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三十一週 星期二

常年期 第三十一週 (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11月9日 拉特朗大殿奉獻日 讀經一 讀經二 福音


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

讀經一:斐二5-11

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它所有的名字,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 名字,無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釋義 (彭龍英)

二6-11節是一篇極其感人和震撼的「基督頌」詩歌。它敘述先存的基督(有天主的本質),從最高之處下降為人,且漸漸下降,極度的貶抑,甚至降到最黑暗的深淵:被釘死於十字架;爾後,他不斷地備受舉揚,極度的推崇,直到超越萬名之上,接受天地眾生的朝拜。短短的詩文,交待了基督的救援事件。

保祿引用了這首早已在基督徒團體流傳歌詠的「基督頌」詩篇,目的就是希望斐理伯信友效法耶穌基督的空虛自己、無我無私的胸襟(二5),「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二3),如此,才能消弭教會中的爭端,解決教會的困難,並同心追求團體的和睦與合一。


福音:路十四15-24    線上播放

15  【那時候】有一個同席的人聽了這些話,就向耶穌說:「將來能在天主的國裡吃飯的,才是有福的!」
16  耶穌給他說:「有一個人設了盛宴,邀請了許多人。
17  到了宴會的時刻,他便打發僕人去給被請的人說:請來罷!已經齊備了。
18  眾人開始一致推辭。第一個給他說:我買了一塊田地,必須前去看一看,請你原諒我。
19  另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試牠們,請你原諒我。
20  別的一個說:我纔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21  僕人回來把這事告訴了主人。家主就生了氣,給僕人說:你快出去,到城中的大街小巷,把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都領到這裡來。
22  僕人說:主,已經照你的吩咐辦了,可是還有空位子。
23  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大道上以及籬笆邊,勉強人進來,好坐滿我的屋子。
24  我告訴你們:先前被請的那些人,沒有一個能嘗我這宴席的。」

釋義

這個比喻中的主人三次派人邀請客人前來赴宴。第一次邀請了「許多人」,但是人人都有各自的理由婉拒。然後主人要僕人到大街小巷,把「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人都帶來赴宴。最後,為了使宴會大廳滿座,主人更要求僕人去「大道上以及籬笆邊,勉強人進來」。

耶穌講述這個比喻的對象是猶太人,也就是期待默西亞救援時代的來臨,並且確信自己到時必然得救的人。他們事實上的確首先被邀請,但卻在此關鍵時刻回拒了這個邀請。雖然比喻中並未明說,第二與第三次被邀請、而充滿宴會大廳的人是取代猶太人的罪人與外邦人;但是耶穌復活後的初期教會,毫無疑問正確地把這些話和外邦福傳連結在一起。根據23-24節:天主願意人們「坐滿」祂的屋子」,而「先前被請的那些人,沒有一個能嘗這宴席」。天主的屋子將被坐滿,而且其中沒有最先被邀請的人。我們不能把耶穌的這些話理解為,那些最先被邀請的人永遠被排除在天國之外;而應該理解為一個警告,是以急切的口吻提醒聽眾:現在是做出抉擇的時刻。救恩的時刻由天主決定,人無權決定,更不得任意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