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期 第四週 星期三
復活期 第四週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聖神派遣巴爾納伯和掃祿
讀經一:宗十二24~十三5
天主的道卻逐漸發揚廣大。巴爾納伯和掃祿完成了任務,就帶著號稱馬爾谷的若望從耶路撒冷回去了。在安提約基雅教會中,有一些先知和教師,其中有巴爾納伯和號稱尼革爾的西滿,有基勒乃人路基約,和與分封侯黑落德同乳的瑪納恒,還有掃祿。他們敬禮主和禁食的時候,聖神向他們說:「你們給我選拔出巴爾納伯和掃祿來,去行我叫他們要行的工作。」他們遂禁食祈禱,給他們覆了手,派他們走了。二人既被聖神派遣,遂下到色婁基雅,又從那裏乘船往塞浦路斯。他們來到撒拉米,就在猶太人的會堂中,宣講天主的聖道;還有若望作助手。
釋義(彭龍英)
猶太地區發生饑荒,安提約基雅教會決定籌措捐獻救濟,由巴爾納伯和掃祿(保祿)送往耶路撒冷(十一27-30),他們任務完成便帶著若望一起返回安提約基雅。安提約基雅的地理位置成為福音傳向小亞細亞和希臘的基地,而保祿日後三次的傳教生涯中,這地方亦成為他穿越羅馬帝國北邊,向外邦人傳教的主要據點。
安提約基雅教會於一次對主的敬禮和禁食中,聖神指示他們要選拔巴爾納伯和掃祿做天主的事業。因此二人被教會派遣後,先到塞浦路斯的撒拉米,在猶太人的會堂裡宣講天主的聖道。
我是來到世上的光
福音:若十二44-50 線上播放
那時,耶穌呼喊說:「信我的,不是信我,而是信那派遣我來的;看見我的,也就是看見那派遣我來的。我身為光明,來到了世界上,使凡信我的,不留在黑暗中。無論誰,若聽我的話而不遵行,我不審判他,因為我不是為審判世界而來,乃是為拯救世界。拒絕我,及不接受我話的,自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說的話,要在末日審判他。因為我沒有憑我自己說話,而是派遣我來的父,他給我出了命,叫我該說什麼,該講什麼。我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所以,我所講論的,全是依照父對我所說的而講論的。」
釋義
這段經文是若望福音第一部份(若一-十二)的結尾,記載耶穌最後公開生活最後的談話,內容則是耶穌概括地說明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自十三章開始福音進入第二部份,敘述耶穌「光榮」回到天父那裡的過程。
今天的福音經文運用「派遣」的圖像來表達耶穌的身份。「派遣」是當時的文化環境中的一種制度:由於國王不能隨意到處行走,所以,當有重要的事情時,往往會派遣一個人去完成,被派遣的這個人就代表國王,具有完全的權力。耶穌用這個圖像表達自己,強調是天父派遣了祂。所以耶穌的言行代表天上的父,祂的一切權柄能力都來自於天父。由於「被派遣」是耶穌一切生活的基礎,因此耶穌全部的生活就是一個使命。
反省
為我而言,耶穌的身份可用什麼圖像來表達?
我是否體驗到天父也給予我特殊的使命?我是否忠實地答覆天父的派遣?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