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心中燃起你的爱火 — 格列柯的《圣神降临》
除非受圣神感动,没有一个人能说耶稣是主。 - Epistula Ad Corinthios I
《格林多前书 12:3》
就艺术前瞻性而言,埃尔·格列柯(El Greco,1541-1614)是那种远远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文艺复兴即将结束,巴洛克和现实主义大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意大利同仁们还在讲究着追求写实而完美的人物造型和形式美,而格列柯已经致力于在自己的画面中营造一种超前的动感氛围和意境。即便到了20世纪,格列柯的作品也被视为新兴画派的开创性先驱,他的画作仿佛穿越时空,同样能让现代人对他的作品产生奇妙的共鸣。
东方圣像画家的神秘飓风
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本名是Domenikos Theotokopoulos,他其实是出生在克里特岛的希腊人(Greco正有“希腊人”之意)。因此,他的早期艺术风格受东方圣像带来的影响,留存下来部分拜占庭风格的圣像显示了他在东方圣像画中的造诣。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则是他作品风格的另一个主要灵感来源,因克里特岛是威尼斯的殖民地,格列柯顺理成章地在20岁左右的年纪就前往威尼斯学习艺术,与名家共事;直至1570年来到罗马,开了属于他自己的工作室。在意大利逗留期间,格列柯的作品同时受到了提香(Tiziano,1488-1576)、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和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1-1610)等人的影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他的个人风格。
1577年左右,格列柯移居至西班牙的托莱多。继承了晚期文艺复兴矫饰主义的某些特色,他开发出了一种相对同时代艺术家而言,全新而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如同飓风刮过,格列柯画作中的背景仿佛在颤抖,人物都有着细长瘦削而显得扭曲的形象。受当时西班牙神学中神秘主义的视觉经验影响,无论是圣方济各、圣道明还是圣玛丽亚玛达肋纳,他笔下描绘的圣人形象显得神经质,具有一种压抑又神秘狂喜的氛围。不同寻常、诡异而光怪陆离的色彩组合,强烈鲜明的对比色,一种说不出的仿佛“内在光芒”的漫射光在整个晦暗背景色中闪烁。格列柯的画作充满想象,如同神视中所见的幻像一般,因虔诚而引发的激烈情绪非常具有感召力。
格列柯不仅仅是一个画家,他同时以建筑师和雕塑家的身份而闻名。他的作品是完整的:一整座装饰得体的祭台,包括了整体的建筑部分、雕塑和祭台画。《圣神降临》正是这样一座出众祭台的整体设计中,一个经典的局部。
圣神聚集在每个人心中
格列柯的《圣神降临》描绘了圣神降临在包括圣母和宗徒们在内、每一个人头上的瞬间。这幅祭台画最初是为马德里的阿拉贡圣母堂(Doña María de Aragón Altarpiece,1596-1600)所作。教堂始建于1581年,原本是奥斯定会的神学院,专为培养司铎而设立。这一系列的祭台画是格列柯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圣神降临》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然而,原始祭台于1810年被拆除,其中最主要的5幅作品现如今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其余四幅的主题分别为圣母领报,受洗,祂的圣死和复活。
圣神降临节(Pentecost,又称为五旬节)是复活节后的第五十日,是基督复活后最重要的时刻之一,降临的圣神是天主所赐予众人的第一项恩典。这段经文来自新约《宗徒大事录》,福音书记载了十二位宗徒,以及圣母玛丽亚和众人都聚集在一处。“突然间,从天上来了一阵响声,好像暴风刮来,充满了他们所在的全座房屋。有些散开好像火的舌头,停留在他们每人头上,众人都充满圣神,照圣神赐给他们的话,说起外方话来。”(宗 2:2-4)
《圣神降临》展现了格列柯颇具“神秘主义”的典型风格特征。他在狭小的空间里以垂直式构图安排人物形象,并让众人都沐浴在神秘的光线中。整个画面都呈现出虚幻感:闪烁的光影效果,眩目的对比色组合——如绸缎般带有强烈反光的绿色和红色、金色和蓝色,人物均具有欣喜若狂的姿态和表情。
画作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和十二位宗徒,圣母身边还有两位女性,通常被认为是玛利亚玛达肋纳和玛尔大。顶端的鸽子处于唯一光源处,是圣神降临的象征。它的翅膀散开,围绕它的神秘的光线向下辐射,在暗影中更显夺目。在画面下半部分,格列柯设置了数位宗徒环绕着圣母的构图,最前景的两位背对观者的宗徒拾级而上,举起双臂向后倾斜,以便能更好地仰望鸽子,他们对圣神降下的虔敬态度可见一斑。艺术家将自画像也安插在构图中:同圣母并行队伍中的右起第二位,将目光投向画外观众的秃顶白须者。他似乎正在深思熟虑。
而画面的焦点,热切祈祷、双目仰望圣神的天主之母,童贞玛利亚,则体现了圣神在其身上实现的伟大计划。不仅仅是因为圣神藉着圣母“完成了基督来到天主子民中的各项准备”(玛1:23),更因为在此刻,圣母成为了教会的象征——画作中的圣母身披红蓝相间的长袍,端坐于画面正中,宗徒们则聚集在她周围,目光朝向她。在这一刻,圣神的标志是清晰而明了的:火焰。圣神充满了众人,散开来好像火的舌头,停留在每个人的头上,并赐予他们以各国方言宣讲天主的道所具备的力量与恩典。
显而易见,格列柯善于营造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能够感受到其强烈的情感投入。宗徒们神态各异,但他们亦是一个整体。当宗徒们共同成为这项神迹的见证者和承受者时,因着对圣神的敬畏、饱含着热切激动的情绪,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满怀信心,坚忍等待
格列柯于1614年在托莱多逝世。他的作品在长久以来被人遗忘,直至19世纪才被人重拾其价值。难以想象的是,生活在400年前的格列柯,会将其影响力蔓延至近现代。他的作品甚至为20世纪表现主义和立体主义的艺术家们提供了灵感,毕加索,莫迪利亚尼,康定斯基均声称格列柯对他们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格列柯跨越了时代,仿佛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先驱。
圣保禄宗徒说:“除非受圣神感动,没有一个人能说耶稣是主。”(格前12:3)教会的前驱者们,哪怕是那些已经蒙受了圣神初果的人,同样也会历经哀叹。圣神同样亦会扶助人性的软弱,即便在人们不知道如何祈求之时,圣神也会“亲自以无可言喻的叹息,代我们转求。”(罗8:26)格列柯在画作中所描绘的黑暗中的火舌正是恩典的象征:上主派遣了圣神,而圣神降临的恩宠则改变人心。在持续坚忍在信德与望德中,圣神终将使罪人蒙恩赦罪,而获得正真的自由。
本文刊载于
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
《圣爱》月刊 | 2018年5月刊
缈沨在艺术栏目,为您介绍圣艺作品。
——————————————
《圣爱》月刊 | 往期艺术专栏
《圣爱》月刊 | 2018年6月刊
《圣爱》月刊 | 2018年5月刊
《圣爱》月刊 | 2018年4月刊
《圣爱》月刊 | 2018年3月刊
《圣爱》月刊 | 2018年2月刊
《圣爱》月刊 | 2018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