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基督的奧體

伍維烈、林思川編譯

(2008/12/10教宗關於聖保祿的要理講授)

 

親愛的弟兄姊妹:

我們隨著聖保祿,在上星期三的要理講授中看見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我們人性的歷史從一開始便由於妄用受造的自由而被污染。這個情況的產生,是由於人企圖從天主的旨意中解脫出來,但是人沒有因此而找到真正的自由,反而是與真理作對。其後果便是我們真實的人性,尤其是基本的關係遭致破壞,也就是與天主的關係、男人與女人間的關係、人與大地的關係都被破壞殆盡。我們已經說過,我們的歷史這種遭致污染的情況繼續在其組織中擴大蔓延,這個由繼承而來的缺陷不斷地擴大,並成為處處可見的事實。這是第一點。

其次,我們從聖保祿學到,一方面在歷史中有一個新的開始;另一方面,在天主而人的耶穌基督內開始了一個新的歷史。一個新的歷史隨著耶穌而開始了,這是由於來自天主的耶穌向天父說的「是」而形成的歷史,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新的歷史不再來自於錯誤的解放而產生的驕傲,而是經由愛與真理所產生。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進入這個新的開端?如何進入這個新的歷史?這個新的歷史是如何接觸我們的?由於第一個被污染的歷史,只要我們大家都屬於這個人性的、唯一的身體,我們無可避免的經由生理血統緊密相連。但是與基督共融的團體、新的誕生、新的人性是如何實現的?耶穌如何進入我的生活、我的存在?

聖保祿和整個新約所提供的最根本的回答是:經由聖神!如果說,第一個歷史經由生理而展開,那麼第二個歷史則是經由聖神 ─ 復活的基督的神 ─ 而發生。這個神在五旬節創造了新的人性的開端,新的團體、教會、基督奧體的開端。

然而,我們必須更具體一點地問:這個基督的神,聖神,如何能成為我的神?有三種彼此緊密相連的方式可以答覆這個問題。

第一個是:基督的神敲我的心門,接觸我的內在。然而,由於這個新的人性必須有一個真實的身體,由於聖神與我們結合並且應該真實地建立一個團體,由於這個新開始的存在必須克勝分裂,並且將四散的聚集在一起,這個基督的神採用兩個可見因素將一切聚合在一起:聖言和聖事,尤其是聖洗與感恩聖事(聖體聖事)。

聖保祿在《羅馬書》中寫到:「如果你口裏承認耶穌為主,心裏相信天主使他從死者中復活起來了,你便可獲得救恩。」(羅十9)意思是,人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這是生活的歷史,而非死亡的歷史。然而,聖保祿繼續說:「但是,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號他呢?從未聽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沒有宣講者,又怎能聽到呢?若沒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講呢?正如所記載的:『傳佈福音者的腳步是多麼美麗啊!』」(羅十14-15)

他在另一段經文中簡短地說:「信仰出自報道」(羅十17)。意思是:信仰並非我們思想或反省的產物,而更是某種新的、不是我們發明的、而是只能當作禮物接受、當作天主所做的「新穎之事」。

其次,信仰也不來自於閱讀,而是來自聆聽。信仰並非僅是某種內在於己的東西,而是一個關係,信仰預設了宣講者與聆聽者之間的相遇,預設了另一位宣講者與團體建立者的存在。

最後是宣講:宣講者並非宣傳自己的人,而是一位被派遣者。他處於一個福傳使命的結構中,這個結構從被天主所派遣的耶穌開始,傳給宗徒(使徒)們 ─ 「使徒」這個字的意思就是「被派遣者」 ─ 並在使徒傳遞下來的福傳使命中一直繼續下去。歷史的新結構顯現於這個福傳使命結構中,我們在此聆聽,最終根本是天主自己說話,祂自己的「話」 ─ 聖子 ─ 來到我們當中,與我們說話。

聖洗聖事

聖言在耶穌內成了血肉,為了能真實地創造一個新的人性。因此,人們在「聖洗聖事」中宣講聖言,就如聖若翰所說的:「經由水和聖神而重生」。聖保祿在《羅馬書》第六章以非常深刻的方式講述洗禮,我們已經聽過了這段經文,但是再重複一次仍是非常有益:「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們受過洗歸於基督耶穌的人,就是受洗歸於他的死亡嗎?我們藉著洗禮已歸於死亡與他同葬了,為的是基督怎樣藉著父的光榮,從死者中復活了,我們也怎樣在新生活中度生。」(羅六3-4)

在這個要理講授中,我無法對這個內容豐富經文提供詳細的詮釋,而僅願簡短地指出三個重點:第一:「我們都被付洗了」是被動語態。沒有人可以給自己施洗,他需要另外一位。成為基督徒是一個被動的過程,沒有人可以使自己成為基督徒。唯有經由另外一位我們才能成為基督徒。這個使我們成為基督徒的、把信仰恩賜給予我們的另一位,首先是信者的團體 ─ 教會。我們由教會接受信仰和洗禮,如果我們不讓這個團體形塑我們,我們便不會成為基督徒。一個自主的、自我製造的基督信仰,其本身是矛盾的。但是,這「另一位」─ 教會團體 ─ 也並非根據她自己的概念或意願而行動。這個團體也是生活在相同的被動狀態中:只有基督能建立教會,基督是聖事真正的給予者。這是第一點:沒有人能給自己付洗,無人可以使自己成為基督徒。

第二點:洗禮並非只是清洗而已,而是死亡與復活。保祿自己在《迦拉達書》描述他生命的轉折時,用「我已經死亡」表達他與復活的基督相遇後實現的轉變。從這一刻起,他開始了一個新的生命。成為基督徒遠遠超過一個美容手術,並非或多或少地將現在已經圓滿的存在美化一下而已;成為基督徒更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重生、死亡與復活。當然,在復活中,存在於過去的美好因素也都重新出現。

