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期 第四週 星期一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4月25日 聖瑪谷聖史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復活期第四週 星期一
伯多祿向耶路冷教會報告
讀經一:宗十一1-18
1 宗徒和在猶太的弟兄聽說了,連外邦人也接受了天主的聖道。
2 及至伯多祿上到耶路撒冷,那些受割損的人非難他
3 說:「你竟進了未受割損人的家,且同他們吃了飯!」
4 伯多祿便開始按次解釋說:
5 「我在約培城祈禱的時候,在神魂超拔中見了一個異像:由天上降下一個器皿,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從天縋下,一直來到我面前。
6 我往裡面定睛細看,見有地上的四足獸、野獸、爬蟲和天空的飛鳥。
7 我也聽到有聲音向我說:伯多祿!起來,宰了,吃罷!
8 我卻答說:主,絕對不可!因為污穢和不潔之物總沒有進過我的口。
9 第二次有聲音從天上答道:天主稱為潔淨的,你不可稱為污穢!
10 這事竟一連發生了三次。以後,那一切又撤回天上去了。
11 正在那時,忽有三個人,來到我們所住的家門前,他們是從凱撒勒雅被派來見我的。
12 聖神吩咐我應與他們同去,不必疑惑。同我一起去的,還有這六個弟兄,我們就進了那人的家。
13 那人告訴了我們:他怎樣看見天使站在他的屋內,說:你要打發人到約培去,邀請號稱伯多祿的西滿來。
14 他有話對你講,使你和你全家得救。
15 以後,在我開始講話時,聖神就降在他們身上,有如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
16 我就想起了主所說的話:若翰固然用水施了洗,但你們卻要因聖神受洗。
17 所以,如果天主賜給了他們同樣的恩惠,如同給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人一樣,我是甚麼人,能阻止天主呢?」
18 眾人聽了這話,纔平靜下來,並光榮天主說:「原來天主也恩賜外邦人悔改,為得生命。」
釋義
《宗徒大事錄》第十和第十一章是整個新約作品中,最詳細報導的悔改皈依故事。這樣的詳細性當然有其理由:這裡的主題是「第一個外邦人被接納進入教會」,教會因此而正式展開了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工作。在此之前,宗徒的宣講只針對猶太人;邁向外邦世界的步伐非常艱難,遠遠超過我們今日讀者的想像。猶太傳統的力量,以及他們對於非猶太人的偏見是如此強烈,以致於天主必須親自干預。
路加的重點在於清楚說明,跨出這最重要一步的人並不是保祿,而是伯多祿;而且這個行動最後也必須得到耶路撒冷教會團體的追認:「天主也恩賜外邦人悔改,為得生命」(18),因為「凡在各民族中,敬畏他而又履行正義的人,都是他所中悅的」(宗十35)。這個訊息在今天也以新的形式不斷地繼續實現。
我是羊棧的門
福音:若十1-10 線上播放
那時候,耶穌對猶太人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不由門進入羊棧,而由別處爬進去的,便是賊,是強盜。由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門的給他開門,羊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字呼喚自己的羊,並引領出來。當他把羊放出來以後,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隨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決不跟隨陌生人,反而逃避他,因為羊不認得陌生人的聲音。」耶穌給他們講了這個比喻,他們卻不明白給他們所講的是什麼。
於是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我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和強盜,羊沒有聽從他們。我就是門,誰若經過我進來,必得安全;可以進,可以出,可以找著草場。賊來,無非是為偷竊、殺害、毀滅; 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 ,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
釋義
今天的福音是著名的「善牧言論」的前半段。「牧者」是以色列民族非常熟悉的概念:在舊約中天主常自稱或被稱為牧者(創四八15;四九24),默西亞也被稱為牧者(詠七八70-72),梅瑟和達味也都曾被稱為牧者(則三四23;依六三11),福音中耶穌也屢次採用羊群和牧者的比喻(谷六34;瑪九36)。這段經文描述真牧人與羊群之間親密的關係:祂認識祂的羊,知道每隻羊的名字,按著他們的名字呼喚他們,羊也認得祂的聲音,祂走在羊的前面,羊群安心信賴地跟隨祂。
耶穌說自己是羊的門,說明了二件事:(一)誰若願意到羊棧內牧養羊,應該經過耶穌,也就是說,是耶穌授與管理羊群的權炳(耶穌曾對伯多祿說:「你餵養我的羊群」(若二一15-23))。(二)羊若不經過耶穌,也不能找到草場,這「草場」是指天主的國,也是耶穌所立的聖教會,羊在這裡才可獲得安全,獲得天主兒女的自由。
「可以進,可以出」是一句希伯來民間的成語(戶二七17,申二八6,撒上二九6,詠一二一8,則三四13等),表示信友在天父的家裡,過的是兒女的生活,而不是奴僕的生活,與耶穌的生活一樣,就是保祿所說的:「梅瑟在天主的全家中的確忠信,不過他只是臣僕,為給那當要宣布的事作證;但基督卻是兒子,管理自己的家;衪的家就是我們」(希三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