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中完成信仰(上)

  • 成為門徒的關鍵經文

撒瑪黎雅婦人與耶穌相遇的過程(若四),描述一個人初次接受信仰的困難;耶穌治好胎生的瞎子的事件(若九),表達信仰必須經歷試煉方得以深化。若望福音第十一章耶穌復活納匝祿的敘述是令人最難瞭解的故事,它更進一步講述使信仰達於成熟的必要考驗:「死亡」。

  • 文學的特色

在文學敘述上,這三個故事獨具特色也彼此相關:井旁的撒瑪黎雅婦女和耶穌展開一段相當長的對話;胎生的瞎子最初和耶穌並沒有交談,整個過程中二人幾乎沒任何接觸,只在故事結尾的最後一刻,才和耶穌談了兩句,並被真光穿透而宣告了信仰;最後,躺在墳中的拉匝祿沒有和耶穌說一句話,甚至只在故事的結尾才驚鴻一瞥地出現。

  • 不尋常的反應

為了明白這個故事,我們首先必須注意故事中的人物 ─ 例如耶穌的門徒們以及馬爾大和瑪利亞 ─ 對拉匝祿的死亡所有的反應。拉匝祿和他的姊妹馬爾大及瑪利亞都深受耶穌喜愛,然而當他死亡的消息傳來時,耶穌卻似乎顯的漠不關心,門徒們因此感到奇怪;而當耶穌說拉匝祿睡著了的時候,他們又都誤解了耶穌的話。這個故事和醫治胎生瞎子的故事(若十一37又提及此事)具有相同的功能,生命和死亡都被用來教導有關地上和天上的真實。

  • 馬爾大的信仰態度

故事中和耶穌對話的主要人物是馬爾大,她已經相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且相信他的兄弟拉匝祿將在末日參與復活的行列。然而她的信仰仍是不恰當的:首先,就如在加納婚宴中耶穌的母親一樣,馬爾大含蓄地向耶穌提出一個人間友誼的層次上要求: 「若是你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十一21)後來瑪利亞也有相同的埋怨:「主!若是你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十一32)在場的「猶太人」有些也表達了類似的態度: 「他豈不能使這人不死嗎?」(十一37)其次,當耶穌要求人們打開墳墓時,馬爾大表現的十分猶疑不決:「主!已經臭了,因為已有四天了。」(十一39)

  • 由死亡返回的生命不一定更好

耶穌有能力、而且也真實地把拉匝祿帶回了世上的生命,但這並非祂由上而來的目的。一個由墳墓中被帶出來的人,並不一定比那些尚未死亡的人更好或更接近天主。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是要帶給我們一個死亡不能碰觸的生命,以致於凡信從他的人,永遠不死(十一26)。真實的信仰必須包含相信耶穌是永生的泉源,然而,這個不死性必須等到耶穌自己由死亡復活之後才會來到!

  • 令人難以瞭解的象徵

拉匝祿死亡的故事尚還有一些更深的生命象徵,這些象徵比撒瑪黎雅婦人與胎生瞎子故事中的象徵,更難被領悟。例如:我們不知道馬爾大和瑪利亞是否完全明白耶穌說的 「我就是生命」(十一25);另外一個例子,福音說到,當耶穌看見瑪利亞和他的猶太朋友們哭泣時,他便「心神感傷、難過起來」(十一33、38),這句話的希臘原文含有「生氣」的意味。為什麼耶穌有這種反應呢?是否祂感到失望,因為發現甚至連最忠實的門徒也不能瞭解,祂所帶來的生命已超越了死亡?

  • 兩種不同的復活

就是當拉匝祿由墳墓中出來時,他的「腳和手都纏著布條,面上還蒙著汗巾」,因此耶穌命令人們「解開他,讓他行走吧」(十一44)。這是一個更深刻的、但是乍看之下不易瞭解的象徵;然而當讀者們讀到耶穌復活的敘述時,這個象徵的意義便清楚了。當伯鐸和愛徒聽見瑪麗德蓮報訊,耶穌的遺體不在墳墓中時,二人跑去安葬過耶穌的墳墓,在那裡他們發現墳墓已空,只有殮布和汗巾捲著放在那裡(二十6-7)。這個象徵表達耶穌已復活進到永遠的生命、不會再死,因此不再需要殮布;然而,拉匝祿被帶回生命時仍被殮布綑綁著,因為他還要再次進入死亡。

因此,雖然拉匝祿的復活是一個極大的奇蹟,把耶穌的公開生活帶到最高峰,但是它仍然只是一個記號。拉匝祿被復活而進入的生命仍是自然的生命,耶穌用這個記號來象徵永遠的生命,那個只有天主才擁有的生命,卻經由耶穌、天主子成為我們也能夠得到的生命。

  • 面對死亡的考驗

死亡是生命中最後一個考驗,這個故事對那些面對這個考驗的人具有特別的意義。即使人們經由困苦掙扎才得到最初的信仰(撒瑪黎雅婦女),並經由考驗磨難而達到成熟的信仰(胎生的瞎子),在面臨死亡時,往往成為一個信仰上最獨特的找挑戰,這個挑戰為真正成為門徒是必要的。死亡的絕對終末性、及她所創造的不確定性使人顫慄,即使對那些已一生誓許給基督的人亦然。歷史提供了足夠的例子說明,當死亡逼進時,許多基督徒都不免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懷疑。

保祿在格林多前書中寫到,最後要被克服的仇敵便是死亡(格前十五26)。這也正是若望福音中拉匝祿復活的故事所要表達的。當我們面對墳墓這個可見的實體時,每一個人都必須聆聽並擁抱耶穌所宣告的大膽的訊息: 「我就是生命」,完全不論人性的一切外在表現,「凡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十一26)。

耶穌和撒瑪黎雅婦女所談論的,並非那我們喝了仍會再渴的世上的水,而是那能湧出永遠生命的活水。耶穌治好胎生瞎子時,他所關心的也並不只是人們能擁有、卻不能洞察無法觸摸到的真實的自然視力,而是對天上實體的洞察力。在拉匝祿的故事中,耶穌也並非只是更新一個又將再度進入墳墓的生命,而是提供一個永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