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_天主的國
新約的基本知識
- 耶穌的宣講計畫:天主的國
當耶穌第一次公開出現時,就清楚地宣告了祂的派遣所含有的使命。《馬爾谷福音》的作者以非常公式化的方式表達這個最根本的宣示:
「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吧!」(谷一15)
這是一個最精簡的格式,表達耶穌對於天主的國將採取的「統治計畫」。我們必須把自己安置在當時猶太的背景下,方能深入地瞭解耶穌事件的內涵:
這段經文首先指出「時期已滿」,這話反映當時普遍的猶太思想。數百年來,猶太子民一直等待並期盼「天主的受傅者」,也就是「默西亞」的來臨。默西亞來臨的時刻,就是天主實現對這個民族最初的許諾的時刻,並且使整個許諾達到圓滿。納匝肋人耶穌宣告,自己的來臨就是這個等待時期的完成。祂降生成人,許諾的時期就因此而過渡到實現的時期。
耶穌是在這個整體脈絡下,連結祂個人的身份而談論「天主的國」。這個概念在當時猶太人的耳中聽起來特別溫馨悅耳。從耶穌前1000多年來,當猶太王國建立起來的時候,人們就十分確信,天主自己是統治以色列的君王:祂自己經由將十二支派從埃及奴役生活中拯救出來,在西乃山上給他們頒佈了法律,領導百姓攻佔整個客納罕地區,因此而贏得人民做為自己的產業。當以色列建立了王國時,當時的國王都瞭解,自己只是天主的從僕:真正超越統治以色列的君王是天主自己。許多聖詠都歌頌天主才是真正的君王(詠四七;九三~一00)。
這個政治性的王國逐漸陷入越來越大的危機,終於在587BC,被入侵的巴比倫王徹底毀滅。猶太民族的宗教性自我認知因此而受到巨大的影響:是否天主不再是祂的子民的國王了?
面對這個情況,神學家們深刻反省一句古老的先知話語。大約在1000BC時,納堂先知曾在達味王面前預言:天主許諾一位後裔將出自達味家室,他將擁有永遠的兒子的頭銜,他的王權將永存不替。大約在700BC時,這個「納堂先知預言」被寫成文字流傳下來,這段經文成為以色列民族的神學思想最關鍵的傳承:
「當你的日子滿期與你祖先長眠時,我必在你以後興起一個後裔,即你所生的兒子;我必鞏固他的王權 … 我要鞏固他的王位直到永遠。我要作他的父親,他要作我的兒子 … 你的家室和王權,在我面前永遠存在,你的王位也永遠堅定不移。」(撒下七12-13、16)
耶穌講述天主的國時,是在整個歷史的發展脈絡中談論的,包含古老的納堂先知預言。耶穌的行動和期望天主之國的聯繫表達出,天主在耶穌內以及和耶穌一起導入了一個天主接近祂的子民的新的階段。從這裡可以事實地看出,天主的確對祂的子民施展王權。
在這個講求民主的時代,大多數人可能不喜歡「王國」、尤其更不喜歡「國王」這樣的概念。但是,我們應該在耶穌的觀點下而瞭解這些概念,因此必須反省一下耶穌的工程:耶穌並沒有以強權治理一個王國,而是以體諒、關心認真地將人們的急需與痛苦承攬在自己身上,祂以天主的名義與力量安慰並幫助這些人,並使他們親身感受到這一切。對耶穌而言,治理天主的「王國」,並帶領人們進入這個王國,絕不意味著任何權力的訴求;相反地,這一切的背後真正的目的是「天主的愛」,表達天主親近人們,參與他們的生命。這是耶穌整個工程的意圖與內容。祂宣講天主是一個慈善的天主,祂以自己的行動使人看出:這個天主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願意每個人都圓滿幸福。在這個可以經驗的天主心意之中,「天主的國」已經露出曙光。
福音流傳給我們一句耶穌的話,使我們可以如此綜合整個概念:服務是天主之國的原則。
「你們知道:在外邦人中,有尊為首領的,主宰他們,有大臣管轄他們;但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谷十42-44)
天主的國並不在於權力的追逐與掌握之中,而是在於跟隨耶穌的榜樣服事他人之中。
因此,《馬爾谷福音》從耶穌的整個生活引出進入天國的根本要求:「悔改和信從福音」。耶穌的喜訊要求環繞在祂身邊的人做出必然的回應:他們必須改變生活,也就是以服務取代統治,而且必須相信耶穌的喜訊。
第一批徹底執行這樣生活的人是耶穌的門徒們。他們親身經驗了「耶穌事件」,由於大受感動而深深地被吸引。他們也向其他人講述這一切經歷與體驗,尤其在復活事件之後更是四處宣揚。因此,開始了整個繼續傳遞「耶穌事件」的過程,最後逐漸形成的結果就是《新約》的各個作品。
反省與討論
- 請閱讀谷一14-39。我們可以將這段經文看做耶穌工作的第一個呈現。請問:有哪些內容可以被看做「天主的國已經展開」的記號?
- 請舉出具體的例子表達「服務是治理的原則」。請先找到新約中的例子;接著請反省:如何將這些原則運用在自己的生命領域中?
- 天主的國內有一個新的「生活形式」。請在這個觀點下重新閱讀並反省:瑪五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