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依纳爵的荣耀》— 耶稣会士画家波佐的奇幻世界
《圣依纳爵的荣耀》— 耶稣会士画家波佐的奇幻世界
Ad Majorem Dei Gloriam 愈显主荣
纵观数千年的西方艺术发展史,艺术不仅和教会紧密相连,教会内同样也涌现了不少知名的创作者。文艺复兴早期道明会的安吉利科为人们所熟知,而历史上还有另一位和他身份相仿的艺术家——耶稣会士安德列亚·波佐(Andrea Pozzo,1642-1709)。作为耶稣会士,波佐创作了一系列相关耶稣会会祖圣依纳爵·罗耀拉的作品,包括大型的壁画、雕塑和堂区装饰。圣依纳爵因着这位耶稣会士的作品,特别是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两座堂,也是波佐一生艺术巅峰时的代表作而为世人所熟知。
自1563年脱利腾大公会议(Council of Trent)最后一次议程中,圣教会已达成一致观点,将艺术提升为传播福音和复兴教会的手段。特别是在面对16世纪宗教改革所带来分崩离析的危机以来,如何激发教友们的信德、重振教会的凝聚力,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耶稣会士艺术家波佐以他的作品忠实践行了这一理念。他以精湛技艺创作出的荣耀天国,让观者在震撼的同时,更激发了人们对永恒生命的渴慕和向往。
耶稣会士艺术家
出生于意大利特伦托(当时归属奥地利统治)的波佐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作为艺术家,他又十分全能且多才多艺;除了绘画,波佐还能同时兼任建筑装饰、雕刻和艺术理论,他甚至著有相关绘画建筑的理论著作。
而在艺术家之外,波佐的正式身份是一名耶稣会士。他在耶稣会的高中接受教育,同时学习最初的绘画技巧。波佐于1665年接受感召而加入了耶稣会,同时,他的艺术才能也因参与到一系列耶稣会教堂的装饰工作中得到最大施展。波佐最为知名的杰作位于罗马的圣依纳爵堂(The Church of St. Ignatius of Loyola)和耶稣堂(The Church of the Gesù),这两座堂均属于耶稣会,都位于罗马,相距不远,且两座堂的外观和内部装饰方式极其相近。后者不仅是耶稣会的母堂,会祖圣依纳爵亦安葬于此。
圣依纳爵堂和耶稣堂的装饰,因着波佐的作品几乎成为了欧洲范围内晚期巴洛克式教堂的内部装饰的典范。尤其是波佐在圣依纳爵堂中所呈现的天顶画《圣依纳爵的荣耀》,虚幻空间所营造出及其辉煌的景象,引人无限遐想。
波佐于1704年被利奥波德一世邀请至维也纳,最终在那里去世。虽然在早些时候,他原本计划返回意大利,并在威尼斯修建新的耶稣会教堂——事实上,波佐曾经参与装饰的罗马耶稣会教堂已经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声誉。他神乎其神的天顶画技巧早以名声远扬,匈牙利、奥地利、德国甚至波兰,并在这些地区的相关堂区装饰中被广泛借鉴、模仿和再创作。
耶稣会和巴洛克艺术
作为耶稣会(Jesuit)的会祖,圣依纳爵·罗耀拉(Sant'Ignazio di Loyola,1491-1556年)身体力行服从耶稣、圣教会以及圣伯多禄的继承人一脉相传的教导。出身西班牙贵族的圣依纳爵于1540年成立了耶稣会,会士们除了以宣教呈行天主旨意,他们的福传方式还包括了艺术。
事实上,耶稣会对整个17世纪的艺术风格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谓是推动者之一。在脱利腾大公会议后,艺术被提升为传播福音和复兴教会的手段;而正是耶稣会士们强化了在艺术作品中,如何以更多样的手法、更丰富的情感表现圣像和相关的人物造型。
耶稣会士们所推崇的艺术表现手法初衷可能是出于功能性:适宜宣讲福音的堂区建筑格局,激发信众无限热情的堂区装饰,感情丰沛的圣像造型——而这戏剧化的表现方式与巴洛克艺术的特征完美吻合。巴洛克艺术中所具有的生动鲜明的色彩、精心设计的动作造型来唤起观者精神上的情感共鸣,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一种错视特效——也就是在二维平面上渲染令人目眩的三维空间的视错觉画法开始盛行;而耶稣会士画家波佐,在罗马的圣依纳爵堂中将这种技法运用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亦真亦幻的天国荣耀
在艺术史上,错视画(trompe l'oeil)并不是什么稀奇罕见的技术,它亦可称为幻真画(quadratura ),自文艺复兴以来作为一种炫技手段而被艺术家们所青睐。文艺复兴画家曼坦尼亚(Andrea Mantegna,1431-1506)早在1465年就进行了错视画的探索:他运用透视短缩的技能描绘了曼图亚公爵宫的天顶壁画,观者仿佛置身深井。
