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 痛苦聖母

常年期 第二十四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9月14日 光榮十字架慶日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9月15日 痛苦聖母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9月17日 聖方濟印五傷 讀經一  福音


讀經一:希五7-9

7  當他(基督)還在血肉之身時,以大聲哀號和眼淚,向那能救他脫離死亡的天主,獻上了祈禱和懇求,就因他的虔敬而獲得了俯允。
8  他雖然是天主子,卻由所受的苦難,學習了服從,
9  且在達到完成之後,為一切服從他的人,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

釋義

希四14的內容是希四14-十18整個大段落的主題:「我們有一位偉大的,進入了諸天的司祭,天主子耶穌」。由於耶穌是真正的人,認識我們的苦難,和我們一起受苦,因此祂才成為司祭。祂所受的試探和苦難顯示,祂是真正的人。

耶穌的苦難是使一切人得救的苦難,因而是神聖的。對祂自己而言,這是一個極度的痛苦,身體的疼痛其實只是這苦難的一小部分。沒有人比祂更強烈地感受 到罪惡和死亡的可惡,祂也毫不隱瞞地顯示出,祂的自我犧牲並不是理所當然的。革責瑪尼絕非一場秀而已,而是痛苦的、決定性的戰鬥。耶穌一生完全服從天主, 但祂更是在最後死亡的災難中,才真正「學習了服從」(希五8)。祂以「大聲哀號和眼淚」(希五7)獻上的祈禱,得到了天主的俯聽:「苦難之杯」雖然並沒有離開祂,但是經由這苦難,耶穌才真正光榮了天父,完成了祂的派遣。


福音:路二33-35

那時候,耶穌的父親和母親就驚異西默盎關於耶穌所說的這些話。西默盎祝福了他們,又向他的母親瑪利亞說:「看,這孩子已被立定,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並成為反對的記號 ──至於你,要有一把利劍剌透你的心靈──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

釋義

瑪利亞和若瑟帶著誕生八天的嬰孩耶穌上聖殿獻給天主,在行割損禮前遇到西默盎。西默盎的一番話預告了耶穌要受的苦難,以及參與此救贖工程的聖母 ──「痛苦之母」的苦難。

耶穌是舊約中預言的默西亞,代表絕對的正義與光明,接受祂的人,將獲得救贖,得到永生;至於不接納祂的人,甘願沈淪在黑暗的世界,默西亞對他們而言就是 「絆腳石」,使他們跌倒,成為他們「反對的記號」。耶穌基督被反對祂的人拒絕,以致最後忍受十字架苦難;身為母親的瑪利亞分擔與兒子相同的命運。聖子的爭 戰如此激烈,使母親的心好像為利劍所刺透那樣痛。

聖母自救贖工程之始,便開始分擔耶穌的憂苦,身為教會肢體的我們,也應不斷努力,偕同教會之母日日分擔教會的苦難,一直達到圓滿救贖工程完成。

反省

我願意常常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嗎?我是否常因生活的不如意而抱怨?

對我而言,受苦的耶穌是「絆腳石」還是「基石」?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