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八週 星期五
雙數年 常年期 第十八週
星期一 8月6日 耶穌顯聖容慶日
讀經一
讀經二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禍哉!血債的城
讀經一:鴻二1-2,三1-3,6-7
看,那傳報福音,宣佈和平者的腳已站在山上!猶大,你的慶節,償還你的誓願吧!因為那惡者不會再由你中間經過,他已全然消滅。因為上主要恢復雅各伯的葡萄園,因為劫掠者搶掠了他們,且破壞了他們的葡萄蔓。
禍哉!血債的城,滿城欺詐,處處劫掠,搶奪不息。聽皮鞭颼颼,車輪隆隆,戰馬奔馳,戰車疾駛,騎士躍馬,刀劍晃亮,槍矛閃輝,被殺者眾,死者成堆,屍體無邊,人人為屍體絆倒:
我必要將糞溺拋在妳身上侮辱妳,使妳成為鑑戒。凡看見妳的,必逃避妳說:「尼尼微終於毀滅了!」誰會向她表同情?我從哪裏能找到安慰她的人?
釋義
納鴻先知是猶大國的先知,當時北國已亡,南國猶大受到亞述王國的壓迫。先知是一位富有想像、熱情、樂天派的愛國大詩人;因此,對於本國的熱愛、對敵國的妒恨,都寫於書中。本書的主題是「關於尼尼微的神諭」,是預言亞述帝國京都-尼尼微的毀滅。
「看,那傳報福音,宣佈和平者的腳已站在山上!」是納鴻書正題的開始,宣告解放的時刻、重獲自由的時期即將來臨。由於被敵人圍困,無法隆重過節的日子要結束了,先知大聲疾呼,首先要歡樂地過節慶,在苦難中對上主發的願,如今是還願的時刻。
由於亞述王消滅北國,又派兵攻打猶大,侵犯聖地,壓迫選民,猶如擊毀上主的葡萄樹;上主藉亞述,懲罰選民的背叛,但無意完全消滅選民,上主將要恢復自己葡萄樹的光榮,故亞述將被消滅。
先知稱尼尼微為血債的城,是由於亞述帝國的殘忍與暴力。此處的記載與聖經外的史籍記載幾乎吻合,以如此兇殘建立的國家怎能長久?天主必要向他們索還血債。因此,尼尼微被滅,將不被任何人所同情。
福音:瑪十六24-28 線上播放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 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 或者,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 因為將來人子要在他父的光榮中同他的天使降來,那時,他要按照每人的行為予以賞報。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人中,就有些人在未嘗到死味以前,必要看見人子來到自己的國內。
釋義
今天福音包含兩個重點,首先提到追隨基督的人必然要「背自己的十字架」。耶穌宣告自己將赴耶路撒冷受苦至死,門徒和後來跟隨祂的人也得走相同的道路。耶穌的道路不同於人間的價值觀,選擇基督的價值,即使在現世喪生,將來卻可以在神的國度得到永生。
其次是耶穌的第二次來臨。當世界歷史結束時,耶穌將再次顯現,根據人們的一生所行所為予以賞善罰惡。然而擁有世界的財富也無法換取靈魂的價值,因此人知道 如何經營自己的靈魂直到末日,應該是人生最優先的選擇。看見「人子來到自己的國內」,意即看見耶路撒冷城的毀滅。耶城毀滅時,聖殿也被焚燬,代而興起的是 耶穌所建立的教會,將看見耶穌臨在於默西亞的神國內。
反省
對於自己所面臨的十字架,我能否賦予積極正面的意義?
擁有人間的名聲、財富、享樂有益於我追隨基督的道路嗎?
我瞭解自己的靈魂狀況,並策劃好如何去照顧它嗎?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