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週 星期三

雙數年 常年期 第十週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真假神比賽

讀經一:列上十八20-39

那時,阿哈布便派人召集了所有的以色列子民,聚集了那些先知,一起到了加爾默耳山上。

厄里亞走向全體民眾面前說:「你們搖擺不定,模稜兩可,要到幾時呢﹖如果上主是天主,你們就應該隨從上主;如果巴耳是天主,就該隨從巴耳。」人民一句話也不回答。厄里亞對人民說:「上主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巴耳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人。請給我們牽兩隻公牛犢來;他們可任選一隻,剖分成塊,放在木柴上,不要點火;我也照樣預備另一隻,放在木柴上,也不點火。你們呼求你們神的名字,我也呼求上主的名字:那降火顯示應允的神,就是真神。」民眾回答說:「你這話說得很好!」

厄里亞對巴耳的先知們說:「因為你們人數眾多,你們應該先挑選一隻牛犢,準備好,然後呼求你們神的名字,只是不要點火。」他們即將人給他們的公牛犢牽來,預備好,從早晨直到中午呼求巴耳的名字說:「巴耳,應允我們罷!」但是沒有聲音,也沒有答應的。他們就在自己所築的祭壇旁,跪下又起來,跳個不停。到了中午,厄里亞嘲弄他們說:「你們再高聲喊叫,因為他是神,或者他正在沉思冥想,或者它暫時隱退,或者正在外旅行,或者他正在睡覺,必須把他叫醒。」他們遂更高聲喊叫,照他們的習慣,用刀用槍割傷自己,直到全身流出血來。過了中午,他們仍繼續狂喊亂叫,直到晚祭的時候,但仍然沒有聲音,也沒有答應的,也沒有理會。

厄里亞對全體人民說:「你們到我這裏來。」全體人民便都到他那裏去;厄里亞立即重修了已經坍塌了的上主的祭壇;依照雅各伯子孫的支派數目,取了十二塊石頭,─這雅各伯就是上主曾對他說過:「你的名字要叫以色列。」─ 用這些石頭,為上主的名築成一座祭壇,在祭壇四周作了一個水溝,可容二「色阿」穀種。把木柴放好,將牛犢剖分成塊,放在木柴上,然後吩咐說:「盛滿四桶水,倒在全燔祭和木柴上!」他們就這樣做了。他又吩咐說:「再倒一次!」他們就再倒了一次;他再吩咐說:「倒第三次!」他們就倒了第三次;水沿祭壇四周奔流,溝裏滿了水。到了要奉獻晚祭的時候,厄里亞先知走近前來說:「上主,亞巴郎、依撒格和以色列的天主,求你今天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天主,我是你的僕人,是奉你的命作這一切事。上主,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人民知道你上主,是真天主,是你叫他們心回意轉。」於是上主的火降下,焚盡了全燔祭、柴木、石頭和塵土,也燒乾了溝中的水。

全體人民見了,都俯伏在地說:「雅威是天主,雅威是天主!」

釋義

撒羅滿王後,以色列分為南北二國時代。由於以色列北國國王阿哈布在位時(主前874-858)敬拜邪神巴耳,因此以色列子民時而敬拜天主,時而敬拜邪神巴耳,得罪於上主。於是厄里亞呼籲以民對信仰表態,但以民仍硬心不作聲。

厄里亞邀請巴耳的四百五十名先知和自己作降火祈禱比賽,讓以民親眼見證誰才是真、假神。巴耳的先知自早晨到中午在祭壇旁跳著祭舞,又高呼巴耳名字,卻毫無動靜,於是,又用刀槍傷害自己直至傍晚,結果仍無動靜。

輪到厄里亞先知時,他命人三次澆灌水於祭壇上,壇上有木柴及牛犢肉塊。厄里亞向亞巴郎、依撒格和以色列的天主呼求,上主的火便由天降下,燒盡了全燔祭、柴木、石頭和塵土,也燒乾了祭壇四周溝中的水。

以民的眼睛終於在天主的威能中被開啟,認出雅威是真神,是掌管自然界和天下一切的主宰。

反省

我期待天主卻得不到回應時,會有什麼反應?

面對四周不同的宗教,我是否能光明磊落地表達信仰?

祈禱


福音:瑪五17-19   線上播放

那時,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廢除法律或先知;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即使天地過去了,一撇或一畫也決不會從法律上過去,必待一切完成。所以,誰若廢除這些誡命中最小的一條,也這樣教訓人,在天國裏,他將稱為最小的;但誰若實行,也這樣教訓人,這人在天國裏將稱為大的。」

釋義

「法律」和「先知」代表全部以色列祖傳的信仰遺產(基督徒的「舊約」),耶穌申明,祂不是來廢除舊約,而是來成全的。「一撇」是希伯來文最小的一個字母(相當拉丁的「i」字母),「一劃」是區別一個字母與另一個字母所有的鈎或撇等記號;耶穌藉這種說法強調,任何來自天主的法律都不會失效,若有人廢除它,也這樣告訴別人,這種人將成為最小的,意思就是毫無價值;相反的,遵守這些教訓的,也這樣訓勉人的,才真正成為天國子民。

在這個申明之後,福音經文列舉耶穌提出的六個例子,具體說明基督徒該如何超越經師與法利塞人所強調的法律與習俗,這也是以後幾天的福音經文(瑪五21-48)。

反省

我如何面對教會的教導?如何面對教會對於具體基督徒生活實踐所制訂的規條?

我在生活中只遵守法律的「規則」而已?還是明白為何要遵守法律?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