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二十週 星期一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厄則克耳是你們的預兆,你們要照他所作的去作
讀經一:則二四15-24
15 上主的話傳給我說:
16 「人子,看,我要把你眼中所喜悅的猝然奪去,但你不可哀悼,不可哭泣,不可流淚,
17 只可默默歎息,卻不可哀悼死者。頭上仍纏著頭巾,腳上仍穿著鞋,不可遮蓋鬍鬚,也不可吃喪食。」
18 早晨我向百姓講了這事,晚上我的妻子便死了;次日早晨我便照吩咐給我的作了。
19 百姓問我說:「你能不能告訴我們:你這樣作對我們有什麼意思?」
20 我回答他們說:「上主的話傳給我說:
21 你要告訴以列色家族:吾主上主這樣說:看,我要把我的聖所,即你們所誇耀的勢力,眼目所喜愛,心靈所繫戀的地方,加以褻瀆,你們所遺留下的子女要死於刀下。
22 那時你們要作我所作的:不遮蓋你們的鬍鬚,不吃喪食,
23 你們的頭仍纏著頭巾,腳仍穿著鞋,不舉哀,不哭泣,但因你們的罪惡而消沉,而彼此傷歎。
24 厄則克耳為你們是一個預兆:當那事來到時,你們要照他所作的去作。那時你們必承認我是上主。」
釋義
《厄則克耳先知書》第二十四章是整部作品第一部份的結束,這部份的內容主要是關於災難的預言。這一章的開始提供一個具體的時間資訊:「巴比倫王開始圍困耶路撒冷」的日子(二四1-2)。厄則克耳先知再次被召叫,以自身所承受的痛苦作為將要臨於整個民族災難的象徵。他「眼中所喜悅的」 ─ 他的「妻子」 ─ 將要去世,而他卻不可「不可哀悼,不可哭泣,不可流淚」,只能「默默歎息」。將要臨於先知身上的災難,也將同樣地降臨於整個人民身上。先知的妻子對他而言,就如同聖殿對於耶路撒冷,是他們「所誇耀的、眼目所喜愛、心靈所繫戀的」(21)。整個聖城和其中的居民面臨這個重大災難時,應該認清他們罪惡的重大;只有當人民認清自己的罪惡,並且「承認我(天主)是上主」(24),他們才能真正期望未來。因為天主並不願意祂的人民喪亡,而願意他們生活。
反省
我是否曾自我欺騙,過著沒有合乎福音精神的基督徒生活?
我是否因為人生所遭遇的挫折而失望,放棄對上主的信仰?
福音:瑪十九16-22 線上播放
有一個人來到耶穌跟前說:「師傅,我該行什麼『善』,為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問我關於『善』?善的只有一個。如果你願意進入生命,就該遵守誡 命。」他對耶穌說:「什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應孝敬父母,應愛你的近人,如愛你自己。」那少年人對耶 穌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耶穌對他說:「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少年人一 聽這話,就憂悶的走了,因為他擁有許多產業。
釋義
一位擁有許多產業的富少年詢問耶穌為得永生要做什麼「善事」?耶穌立即引導他,善的唯一源頭就是天父,一切善事善行都在反應天主的美善,學習美善的生活就 是遵行天主的誡命。少年自認已認真地遵守了誡命,因此更進一步地問「還缺少什麼?」他的問題顯示他渴望達到圓滿的成全生活,但同時卻意識到,單是人的善行 功勞並不足以得到完美的天主救援,永生是天主自由給人的禮物。
耶穌邀請他變賣財產施捨給窮人,再來跟隨祂,目的是使他作自己的門徒,分享自己的生活。少年卻因無法放棄財產,而憂心鬱悶地離開。教會傳統中,將這段福音作為修會生活的基礎,是一種福音勸諭。人除非將天主的邀請放在最高的地位,超越一切其他價值,便不能得到完滿的救援。
反省
最近,信仰生活上我在尋找什麼?我渴望什麼?
我生命中有什麼特殊的執著嗎?這樣的態度是否阻擋我追尋天主?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