是他命令聖職人員與教友在領聖餐以前,必須有「擘餅」的這段期間裡,共同歌唱這個祈禱文。所以這個祈禱文,一開始乃是教友們的歌詠(至於成為神父自己做彌撒的一部份,乃是後來的事),而且總是以「求祢垂憐我們」(Miserere nobis)作結尾的。這個歌詠按擘餅時間長短的需要,可以重複多次。
到了第九世紀,採用無酵餅的辦法傳到了西方教會。於是教友們不能再把在家裡做好的家常餅帶來,反倒是無酵餅專由修道院供應。而且他們又特別做了一種為教友領食的小型餅,因此沒有必要再「擘餅」,也不必在「擘餅」時歌唱了。
但是「天主羔羊」一曲已經流行開了,如果一下子廢除,殊覺可惜。於是多次的重複,縮短為只唱三次。再後來就演變成現在不久以前的情形,不是在擘餅時唱,而是在給「平安之吻」時唱(如前章已敘述過的,「平安禮」是由「願之平安」開始);於是「天主羔羊」的最後一句結尾,改成「求祢賜給我們『平安』」,這樣更切合「給平安禮」的動作。在亡者彌撒中是沒有「平安禮」的,所以結尾變為「求祢賜給他們『安息』」。雖然有了這些變化,但是歌唱的主要內容,仍舊保存的就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每個人一定都知道「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的意思。不管是耶穌聖名禱文、聖心禱文或聖母禱文,最後都是以這句話來結尾。可是這句話,沒有比在彌撒裡用更合適的了;因為在「領聖體聖血」前使用,最恰當不過!這句話有極豐富的意思,如果我們不深思一下,恐怕它的涵意會丟失很多。
譬如「羔羊」這個字,在舊約裡敘述的最重大的(逾越)事蹟──那是天主顯示了祂的權能與慈善,也成了許多聖詠和詩歌的主題──是集中在「羔羊」身上。按天主的命令,在埃及被奴役的以色列人的每戶人家,那天晚上都要選擇一隻完好的羔羊,把牠宰殺了作犧牲,並把牠的血抹在門柱與門框上。當每家正吃著宰殺的羔羊時,天主的「逾越」工程開始了,結果那些吃羔羊的人,因著羔羊的血而得到安全,獲得自由,他們成了「天主的選民」,注定要接受預許的福地。
天主命令以色列人永遠紀念這個事蹟,每年必須舉行(逾越節)禮節。每家要祭獻一隻羔羊,並且為重訂天主第一次和選民結的盟約來吃這隻羔羊。雖然史實上,只是梅瑟和他當代的人從埃及的奴役中被解救出來,形成了天主的子民;可是天主計劃──不只是單純的紀念這個事蹟,而且也要令這事蹟的後果永遠常存。
因此藉每年的祭獻和吃逾越羔羊,每一世代的人彷彿都進入了最初史蹟的情況,把那得的自由和結成的盟約貼合到自己的身上。這樣每個以色列人都可以將天主曾賞給他們祖先的恩惠,視為自己的恩惠,所以每人都能說:「這就是天主為『我』做的。」
每年的這個祭獻和吃逾越羔羊,對所有的以色列人而言,是一件很熟悉的事情,對於天主召叫出來作先知的依撒意亞,當然也是。天主選了依撒意亞預言將有一個更大的「解放」要來臨,那就是「從罪惡中」解放出來。這要由「雅威的僕人」以受難受死來完成。依撒意亞一方面想到未來的「從罪惡中解放」,另一方面也想到過去的「由奴役解放」,他一定看出了二者之間的相似處;他看出每次都是死亡之果──一個是「雅威僕人」天主羔羊的死亡,一個是(普通)羔羊的死亡。
