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美」
文:盧孟慧
關於「繪畫」、「雕刻」及「建築」這些名詞,我們將它們統稱為「藝術」。
事實上,遠古時代的人並不特別將「繪畫」及「雕刻」視為單純的藝術,它們是被視為具有特定功能的物品。換句話說,「功用性」才是他們所強調的。
而「圖像力量」在這之間也就被明顯地彰顯出來。
早期的「宗教藝術」便具備了這樣的功用。
中世紀末期有位法國詩人維庸(François Villon)就曾經為他的母親寫過一首詩:
我是一個婦人,貧窮又年老
無知又不識字
他們讓我在村裡的教堂看到
一處傳出豎琴聲的彩繪天堂
以及煮沸被詛咒的靈魂的地獄
前者給我歡樂,後者令我驚恐
(節錄自《藝術的故事》)
的確,在這首詩中,我們著實看到早期「宗教圖像」在基督宗教裡所扮演的角色。教堂藉著聖經內容所繪畫出來的圖像,讓不識字的百姓有了認識聖經的機會。藉此將基督信仰的內涵傳遞給他們。
聖經的內容、教父的教導,禮儀及教義分別以繪畫紀錄下來,這些紀錄成了教會教導的圖像化表現。另外還會將相關故事內容以多張圖畫連貫在一起的形式表達,其教導的內容更加顯而易見,表達出豐富的信仰內涵。
一直到今天,這些有著千年、百年的圖像仍然載著它們的使命,共乘著聖神的呼吸,傳達天主訊息給塵世的人們。
《信仰透過藝術呈現》便是藉著「宗教藝術」促使教友生活與聖經故事相遇的一本書。
論及信仰,本書收錄的短文都是言簡意賅地信仰闡述,清楚且容易記憶。
內容依循《天主教教理》,分為四卷,文字部份以「信仰是什麼?」「信仰賦予什麼?」「信仰需要什麼?」「信仰如何祈禱?」為主題,對《聖經》與《天主教教理》的摘錄、引述,提供個人在這些信實可靠的基督信仰基礎上,做一個深度研習與省思的機會。
另外,諸多〈祈禱經文〉、聖詠、禮讚和詩歌也收錄在本書中,表達教會信仰共融的喜樂;最後,「拉丁禮祈禱」見證了天主教會在數個世紀的更迭中,保存未曾中斷且具普世性的豐富祈禱傳統。
這些短文、祈禱經文除了加深我們的信仰外,也方便教友們祈禱時來使用。
原英文版的〈祈禱經文〉是以英文及拉丁文相對照,而在中文版的編排上,是以「文言文」及「白話文」相對照,更方便教友們在閱讀上相互呼應的理解。
本書另收錄139張宗教圖像,每張都飾繪著聖經裡的故事,配合每篇的短文及經文。適合讀者看圖默想。
的確,觀看一幅「畫」能勾起我們心中的某些感受。感覺的五味雜陳可能都會出現。
觀看一朵花,能夠讓人產生美感,也可能引發人的愁緒。這都是「視覺」所帶來的感受。
宗教圖像展現的意義除了早期為不識字的百姓做為教化之用外,隨著時代的演進,也多了藝術成份在裡面。使人們在面對一幅畫作時,憶起天主對我們的愛,將我們內心對天主的渴望及熱情引發出來。
例如:這幅有名的〈天主聖三〉(圖一),畫像的背景是創世紀18章。亞巴郎迎接天主的三位使者。這三位使者為他帶來了喜訊。為了表達這三位使者都來自天上,畫家在祂們的身上添加了翅膀。這也是舊約中有關天主聖三最為重要的預示。
所以,當我們默視這幅畫時,靜靜地與天主聖三相遇,讓天主的愛藉著視覺的相遇,進到我們的內心,讓祂的愛充滿我們全身,達到一次完美與主相結合的最美體驗。
於是,廿一世紀的我們,藉著十五世紀的畫作,呼吸到舊約亞巴郎與天主聖三相遇的空氣。
因此,我們了解到藉著「視覺」的美,同時啟動身體的各種感覺,觸發天主原本就已傾注給我們的生命元素。
本書收錄的宗教圖像同時對感官、理智與心靈發聲,使得信仰在藝術中自我彰顯,也讓藝術為真理服務。藉著藝術,開啟一條通往天主的道路,通往所有「美」的根源。
美是什麼呢?
蔣勳在《美的覺醒》中說:
「美」常常停留在一種感覺的狀態。所謂「感覺」
就是說:
我感受到了!
好比我聽到了一首樂曲,我可能內心激動,
我可能熱淚盈眶,那樣的音樂好像觸動了我心裡最深層的什麼部分,
可是我說不出來,也描繪不清楚。
為我們教友而言,這個「熱淚盈眶,好像觸動心裡最深層的什麼部份,說不出來,也描繪不清」就是聖神觸動了我們。
我們被「美」觸動了。
「美」就是天主。
*******************************************
現在,附上本書圖像,願大家藉著本書和我們一起體驗「美」的天主。
圖片提供/聞道出版社
圖一:73頁,〈舊約中的天主聖三〉(安德肋.盧布列夫Andrej Rublev)
1天正熱的時候,亞巴郎坐在帳幕門口,上主在瑪默勒橡樹林那裡,給他顯現出來。 2他舉目一望,見有三人站在對面。他一見就由帳幕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 3說:「我主如果我蒙你垂愛,請你不要由你僕人這裡走過去, 4我叫人拿點水來,洗洗你們的腳,然後在樹下休息休息。 5你們既然路過你僕人這裡,等我拿點餅來,吃點點心,然後再走。」他們答說:「就照你所說的做罷!」(創十八1-5)
圖三:39頁,〈最後晚餐〉第十四世紀
圖五:56頁,〈拉匝祿與富人〉第十五世紀
圖七:132頁,〈悲憫〉(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