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路的意義與沿革

「拜苦路」是敬禮耶穌苦難最好的神工之一,本文介紹苦路的意義與沿革,尤其是今日基督徒在耶路撒冷拜苦路的情形。(原文刊載於2002年春季出版Holy Land季刊,我們特別感謝蔣娉華小姐協助翻譯。)

苦路的意義與沿革

I.耶路撒冷的苦路

苦路不是一門學問,而是祈禱的操練,是一般信友愛慕接近天主、與朝拜感謝祂的一種方式。教會將這個對基督苦難的敬禮,特別推薦給那些願意效法「在愛德中生活」的人們,因為「基督愛了我們,且為我們把自己交出」(弗五2)。

耶穌的苦難是在一個具體的地方完成的,所以知道這些事件發生的地理位置與當地的情況是重要的。但是,自從福音時代以來聖地經歷了許多變化,而且在事件真實發生的舊址蓋起許多建築物和教堂,這一切都增加朝聖者的困惑。

那條耶穌死前曾走過的路也不能逃過歷史的變遷。所以,在這件事上我們不能陷於只為至高主宰立碑的誘惑中,畢竟,唯有藉著跟隨苦路,朝聖者才能瞭解背負十字架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景;雖然在此同時,街道上的店鋪前面往往擠滿了無動於衷、或者只是好奇的群眾。無論如何,最緊要的是成為一個謙卑的同行者,跟隨基督走上祂苦難的十字架道路。

II.背景介紹

耶路撒冷是「我們天主的城」、「偉大君王的城市」、「耶穌基督的城」,在這個聖城中拜苦路是一個獨特的經驗。它帶領你走在印上耶穌足跡的加爾瓦略山,讓你身歷其境地感受到在這個城市生命所經歷過的戲劇性時刻。

這是回到公元30年中許多日子的其中一天,當時這城市正處在節慶的歡樂氣氛中,但這一天發生了一些巨大的事件。

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聚集到聖城慶祝逾越節。根據猶太律法,他們有義務在這一天上到耶路撒冷:「每年三次應為我舉行慶節,你所有的男子一年三次應到上主台前。」(出二三14-17)而在這個特別的逾越節中並沒有什麼不尋常之處。人們必須上來慶祝,街道上充滿了群眾,他們享受聖殿的壯麗景色,讚嘆她的神奇美妙,當他們將之與外邦統治者的紀念碑相比較時,必會以這城市中擁有這所聖殿而感到驕傲。

耶路撒冷的任何角落都擠滿人潮,所有的客棧都客滿,甚至連橄欖山山坡上的洞穴也成為臨時的庇護所,牧羊人帶著他們的羊群聚集在市郊,向那些要在逾越節吃逾越節晚餐的人們兜售他們的羔羊,這一天他們需要宰殺數百頭羊。在此同時,許多人也忙著閒聊,而某些頑固的狂熱份子正悄悄地談著仇恨與反對外來的統治者的話語。

從聖殿裡不僅傳出小販激烈的叫喊聲,同時也飄出向上主詠唱的讚美聲,空氣中充斥著乳香和焚燒祭肉的味道。這真是個忙碌的日子,逾越節的前夕,是尼散月的第十三天,正逢星期五(若十九31),這天很可能就是主曆三十年四月七日。

III.苦路

「痛苦之路」或稱「十字架之路」,指的是由安東尼堡到哥耳哥達之間綿亙的道路,耶穌基督曾背負沈重的十字架,弓著彎曲的身軀走過這條路。雖然由教會初期基督徒就開始了追隨耶穌前往哥耳哥達足跡的習慣,但「苦路」這名稱則源於十六世紀。根據最普遍的傳統,安東尼城堡和附近的總督府是當初耶穌在比拉多前受審的地方,這城堡的位置靠近猶太聖殿的西北角,耶穌往加爾瓦略山的痛苦之路即始於此,那時的加爾瓦略山是在城牆之外。苦路第十至十四處則是位在當今的「聖墓大殿」之內。

自十三世紀以來方濟會士就受教宗委託成為聖地監護人,他們在每週五下午帶領著虔誠的隊伍,跟隨著受難的默西亞的足跡,蜿蜒地經過耶路撒冷舊城的街道。

IV.沿著古耶路撒冷的街道遊行

第一份有關「苦路」的描述來自於十三世紀末,已標示出各神聖的處所,然而這敬禮直到十六世紀才傳播開來。

今天,我們已習慣於將這虔誠的敬禮視為耶路撒冷宗教生活常態的一部分,我們很難想像曾經有一段時間這敬禮是不存在的,因此我們要找出理由,來解釋為何有如此的一段冷淡期。

長久以來,宣講者和靈修作家傾向於將耶穌視為「復活的主」或是「白冷的小孩」,而非「受苦的人」。對他們而言,十字架是勝利的旗幟而非折磨人的刑具。另外,藝術家也偏愛「善牧」、「尊威的救世主」、或是「創造主」這一類的主題,他們視「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救主」為一位勝利的君王而不是祭祀的犧牲。