依撒意亞以「羔羊」來描述「天主的僕人」──將二者合而為一,並道出:「他為了我們的罪過而受到創傷,他背負了我們的罪過;他受了懲罰,我們便得安全……。如同被牽去待宰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聲,他也同樣不開口……為了贖罪,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依五三5-7、10)「雅威的僕人」除免世人的罪,如同作為祭獻而被殺的羔羊。
洗者若翰認出了「天主的僕人」,並指出祂就是那個「羔羊」。若翰熟悉依撒意亞先知書,他宣稱自己就是依撒意亞所說的「在曠野中呼喊的聲音」(依四十3)。當若翰給耶穌付洗時得到的驚人經驗──看到天主聖神降臨到基督身上──之後,他認出依撒意亞所說的另一件事──那就是耶穌就是要來除免世罪的那一位,祂正是要被宰殺做為祭獻的羔羊。
若翰向他周圍的人呼喊說:「你們看,他就是天主的羔羊!看,他就是除免世罪的那一位。」(若一29)「第二天,若翰和他的兩個門徒,又在那裡站著,看到耶穌從那裡經過,便注視著他說:『看!天主的羔羊。』那兩個門徒聽他說這話,便跟隨了耶穌。」(若一35-37)
這兩個門徒中有一位就是聖史若望。他當時是否完全明白若翰所說的意思,頗成問題;但毫無疑問的,他經歷基督的生活,一直到祂最後在世的時日,他親自給基督的受難、受死、復活、升天作了見證之後,定然明白了。因為在描述基督勝利的永恆光榮時,他也用了同樣的象徵、同樣的名稱。也就是在默示錄裡,他曾廿六次用「羔羊」來稱呼基督。
按若望的說法,基督是那「站著被宰殺、做為祭獻的羔羊」(默五6-8);那些得救的人「曾在羔羊的血中洗淨了自己的衣裳」(默七14);天上的永福,乃是「羔羊的婚宴」(默十九7)。聖若望用這些以及其他提及羔羊的話,給我們展開整個美麗的救恩計劃之遠景。
基督為我們完成的救贖,是一個逾越奧蹟。祂超越死亡而達於生命;以祂自己的血給我們蓋了印,使我們成為祂新的選民──以祂的寶血來簽盟的民族;祂也領導我們走向新預許的天上福地。正如聖保祿所寫的:「我們的逾越節羔羊基督,已被祭殺作了犧牲。」(格前五7)。所有過去以色列人的逾越羔羊所影射的真理,在基督身上,已經完全實現了。在復活節主日我們很正確的唱說:「願逾越的犧牲──羔羊──受頌揚」;我們歡呼「羔羊拯救了羊群」,是非常合理的。這不只在復活節時是真實的,而在每一個彌撒裡,也是一樣真實的。
正如同以色列人的第一個逾越事蹟,每年都要藉逾越節聚餐來紀念慶祝,藉此,世世代代的人都會得到逾越事蹟的益處;同樣地,基督的第一次逾越事蹟也是藉聖餐彌撒來慶祝,由此我們也會得到這個逾越事蹟的效果。每一個彌撒都是逾越聖餐,被宰殺羔羊的肉,陳列在祭台上,作為我們的食糧,成為我們的益處。
所以我們歡呼「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這可以比作一個四面的稜鏡,將天主用以照進我們黑暗的光線,分成美麗的光譜。在第一面「出谷紀」的面上,我們看到的是舊的逾越事蹟,宰殺並吃羔羊──影射我們的得救。在第二面為「依撒意亞」的面上,我們看到我們的救贖將以何種方式完成──就是通過受難、受死。在第三面名為「洗者若翰」的面上,我們看出天主的真羔羊,受難受死除免世罪。在第四面名為「聖史若望」的面上,我們看到一個神視,藉此得知他完成了什麼,我們要分享的又是什麼;那就是我們這些在羔羊的血中洗淨衣裳的人,要永遠慶祝羔羊的婚宴──這羔羊是堪受權能、神性、智慧、勇毅、尊威、光榮和讚頌至於無窮之世的(默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