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六週 星期一

雙數年 常年期 第週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四旬期
聖灰禮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聖灰禮後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聖灰禮後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聖灰禮後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喜樂的受難

讀經一:雅一1-11

天主及主耶穌基督的僕人雅各伯,祝散居的十二支派安好。

我的弟兄們,幾時你們落在各種試探裏,要認為是大喜樂,因為你們應知道:你們的信德受過考驗,纔能生出堅忍。但這堅忍又必須有完美的實行,好使你們既成全 而又完備,毫無缺欠。你們中誰若缺乏智慧,就該向那慷慨施恩於眾人,而從不責斥的天主祈求,天主必賜給他。不過,祈求時要有信心,決不可懷疑,因為懷疑的 人,就像海裏的波濤,被風吹動,翻騰不已。這樣的人,不要妄想從主那裏得到什麼。三心兩意的人,在他一切的行徑上,易變無定。貧賤的弟兄,要因高升而誇 耀;富有的,卻要因自卑而誇耀,因為他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太陽一出來,帶著熱風,將草曬枯,它的花便凋謝了,它的美麗也消失了;富有的人在自己的 行為上,也要這樣衰落。

釋義

這封信寫給「散居的十二支派」,即寫給僑居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猶太基督徒,如:敘利亞、塞浦路斯島、基里基雅等地區。全書信主要是描述倫理性的教導,而非教義的敘述。

雅各伯知道收信者因著基督徒的身份,飽受各種患難;因此,書信一開始,立即撫慰他們,讓他們記得,為了愛天主的緣故,甘心樂意忍受患難,因為患難在天主手 中是使人成全的工具。然而,要歡喜的接受一切患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沒有來自天上的「智慧」,誰也無法樂於受苦。天主是一切智慧的泉源、一切美善 的施與者,懇求天主,必能得到所需的智慧。不過,祈求時必須有信心,不可猶豫,若有所遲疑,也無須期待可從主那裏得到什麼。最後,雅各伯再強調,無論貧 富,眾人在基督內都是「兄弟」,為了基督忍受貶抑都是可誇耀的。


福音:谷八11-13

那時候,法利塞人出來,開始和耶穌辯論,向他要求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想試探他。耶穌從心裏嘆息說:「為什麼這一世代要求徵兆﹖我實在告訴你們,必不給這世代一個徵兆!」他就離開他們,再上船往對岸去了。

釋義

這段經文緊接在耶穌「二次增餅奇蹟」之後。如果門徒對耶穌的奇蹟也了解不多,法利塞人不信的態度就不難理解了。他們向耶穌要求的並不是一個奇蹟,而是「來 自天上的徵兆」─  例如一個違反常規的大自然景象 ─ 以證明祂的使命。但是他們並非為了相信耶穌而要求徵兆,而是為「試探」祂,意思是他們已經認為耶穌不可能有此能力。耶穌斥責這樣的要求是荒謬的;耶穌當然 可以行徵兆,但那更是白白的「贈與」,而非被無理地勉強或要求。信仰並不是一個使人可以安心的、百分之百的確定性;信仰更是如同和耶穌一起登船,一起划向 對岸。

反省

我有什麼樣的信仰態度?相信、接納耶穌的話,還是一味地尋求不尋常的記號?

我敢把自己完全交在耶穌手中,隨從祂的帶領嗎?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