第三點:物質也是聖事的一部份。基督信仰並非純精神性的,而是包含身體、宇宙。他使自己朝向一個新天新地發展。讓我們回到保祿經文中最後的話,他說:因此我們可以在一個新生命中前進。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在新生命中前進」是一個檢視良心的因素。

感恩聖事

讓我們現在轉向「感恩聖事」。我已經在另外的要理講授中說明,聖保祿以何等深刻的尊敬之心,把他從親自參與最後晚餐的見證者所接受的感恩聖事的傳統逐字傳遞下來。他把這些話語當作託付給他的極珍貴的財寶傳遞下來。因此我們在這些話語中所聽見的是,親眼看見、親耳聽見「最後一夜」發生之事的見證人的聲音。因此讓我們聽這位宗徒說的話,他說:「這是我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了:主耶穌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的,你們應這樣行,為記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行,為記念我。』」(格前十一23-25)

這段文字含意至為豐富。在這個教理講授中,我只作出兩個簡短的觀察:保祿把主有關杯的話傳遞下來:「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隱藏在這話背後是舊約的兩段基本文字:首先是《耶肋米亞先知書》所載新盟約的許諾。耶穌對門徒說的,也是對我們說:現在,在個這時辰,隨著我自己、以及我的死亡,新的盟約實現了,新的人性歷史在我的血中得以開始。可是,在這話中也包含了對西乃山盟約的提示。梅瑟說:「看,這是盟約的血,是上主本著這一切話同你們訂立的約。」(出二四8)那裡講的是動物的血。動物的血只可以表達一種渴望,希望那真正的犧牲及真正的崇拜。主以這杯的恩賜給了我們真正的犧牲。真正的犧牲是聖子的愛。藉著這份永恒愛的恩賜,聖言進入新的盟約中。慶祝(舉行)感恩聖事的意義是:基督把自己及祂的愛給我們,使我們肖似祂,並因此創造新世界。

同樣在《格林多前書》,我們看到關於這個感恩聖事教導的第二個重要觀點,保祿在那裡說:「我們所祝福的那祝福之杯,豈不是共結合於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共結合於基督的身體嗎?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格前十16-17)

在這些話中,感恩聖事的個人性和社會性特徵以同樣的方式出現。基督個人性地和我們當中每一個人結合,然而同樣地,基督也和我們身邊的男人與女人結合,祂是我們的、也是其他人的餅,因此祂使我們大家都和祂結合,也使我們每人都彼此結合。我們在共融聖事中領受基督,然而,基督以同樣的方式和我們的鄰人結合。在感恩聖事中,基督與鄰人都是不能分離的:我們大家都是同一個餅、一個身體。不與其他人團結在一起的感恩聖事,是一個被妄用的感恩聖事。

我們在這裡遇到教會是「復活的基督奧體」教義的根,同時也是中心。我們在此看見這個教導的整個真實性。基督在感恩聖事中把祂的身體給予我們,在祂的身體中把自己給出來,因此使我們成為祂的身體,祂將我們結合於祂復活的身體上。

如果人吃普通的餅,這個餅將經由消化過程而成為身體的一部份,如此這個餅就本質上轉變成人的生命。然而,在神聖的共融聖事中實現的卻是一個相反的過程:主基督接納我們,把我們引入祂光榮的身體中,因此我們一起成為祂的身體。

如果我們只閱讀《格林多前書》第十二章,可能會認為關於基督身體的言論只是一個神恩性的有機體,只是一種社會學和神學的比喻形式而已。事實上,在羅馬的政治學中,「身體與其肢體」是常被用來表達城邦的比喻,說明城邦是一個有機體,每個人在其中有其職務。多元化的功能組成一個身體,每個人都有其位置。如果只閱讀《格林多前書》第十二章,便可能產生一種印象,保祿只是將這個情況轉嫁使用到教會上,而這裡也只是處理一個教會社會學而已。

然而,如果我們也看看《格林多前書》第十章便能確認,事實上教會完全是另外的情況,比城邦結構更為深刻、更為真實。因為基督真正給予祂的身體,並使我們成為祂的身體。我們真正與那復活的基督身體,並且也彼此結合為一。教會並非只是如同城邦般的一個肢體組合,她是一個身體,並非機構,並非只是一個組織編制(organization),而是一個真實的有機體(organism)。

婚姻聖事

最後,我願意簡短地談談「婚姻聖事」。在《格林多前書》中只出現一些與此相關的情況,然而《厄弗所書》則發展出一個豐富的婚姻神學。保祿在此描述婚姻是一個「偉大的奧秘」,他說這是「指基督和教會說的」(弗五32)。在這個段落中,我們注意到一個垂直方向的相互關係。這個相互從屬的關係必須使用愛的語言,這個關係的模範是基督對祂的教會的愛。基督對教會的關係使婚姻的愛成為首要的神學觀點,提升夫妻之間的情感關係。如果人們持續地在人性與情感中成長,努力保持與聖言功效和聖洗意義的聯繫,便能生活出一個真實美好的婚姻。基督已經聖化了教會,以水和聖言淨化了她,分享主的聖體聖血,就是經由恩寵使這永不分離的聯繫成為可見的,並加以強化。

最後,讓我們聽保祿告訴斐理伯人的話:「主已經來近了(聖經原文,主快來了)」(斐四5)。經由聖言與聖事,主已經在我們的整個生命中來近了。讓我們祈求祂,不斷地碰觸我們的內在深處,使喜樂 ─ 當基督真正來近時,將誕生的喜樂 ─ 燃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