这种绘画中的障眼法自17世纪开始盛行,于18世纪达到顶峰。特别是在建筑中尤其是天顶上被广泛运用,达到延展空间,使建筑平面呈现出更广的深度和壮丽辉煌的幻觉效果。通常,艺术家们会在天顶上设置一个无限远的透视焦点,引导观众们将视线投入至高之处;同时,艺术家们会严格遵循透视法来描绘相应的建筑结构:柱子、拱门、穹顶以及一切所需的建筑构件,这些绘制出来的“假”建筑与真实的建筑联合在一起,让二维平面在空间上产生延伸的错觉。如果是面对尺幅巨大的天顶画,艺术家们通常会利用散点透视法,让营造出来的奇幻世界更为逼真。
建于1626年至1690的圣依纳爵堂是巴洛克风,其建筑灵感基本来自于修建于1568至1584年的耶稣会的母堂:耶稣堂,这也就是二者为何如此相近的缘故。波佐在圣依纳爵堂的天顶上有两处杰作,靠近东面祭台处的“穹顶”,以及天顶画《圣依纳爵的荣耀》。在堂区修建过程中因资金不足,穹顶无法按照预先计划完成,波佐遂在直径17米的布面油画上绘出了一个足以乱真的假穹顶。绘制出来的柱式、窗户,藻井和采光亭,以及悬浮在穹顶中的人物,其错视所营造的逼真效果在特定角度(地板上有大理石标记提供了最佳的观测点)显得非常惊人。悲剧的是,波佐的原始画作于1891年的一场大火中被焚毁,后期以高仿的副本修复。
而圣依纳爵堂中最重要的作品,是波佐于1691-1694年间所绘的天顶画《圣依纳爵的荣耀》。这幅作品覆盖了圣依纳爵堂内巨大的筒形拱顶,也是波佐最出名的作品之一。他在二维平面上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三维视效,称得上是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幻真画典范之一。
横跨整个教堂中殿天花板的宏伟壁画《圣依纳爵的荣耀》又称为《耶稣会士传教工作的寓言》,波佐的惊人技巧仿佛打开了教堂的天花板,让观者从地面直视天国的幻象——无限璀璨的光芒万丈,云层上面浮动着无数圣者,并直至永无穷尽之处。壁画展现了圣依纳爵正升入天堂,基督和圣母玛利亚前来迎接他。同时因耶稣会士遍布世界卓越的福传成就,波佐在天顶底部用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四大洲的拟人形象。正是因着耶稣会士们所具备的使徒般的传教热诚,福音得以广传至其他大陆。
天顶画靠近东面祭台的位置,天神们手捧印有耶稣会标记的凸透镜反射来自圣依纳爵的荣耀光辉,而这光辉来自于耶稣基督,以及无限高远天国中的圣父。另一边,波佐描绘了熊熊燃烧的火焰,通常被解释为天主之道,也应和了经文“我来是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么切望它已经燃烧起来!”(路12:49)
来自基督的光线分成四道,呈对角线状分别照耀在象征四大洲的人物身上。北面靠东的是欧洲,波佐所描绘的寓意形象是一个马背上持有权杖的女性。南面靠东的位置是亚洲,其形象是一个带着头巾,骑在单峰骆驼上的女性。和亚洲同样位于南面但靠西的,是非洲;那是一个骑在鳄鱼背上的黑人女性,她的手中握有巨大的象牙。与她相对的北面临西处是美洲,寓意的形象是一个骑在大型猫科动物上的印第安女人。
四大洲的形象在所描绘的错视建筑中环绕天顶,气势恢弘。在此之上是光辉的云层,圣方济各·沙勿略在较低的云层上,这位传教至远东的圣人与圣依纳爵共同分享天国荣耀。在更高的云层中,圣依纳爵被天神们以云彩托举领入天堂,他的双臂张开,姿态充满了神魂超拔的意味。波佐描绘更远的延展空间,也是天顶画的中心,隐隐看见耶稣基督的身影;祂位于最远的云层上,显得虚无缥缈。基督肩负着十字架,正向着圣依纳爵·罗耀拉走去,邀他一同进入这永恒的天国荣耀。
结语
最终,我们将目光投向耶稣堂,目睹由灰泥装饰、镀金建筑构件、天顶壁画和大理石所构成的华美圣殿。意大利画家巴奇乔(也被称为乔瓦尼·巴蒂斯塔·高利,Baciccia/Giovanni Battista Gaulli)在教堂天顶绘制了《耶稣圣名的胜利》,因天顶上布置有木制和灰泥材质的人物造像,与壁画组合的错视效果看起来更为逼真。
耶稣会士波佐设计了耶稣堂中的两座小堂,分别是保存有圣方济各·沙勿略右手圣髑的圣方济各·沙勿略小堂,和最著名的圣依纳爵小堂。圣依纳爵小堂拥有对耶稣会而言最为重要的祭台,因为圣依纳爵·罗耀拉正是安葬于此。祭台和墓地均由波佐于1696-1700年设计建造的。
圣依纳爵小堂的祭台有一个神奇的转换装置,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内,人们看到的是祭台画,油画展现了基督授予圣依纳爵象征其使命的旗帜的场景。
而每逢下午五点半,灯光聚集于此的时候,这幅祭台画的转换装置即刻开启,油画缓缓垂落,露出了隐藏在后方的圣依纳爵·罗耀拉的镀银雕像——这也是波佐的作品,他运用了华丽的宝石装饰、具有强烈情感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这位身着祭披的圣人在祈祷时的热忱姿态。而这也是近400年来耶稣会一致的传统,并值得所有人效法的:以火热爱德宣讲天主福音,并致力于广传福音于普世。
缈沨
乐龄1995年至今,世界美术史研究专业,手抄本圣像画匠;控古典音乐|Bach|中世纪美术;宗教信仰:天主教,圣名Teresa (of Ávila).
scriptorium缮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