但是,如果我們讀某些第三、第四世紀的日課祈禱文,我們很容易的看到,這些虔誠敬禮對於基督苦難並不陌生,事實上他就是這些虔誠敬禮的中心,因為從一開始「感恩祭」就是不斷地持續重演這十字架的犧牲。

基督徒以一種簡單而感人的方式表達對耶穌苦難的特殊敬禮,他們特別崇敬能使他們憶起耶穌生命最後時刻的遺跡;例如:朝聖者特別在耶穌受鞭打的柱前,或在熙雍山上衷心地祈禱。還有許多被視為是和苦難有關的紀念物,被豐富的收藏在東、西方教會的聖堂和隱修院的寶庫中。

這些特殊的敬禮特別藉著石頭、在聖地上的建築物(甚至在城外)來紀念耶穌苦難的某幾個特殊事件。聖週五的禮儀和遊行也是這種虔誠敬禮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但這與我們現在舉行的「十四處苦路敬禮」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V.「苦路敬禮」的開始(十三世紀末到十四世紀)

在苦路發展史上十四世紀是最關鍵的時期,當時的形式與現今十四處苦路明顯地相距甚遠;但是種子已經撒下,而且迫不及待地希望成長。長遠來看,當時發生的三個因素,對拜苦路的虔誠敬禮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前兩件與耶路撒冷的「苦路」有直接的關聯:首先、人們確定了總督府的確就位在安東尼堡內;其次、苦路各處的因素也逐漸出現;第三個因素比較屬於公共秩序層面,雖然如此,卻是最具有決定性影響力的:由於此時西方世界正面臨逐漸沈淪的嚴重危機,因此激發人們在靈修上、道德上做出回應,特別是對基督的苦難有所省思。

VI.「苦路敬禮」最後的確立

從十七世紀前半以來,「十四處」的苦路在西方已是非常普及。注意到這一點,人們也許會以為,苦路敬禮的形式一定是相當一致的;事實上卻不然,長久以來基督徒一直喜愛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虔敬之心。所以,有許多地方還忠實地保留著「七處」苦路,而其它地方使用Adrichomius的「十二處」苦路,外加上耶穌被埋葬一處;有的則保有「十九處」,波蘭的基督徒比較喜歡「十八處」;而秘魯的宗教人士,甚至在1659年設立了「二十七」處的苦路。

非常明顯地,雖然很多修會人士在他們的國家致力於推動將苦路敬禮確定「十四處」,但是並未得到基督徒團體廣泛熱情的回應。

因著歷代教宗們的接納及方濟會士聖良德(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的大力推動,這「十四處」的苦路最後終於得到大家的認同,成為共同的苦路形式。然而即使在洪恩神父(Fr. Eleazar Horn)努力嘗試將Adrichomius的苦路各處與耶路撒冷當地原來的苦路相配合,整個情況仍是相當混淆的。為了達到達到一致性的苦路形式,必須妥當地給予苦路各處命名並尊重地方的傳統色彩,這當然是需要時間的。

VII.今日的情況

從十三世紀以來,方濟會士就承受教會委託,成為聖地忠實的看守者。方濟小兄弟們從一開始就常率領朝聖者一同舉行苦路敬禮,不過隨著時代不同,苦路的站數也有不同。但是,歷史中也曾經有一段時期,方濟會士被禁止公開舉行任何形式的祈禱,公拜苦路當然也遭到禁止。

從二十世紀中期以來,每星期五下午三點方濟會士都在方濟會聖地「監護」(Custos)或他的代表帶領之下,沿著耶路撒冷舊城舉行苦路遊行,從未間斷過。遊行開始的時候,來自耶路撒冷各方濟會院的小兄弟們,尤其是救主會院的方濟兄弟們,首先在El- Omari Madrasah(伊斯蘭小學)的庭院聚集,遊行隊伍在穿著土耳其服裝(Kawas)侍衛的導引下,沿著耶路撒冷舊城狹窄的街道蜿蜒前行。在這個絕大多數人口為回教徒和猶太教徒的城市裡,數以百計的朝聖客和當地居民也都參與這個基督徒每週公開舉行的信仰活動。遊行隊伍在每一站稍做停留,宣讀與該處相關的福音或聖書,並以一段祈禱文結束該處的敬禮;當他們由一處苦路走向下一處苦路之時,沿途詠唱讚美詩,並特別以「天主經」和「聖母經」應和著祈禱。

整個苦路敬禮同時使用義大利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在四旬期中更加上阿拉伯文,成為以三種語言同時進行的特殊敬禮儀式。因為在四旬期中來此朝聖的基督徒特別多,而當地的阿拉伯基督徒在此時期也特別舉行公拜苦路的儀式,因此參加者往往達到數千人之多,場面更是壯觀而且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