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七週 星期二
星期一 7月29日聖瑪爾大、瑪利亞、納匝祿紀念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8月2日 天神之后聖母寶尊大殿慶日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上主,求禰記得,不要廢除禰和我們訂立的盟約。
讀經一:耶十四17-22
17 「我眼淚直流,晝夜不息,因為我的處女 ─ 人民 ─ 大受摧殘,受了嚴重的打擊。
18 我若走入田間,看見刀殺的遺屍;我若進入城裡,看見饑饉的可怖慘狀;就連先知和司祭們也流亡到他們素不相識的地方。」
19 難道你決意拋棄猶大,實心厭惡熙雍?為什麼你打擊我們,致使我們醫治無望?我們原是期待和平,卻不見好轉;希望醫治的時日,卻只見恐怖!
20 上主,我們承認我們的罪惡,和我們祖先的過犯;我們實在得罪了你。
21 願你為了你的名,不要嫌棄,不要輕慢你光榮的御座!望你記憶,不要廢除你與我們訂立的盟約!
22 異民的「虛無」中,有能降雨的嗎?或是諸天能自施甘霖?難道不只是你,上主我們的天主!我們寄望於你,因為你行了這一切事。
釋義
今天的讀經由先知的話(17-18)和民眾哀嘆訴苦的歌曲(19-22)組成。直接造成這情況的原因是當時發生的嚴重乾旱(十四1),然而,面對這個苦況所有「能降雨的」都無能為力。先知為這個災難而哀哭,特別是因為天主使他知道,還有更壞的情況要降臨:耶十四12預告了三重的災害:「戰爭、饑饉和瘟疫」。
19-22節中,先知變成為民眾代禱的人,這個祈禱有三個部份:訴說困苦情況、承認罪過、祈求救助。這樣祈禱的動機有兩個:首先是相信天主必將記憶祂的「名」;其次 ─ 更重要的 ─ 是天主將記憶祂和以色列子民訂立的盟約。天主「記憶」這一切的意義是:天主絕不會解除這個盟約,即使祂的人民實際上已經墮落而毀棄盟約。先知相信天主的信實,遠遠超越一切人民的不忠實。
莠子怎樣被拔出來,用火焚燒,世界末日時也是一樣
福音:瑪十三36-43 線上播放
36 那時,耶穌離開了群眾,來到家裡,他的門徒就前來對他說:「請把田間莠子的比喻給我們講解一下!」
37 他就回答說:「那撒好種子的,就是人子;
38 田就是世界;好種子,即是天國的子民,莠子即是邪惡的子民;
39 那撒莠子的仇人,即是魔鬼;收穫時期,即是今世的終結;收割者即是天使。
40 就如將莠子收集起來,用火焚燒;在今世終結時也將是如此:
41 人子要差遣他的天使,由他的國內,將一切使人跌倒的事,及作惡的人收集起來,
42 扔到火窯裡;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
43 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裡,發光如同太陽。有耳的,聽罷!」
釋義
瑪十三24-30先報導了耶穌講述「好種子和莠子」的比喻,家主讓二者一起長大到成熟。這個比喻本身原本意義清楚:在教會內同時有好人和壞人、聖人和罪人,必須避免有人反應過於激烈,企圖在這個時刻就拔除一切莠子。
今天的福音讓耶穌對比喻做出解釋,這個解釋把比喻的重點從當前的教會時代轉移到末日審判時代。審判者是被高舉的人子,祂的王國就是這個世界。他撒下的種子都是好種子,但是有惡人來撒下莠子,而時間將會證明,什麼是麥子,什麼是莠子。根據38和41節,莠子是「邪惡的子民」和「使人跌倒的及作惡的人」。不論是教會內或教會外,都有這樣的人。「火窯」表達終極的懲罰,意思是指完全被排除在信仰團體的共融之外,排除在與天主的共融之外。地獄是一種「寒冷的火」,因此在其中的人只有「哀號和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