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伯多禄到隆达尼尼——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
O quam tristis et afflícta
fuit illa benedícta, mater Unigéniti!
独子之母殊福贞女,
内心痛苦谁堪比汝,甚矣哀哉莫可语。
- Stabat Mater
圣母悼歌/圣母侍立十字架旁
哪怕并不熟悉圣经福音书细节,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1475-1564)的《圣母怜子》(亦可称《哀悼基督》)也会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面的观众在观看它的时候产生深切共鸣。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以其具有惊人表现力的雕塑作品在艺术史上大放异彩,而这尊现藏于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的《圣母怜子》(Pietà)是他创作生涯中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在米开朗基罗漫长的一生中,他不止一次着手创作了同类题材的作品。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演变,都将圣母对献出独生子以救赎人类的伟大而复杂的情感,凝结成永恒的经典。
圣伯多禄大殿中的典范之作
米开朗基罗一生共雕有四件相关《圣母怜子》主题的作品,然而真正明确出处的是三件,分别位于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大殿、佛罗伦萨主教座堂博物馆,以及米兰Storza城堡的隆达尼尼博物馆。作于1555年的《巴勒斯屈那圣母怜子》(Palestrina Pietà),至少按照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的说法,雕塑作者的归属“依然有争议”。
人们通常提起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都是指的位于圣伯多禄大殿中,也是他系列题材作品中最早完成的一座。这是一尊2米余高的坐像,用最精良的产自卡拉拉的纯白大理石雕出。这件订单来自于法国枢机主教若望·德·比耶尔(Jean de Bilhères),原是位于圣伯多禄大殿南面圣伯多禄小堂的一座陵墓中,正是枢机主教安葬之处。这是米开朗基罗早年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他从22岁起就着手这项工作,在3年后终于完成了它。因人们不相信如此震撼心灵的作品出自年轻艺术家的手,米开朗基罗遂在圣母胸前的饰带上刻下了MICHAELAGELUS BONAROTUS FLORENTIN FACIEBA——佛罗伦萨人,米开朗基罗·博纳洛第,作了这事。
这件作品沿袭北方中世纪木雕的传统,那些造像通常采用了圣母将圣子横抱在膝盖上的造型,只是姿态僵硬而不自然。米开朗基罗在此做了尝试,将一种被沿袭的古典传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主义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雕像的整体结构是标准而稳定的金字塔形,圣母的身躯成为了支撑基督身体强有力的后盾。事实上,这尊像并不严格成比例,在一位女性腿上横置一位成年男人,米开朗基罗需要将圣母的比例适度放大,方可支撑。然而宽大的衣饰如同帷幔,掩盖了人体的比例,看起来相当自然。圣母低垂双目,微微伸开手掌,将基督呈现在世人面前。她的面部表情呈现出平静的忧伤,与基督面容所呈出死亡的宁静相呼应。长久以来,人们为圣母显得青春永驻的脸孔如此不切实际年龄而争论不休,但站在圣教会的角度解释则是再自然不过:这不仅象征了童贞女的圣洁;从另一方面说,天主拣选了玛利亚为童贞女,那么让她显得永葆青春自然是天主的大能。
就米开朗基罗不拘小节,刀法粗砺的风格而言,这部作品的每一处细节,无论是衣褶的层叠、肢体上凸出的血管,都打磨得精致异常,其温润如玉的质感几乎触手可及。在《圣母怜子》相关题材中,这尊像堪称完美典范,无瑕可指。在此之后,米开朗基罗还曾反复尝试探索这个题材。1501年始,他着手创作一尊圣母子的雕像,圣母的面容与这件成名之作颇有几分神似;而现今确认出自米开朗基罗之手的一幅作于1533-34年间的素描手稿,也描绘了同样相似的构图。
然而这一时段,米开朗基罗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应教宗克勉七世(Pope Clement VII, 任期1523-1534)的要求,为西斯廷小堂创作巨幅湿壁画《最后的审判》。他暂时搁置了《圣母怜子》相关主题的创作,直至14年后。
内心痛苦谁堪比汝
相比起苦路善工中更具细节描述的经文和祈祷,福音书中关于耶稣受难直至肉身死亡这最后的阶段,所提及圣母的段落则较为精炼。经文大多集中在《若望福音》,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时,两边分别站立着圣母和他的门徒之一若望的时候,他对圣母说:看,你的儿子!又对若望说:看,你的母亲。(若:19:25-27)这些简短的经文已足够给予艺术家发展空间,特别是对雕塑这种凝固时间节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米开朗基罗再一次着手“圣母怜子”题材的创作,已经是1547年了。这尊被称为《佛罗伦萨圣母怜子》的作品正式名称为《下十字架》(The Deposition),除了“卸下”,亦有“安葬”的场景意味。基督身后的尼苛德摩(或阿黎玛特雅人若瑟)通常被认为是米开朗基罗的自雕像,玛丽亚玛达肋纳和圣母分列在两侧。基督弯折的躯体坠入众人形成的环抱中,显得沉重。圣母在群像中的刻画相对较弱(尚未精细打磨),但其宁静而克制的哀伤表情,让这一场景更为神圣肃穆。
1552年,米开朗基罗已近80岁。就那个年代而言,他的寿命简直长得可怕。他开始着手最后一尊《隆达尼尼圣母怜子》(Rondanini Pieta)的创作,且持续至他去世都未完成。米开朗基罗艺术生涯最末期的这件作品,以一种全新的、几近抽象的风格,重新审视了圣母哀悼基督时,所表现出来更耐人寻味的、深层次的痛苦。细长的、晚期哥特式风格的基督和圣母的身体脱离了那种完美的、理想化的人物造型,即将战胜死亡阴影的基督与他哀伤的母亲的形体合而为一,尚未完成的躯体仿佛从石材中挣脱出来,呈现翩然之态。米开朗基罗曾在信件中所述,雕塑是将人体从“石头的牢狱”中解放出来,而这正是其“神圣而痛苦”的所在。
后续
1972年5月21日,圣神降临瞻礼,一名精神状态不佳的匈牙利人Laszlo Toth混迹在游客行列中,用地质锤砸向了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袭击发生得如此突然,当吓到呆滞的游客回过神来协同安保将此人制止住时,悲剧已经发生。圣母的左臂自手肘部分起被砸断,鼻翼被摧毁,面部和头纱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教宗保禄六世(Pope Paul VI,任期1963-1978)视察了现场并跪下祈祷,现存的一部分照片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袭击时的骇人的瞬间和雕塑损失的惨状。修复工作是艰难的,圣母向世人展示基督那优雅的左手手指断裂成数截,许多碎片难以寻回,最终鼻翼都是从雕像背后的取出原始石材重新制作的。在圣座文物修复专家的努力之下,才使得雕像重新回到了圣伯多禄大殿,只是被隔在防弹玻璃之后,以杜绝意外再次发生。当下的荒诞仿佛映射了过去:现世的苦难绵延,哀痛引发最深切的共鸣,唯祈祷与热切的期望为永恒。
本文刊载于
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
《圣爱》月刊 | 2018年3月刊
本文刊载于 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 《圣爱》月刊 | 2018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