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七週 星期三

常年期 第十七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7月29日聖瑪爾大、瑪利亞、納匝祿紀念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8月2日 天神之后聖母寶尊大殿慶日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我必使你對這人民成為一設防的銅牆,他們能攻擊你,卻不能制勝你,因為有我與你同在,援助你,解救你。

讀經一:耶十五10, 16-21

10  我的母親!我真不幸,你竟生了我這個與普世對抗相爭的人。我沒有向人借貸,人也沒有向我借貸,人卻都辱罵我。

16  你的話一來到,我就吞下去;你的話便成了我的喜悅,我心中的歡樂,上主,萬軍的天主!因為我是歸於你名下的,
17  我從沒有坐在歡笑者的集會中一同取樂;我卻依你的指示獨自靜坐,因為你使我忿怒填胸。
18  為什麼我的痛苦如此久長,我的創傷不可醫治,痊愈無望?你於我好像是一條不常有水,而變化無常的溪流!
19  為此上主這樣說:「你若回來,我必讓你回來,使你能再立在我面前;你若能發表高尚而非荒謬的思想,你就可作我的口舌,使他們轉向你,而不是你轉向他們。
20  這樣,我必使你對這人民成為一設防的銅牆,他們能攻擊你,
卻不能制勝你,因為有我與你同在,援助你,解救你 ─ 上主的斷語 ─
21  我必解救你脫離惡人的手,由強暴人的掌握中將你贖回。」

釋義

在所有接受天主召叫的人中,耶肋米亞絕非第一個哀嘆自己命運的人,當然也絕非最後一個:亞巴郎、梅瑟、保祿 … 但是沒有一個像耶肋米亞這樣如此大聲,採用如此刻骨銘心的文字。他寫下這段哀嘆「宣示」的年代,大概是在毫不敬畏天主的約雅金為王的時候(608-598BC)。耶肋米亞感到自己赤裸裸地被交付在仇人手中,毫無任何保護。他只有仇人,沒有朋友,因為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瘟先知」;他行動的另一面 ─ 例如為他的同胞代禱 ─ 卻不被真正接受。

在這樣極深的懷疑不安中,耶肋米亞向天主抱怨(16-18):天主只是一直向他要求,但是卻不給他任何安慰、人性的友誼、和團體的支持,使他陷入困境,如同一條乾涸的小溪。

他從天主得到的回答(19-21)首先還是要求,然後才是許諾。天主不讓先知離開他的職務,他必須繼續做天主的「口舌」(19);他這個向他人宣講悔改的,必須自己先悔改,不再像前面那樣說話。然後,天主才能實現祂的許諾,實現天主召叫他時所給的許諾:「我與你同在,援助你,解救你」。


他去變賣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

44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天國好像是藏在地裡的寶貝;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高興地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
45  「天國又好像一個尋找完美珍珠的商人;
46  他一找到一顆寶貴的珍珠,就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它。」

釋義

這兩個簡短的比喻很容易導致誤解,把「地裡寶貝」和「完美珍珠」比擬做天主。但是,天主並不是「東西」,不是我們能夠賺取或佔有的物品。天主是「位格性」的存在,可以和我們相遇,彼此以「你、我」相稱交談的對象,可以和我們形成共融的關係。這樣的相遇是不能夠強迫的,而只能夠賞賜給那些誠意尋求的人。因此,對人而言,往往是一個極大的意外,以致於人願意為這個緣故而投注一切。人將懷著極大的喜樂而願意成為貧窮;因為他瞭解,天國喜訊和悔改的召叫是一個榮耀的邀請,於是滿懷喜樂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