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三週 星期六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1月25日聖保祿宗徒歸化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1月26日聖弟茂德及聖弟鐸主教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本日為真福雷永明司鐸必行紀念日,讀經可用平日讀經
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
讀經一:希十一1-2, 8-19
弟兄們: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因這信德,先人們都曾得了褒揚。
因著信德,亞巴郎一蒙召選,就聽命往他將要承受為產業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時,還不知道要到那裏去。因著信德,他旅居在所應許的地域,好像是在外邦,與有同 樣恩許的承繼人依撒格和雅各伯寄居在帳幕內,因為他期待著那有堅固基礎的城,此城的工程師和建築師是天主。因著信德,連石女撒辣雖然過了適當的年齡,也蒙受了懷孕生子的能力,因為她相信那應許者是忠信的。為此由一個人,且是由一個已近於死的人,生了子孫,有如天上的星辰那麼多,又如海岸上的沙粒那麼不可勝 數。這些人都懷著信德死了,沒有獲得所恩許的,只由遠處觀望,表示歡迎,明認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的確,那些說這樣話的人,表示自己是在尋求一個 家鄉。如果他們是懷念所離開的家鄉,他們還有返回的機會;其實他們如今所渴念的,實是一個更美麗的家鄉,即天上的家鄉。為此,天主自稱為他們的天主,不以 他們為羞恥,因為他已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因著信德,亞巴郎在受試探的時候,獻上了依撒格,就是那承受了恩許的人,獻上了自己的獨生子;原來天主曾向他說 過:『只有由依撒格所生的,才稱為你的後裔。』他想天主也有使人從死者中復活的能力,為此他又把依撒格得了回來以作預像。
釋義(彭龍英)
新舊約聖經中對亞巴郎有相當多篇幅的記載。希伯來書作者概述亞巴郎的主要事蹟,包括天主要他離開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地域、老年得子、獻上天主許諾的愛子等。亞巴郎毫不懷疑天主的許諾,甚至不知道將要承受產業之地究竟在何處,於是他遠離「可見」的世界,使自己置身一個不可見,卻可以承受產業的計劃中,因此,他 成為勇敢的信德典範。
依撒格是亞巴郎沒有後嗣指望時,天主恩許賜下;天主要他獻出依撒格,作者對這件事的信仰解釋是,亞巴郎認為「天主也有使人從死者中復活的能力」,他對天主深信不移,為此得了依撒格。作者非常推崇亞巴郎的信德,在最困難、最不可能的景況下,依然堅信天主的恩許;並且亞巴郎的信德有了發展與延伸,撒辣、依撒格、雅各伯都是同蒙恩許之人。雖然「這些人都懷著信德死了,沒有獲得所恩許的,只由遠處觀望,表示歡迎明認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13)唯有透 過信德,天主的子民才能看透世界,當它只不過是暫時的,而望向那具有永恆價值的事物。
「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亦即信德是盼望的實體,有堅實的根基作支持,這盼望的實體與可靠的根基,就是作者從希伯來書一~十章所介紹的卓絕有成的大司祭-耶穌基督,成為我們信德的根源和盼望。
這人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都聽從祂?
福音:谷四35-41 線上播放
35 在當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海到對岸去罷!」
36 他們遂離開群眾,就照他在船上的原狀,帶他走了;與他一起的還有別的小船。
37 忽然,狂風大作,波浪打進船內,以致小船已滿了水。
38 耶穌卻在船尾依枕而睡。他們叫醒他,給他說:「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
39 耶穌醒來,叱責了風,並向海說:「不要作聲,平定了罷!」風就停止了,遂大為平靜。
40 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
41 他們非常驚懼,彼此說:「這人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
釋義
馬爾谷在結束「比喻」的報導之後(四1-34),接著報導了四個耶穌所行的奇蹟(四35~五43)。耶穌曾經行過奇蹟,這是毫無爭議的事實。不過,不論對具有強烈批判性格的現代人、或和耶穌同時代生活的人而言,這些奇蹟都並不是強迫人相信耶穌天主性的證據。奇蹟真正的本質並不是發生了什麼罕見的事,或某些相反大自然規律的事;奇蹟的本質是天主藉著所發生的事對人說話。但是,這並不是用耳朵聽的聲音;因此,凡是缺乏相信能力的地方,就不會有真正的奇蹟發生。
門徒們的信德仍然很微弱(40),因此他們害怕。但是,這已經是一個開始,他們向有這樣能力的那位表達他們的害怕;並且詢問:「這人到底是誰?」這是核心的問題。信德是:此時此刻在耶穌身上和全能的天主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