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期第六主日

彼此相愛 【福音:若十五9-17】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9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10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內,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他的愛內一樣11我對你們講論了這些事,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使你們喜樂圓滿無缺。」

12「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13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14你們如果實行我所命令你們的,你們就是我的朋友。15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 16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你們去結果實,去結常存的果實;如此,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必賜給你們。 17這就是我命令你們的:你們應該彼此相愛。」

【經文脈絡】

 在上個主日的福音中,耶穌藉助葡萄樹的圖像說明祂和門徒們之間的關係,強調門徒們絕對不能和祂分離(若十五1-8)。這個主日的福音延續前面的談話,選自若十五9-17;耶穌的言論重心轉變為門徒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教導他們如何在信仰團體內生活。

 天父的愛是一切的根源

 耶穌是真葡萄樹,「真」是「唯一」的意思。透過這句話,耶穌強調自己是天父的獨生子(若一18):祂從「起初」就與父同在(若一2),「居住在父懷裡」(若一18),雖然「降生成人」(若一14),卻仍留在父的愛中(若十五10)。耶穌留在父愛中的具體證明就是祂遵守了父的命令,並且完成父所派遣的使命,使父在子身上受到光榮(若十三31-32)。耶穌之所以能夠如此光榮父,完全是因為父對祂的愛,父對子的愛是一切的根源。耶穌教導門徒們存留在這個愛內,便能得到愛的果實、圓滿無缺的喜樂。

 彼此相愛的命令

 源自於天父的愛,不僅有天人之間的縱向幅度,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橫向幅度,因此耶穌命令他們「彼此相愛」。彼此相愛並非單純的、主觀的情緒表現,而是具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也就是他們所經驗到的耶穌的愛:「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若十五12)耶穌說這是一個「新的命令」(參閱:若十三34),因為這個愛的標準是祂為一切人捨掉性命所表達的愛。這當然是超過門徒們本性的能力,單靠己力絕對無法達到的標準。但由於門徒先經驗了基督顯示給他們的愛,他們的能力因此而被提升,才能夠完成這個「新的命令」並分享基督的喜樂。

 門徒和耶穌之間的「友誼」

 透過彼此相愛的命令,福音的主題轉移到「友誼」上面。友誼是希臘和羅馬哲學家常常談論的主題,若望福音這一段經文很可能也受到希臘、羅馬文學的影響。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曾經提到:「對一個高貴的人士而言,他應該為他的朋友做一切事;而且在必要時,應該為他們捨掉性命。」但是若望福音所表達的是,耶穌透過交付自己的生命而確保了祂和門徒間的友誼,從祂的死亡中才能夠推引出弟兄之間的愛。然而,他們做為一個彼此相愛的團體,必須向世界做出見證,也就是結出果實。

 友誼的基礎:服從和啟示

 門徒和耶穌之間的友誼關係建立在另外一個規則上:耶穌從來沒有稱自己是他們的朋友,而只是把他們稱為是自己的朋友,因此他們的友誼關係是建立在「服從」上面。此外,一般而言,友誼最根本的標誌是彼此坦誠,但是,耶穌稱門徒們為朋友,卻是由於祂把父啟示給他們,這個末世性的啟示使他們自由,也因此他們不再是僕人,而是耶穌的朋友。

 天主的揀選

 這個友誼的起點完全是由父開始的,並不是他們選天主為朋友,因為他們完全沒有這個能力。情況是完全相反的,是天主選擇他們,稱他們為朋友。天主之所以選擇了他們,完全是基於愛;但是天主也要求他們結出果實,而使這個友誼能夠成為長久存在的關係。由於弟兄之間的愛來自耶穌的命令,因此並非只是一個情感層面的事情,而是一個義務,必須在具體的生活要求當中表達出來。門徒團體在彼此相愛的生活實踐中,加深彼此間的友誼,也證明了他們和耶穌之間的友誼。他們便是留在耶穌的愛內,如此,他們因耶穌的名不論求什麼,天父都必賜給他們。

 【綜合反省】

 葡萄樹的比喻中著名的句子:「離了我,你們什麼也不能做」,也可以用積極的方式表達:和我在一起,你們可以成就一切事。這話就成為在基督徒生活的目標:和基督完全的結合,在這個合一中一切都可能。

耶穌稱門徒為朋友,同時給予他們使命,要求他們彼此相愛。如果他們這麼做了,並不是滿全和耶穌建立友誼的基礎,而是證明他們真是耶穌的朋友。「彼此相愛」並不是基督徒爭取天主的愛的「籌碼」,而是他們得到天主的愛的「後果」。這個情形用在「揀選」的概念上也非常恰當,我們可以反向閱讀若十五16的經文:誰如果真的結出了果實,便可宣稱自己是被天主所揀選的。「彼此相愛、結出果實」不是基督徒團體「留」在天主愛內的原因,而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