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第一位大司祭---亞郎(Aaron)
「亞郎」一名的希伯來字義,有人解釋為「登山者」,亦有人解釋為「力量如山」,或是「光照者」。
按《出谷紀》的記載,他是阿默蘭與肋未之女- 約革貝德的長子;是梅瑟與米黎盎的兄長(出六20)。亞郎誕生於埃及,較梅瑟年長約三歲(參考出七 7);娶了猶大家族阿米納達布的女兒厄里舍巴為妻,並育有納達布、阿彼胡、厄肋阿匝爾和依塔瑪爾等四子(出六 23)。
當以民從為奴中獲得救恩的日子臨近時,他被天主差遣(出四14, 27-30),與自己久未謀面的兄弟梅瑟會晤,為協助他處理關於出谷的事宜;在天主的祝福下,他成了梅瑟的口,為他發言(出七 1-2)。他也確實忠於職守,在梅瑟旁與法郎交涉。
當脫離埃及掌控的支派在勒非丁與阿瑪肋克人第一次交戰時,梅瑟帶著上主的牧杖,張開雙臂,站在高岡上俯視這場戰事;他在其兄長亞郎與其姊的丈夫胡爾的攙扶下,不停地為以民祈禱,直至若書厄與以色列全軍戰勝為止(出十七 8-13)。
稍後,以民在西乃山前匝營,梅瑟則上山領受天主所給予的十誡約版;一路上,天主只許亞郎與他的二個兒子 -納達布和阿彼胡,以及以色列的七十位長老隨行,因此也見證了以色列天主光榮的彰顯(出十九 24,二四9-11)。
當梅瑟留在西乃山上與天主會晤時,亞郎一行人則回到了以民當中。以民因梅瑟久留於山頂,於是吆喝起鬨。亞郎便在無奈中,答應眾人的要求,鑄造了一頭金牛犢,以之作為眾人朝拜的對象(出三二 4,詠一○六19)。梅瑟下山後見狀,嚴厲地斥責了此等行為,並在天主前為亞郎祈求寬恕(申九 20)。梅瑟在山上領受誡命之後,便在眾人前為亞郎和他的二位兒子傅油,使他們成為天主台前的司祭;亞郎則受傅為大司祭(肋八 -九)。
當以民抵達哈茲洛特的帕蘭曠野時,因梅瑟娶了雇士的女子,亞郎便與米黎盎出言反對梅瑟。但天主卻支持祂的僕人梅瑟,並以癩病嚴懲了米黎盎(戶十二)。亞郎意識到自己的罪過,便為自己和米黎盎請求梅瑟的代禱,以求天主的寬赦。
二十年後,當以民在帕蘭曠野時,科辣黑、達堂與阿彼蘭等密謀反對亞郎,於是一場可怕的審判便臨於他們當中,三人盡遭喪亡;次日,數千人也都在令人畏懼的災疫中喪亡。因著亞郎的代求,天主的義怒才告終止(戶十六)。
為了讓亞郎一家的司祭之職穩固,並證明這是天主的召選,天主飭令以色列各支派的領袖,各帶一根寫有自己名字的棍杖,來到梅瑟前;肋未一族的棍杖則須以亞郎為名。這十二支棍杖就徹夜放在天主的會幕前。次日一早,所有棍杖都未有任何改變,僅寫有亞郎之名的棍杖,其上冒出嫩芽,甚至開花結了杏果。藉此,亞郎一家獲得天主揀選為司祭的明證,也才平息眾人的騷動(戶十七 16-26)。稍後,此仗被保留在會幕內(希九4),以此作為指定司祭之職的明證。
由於亞郎與梅瑟在默黎巴干犯主怒(默黎巴磐石湧泉的事件),為此,二人都未能獲准進入許地(戶二十 1-13)。當以民來到了厄東的邊境- 曷爾山時,天主命梅瑟在眾人前,領亞郎與他的兒子厄肋阿匝爾上到山頂上。在該處,梅瑟卸去了亞郎的司祭長袍,穿戴在厄肋阿匝爾的身上,亞郎便在山頂上蒙主召喚,享年 123歲(護二十22-29),以民全體為他舉哀三十日。亞郎的二子皆存留了下來,厄肋阿匝爾的家族接續大司祭一職直到厄里的時代;而依塔瑪爾的家族,則從厄里的時代,接續大司祭一職直到撒羅滿王的時代;亞郎的另外二子納達布與阿彼胡,先前則因瀆職而為上主所擊殺,因為他們違反上主的誡命,在祭台上奉獻了凡火(肋十 1-2)。
阿拉伯人至今對亞郎之墓仍極為恭敬,他們在曷爾山的一個山頂上,為他搭建了一座清真寺;亞郎之名甚至被記載在可蘭經上。辣比的著作中,還包括許多關於他的傳奇事蹟。
在新約中,按福音的記載,洗者若翰的母親伊撒伯爾,正是亞郎的後代(路一5);另外,斯德望殉道前,亦在其慷慨激昂的的說詞中提及了亞郎的事蹟;希伯來書信的作者,則將亞郎世襲的司祭職份與耶穌的永為司祭相互比較(希五 4;七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