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_默示錄 簡介

課程內容檔案下載(請點選
課程錄音檔下載(課程一請點選)(課程二請點選

一、  產生背景

1.             作者

1)             「先知」若望

新約中《保祿書信》以外唯一清楚告訴我們作者與寫成情況的作品

默二二8:「我若望,聽見了也看見了這一切 ……(參閱:一4、9)

並非「託名著作」

若望是早期基督徒團體的一位先知,屬於一個先知的團體(二二9)

作品的權威完全建立在「內容」上

耶穌基督自己是這作品的權威(一1)

2)             啟示(Revelation;默示)

「啟示」意思是「揭露」:將直到如今被遮住隱藏的事物揭露開來。

《默示錄》的內容:將「天主對信仰團體的救援計畫與救援意志」公布出來(比較:格前十四6、30)

初期教會留下的唯一的先知性、啟示性文學作品

2.             作者的出身背景

先知若望出身自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基督徒團體

AD70年之後隨著大團體遷移到小亞細亞

小亞細亞的信仰團體,原本都是保祿直接或間接建立的

這些小亞細亞的信仰團體,在70到90年間受到猶太基督徒強烈的影響,《默示錄》是紀錄這段過程的重要文獻。

3.             產生情況

默一9-20(序言性的神視)顯示《默示錄》產生的情況

被高舉的主透過神視命令他寫信給七個教會團體

七個教會團體應該都是受到保祿影響而形成的團體;但是明顯地已經與若望建立了長久而緊密的關係。

4.             歷史背景

信仰團體正受到「凱撒崇拜」的威脅(默十三15-17)

某些個別的區域 ─ 例如:培爾加摩(默二13) ─ 已經發生迫害事件

普遍性迫害基督徒的情形尚未爆發,但若望預測,災難即將爆發

寫作目的:教導信仰團體面對這種困境應有的態度,
鼓勵他們堅持信仰加以抵抗,絕不妥協

羅馬帝國全國性地推動凱撒崇拜,是在皇帝Domitian統治的末期(AD90到95年之間)

《默示錄》應該產生於AD90年代初期

5.             作者與文學類型

作者自稱為「若望」

傳統意見:和第四部福音的作者是同一人

今日意見:即使注意到「若望作品」產生的歷史過程,仍不能將此統意見完全推翻;但研究已將推測轉移到另一個層面上

學者強調注意這部作品中的概念、語言和神學術語與「若望作品」間的相關性,藉以解釋《默示錄》也很可能是產生於「若望團體」的作品。

批判意見:
一方面:這樣的相似性的確存在
        例如:「水」、「羔羊」、「作見證」(新約共同特性)
另一方面:神學構思間的差異極大
       特別是「末世論」、「對歷史的理解方式」

 

 

二、  組織結構

1.             結構精妙的作品

具有信件的形式:以「亞細亞的七個教會」為收件人(二1-三22),形式上則是被高舉的基督寫給這些團體的信。

然而,全書的主要部分,也都是以亞細亞的基督徒為發言對象。七封信件中的主題與重要題材也都被接納進入這些部分中,並且繼續發展。

2.             傳統來源

結構嚴密,看起來似乎是作者自行撰寫的整體性作品。

事實上作者大量採用來自傳統的材料,透過精妙的編輯手法,使現成的材料融入整體結構之中,強化了作品的整體性。

《默示錄》只能在有限的情況之下,被歸類為「天啟文學」因為,最關鍵性的特徵:「假名的採用」、假冒產生於一個很久遠的過去時代、以及週而復始(週期化)的世界歷史。

以「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事件作詮釋歷史的出發點與中心(五6)

《默示錄》以自由與富創造性方式接受舊約經文和主題,轉嫁至當前的時代加以詮釋和重新敘述。

例如:「天庭的神視」(默四【則一】);
「怪獸的神視」(默十三1-6【達七:「世界王國神視」】);
「結束的神視」(默二一1-25【則四十~四八+耶六十~六五】)

三、  內容

一1-3

引言

一4-8

信件形式的開頭部分

一9-三22

信件部分:「被高舉者」對七個團體的教導

託付使命的神視(一9-20)

寫給七個團體的信(二1-三22)

四1-十一19

第一個神視系列:耶穌基督 ─ 超越歷史的主

天庭的神視(四1-五14)

七印的神視(六1-八1)

七個號角的神視(八2-十一19)

十二1-十九10

第二個神視系列:天主和祂的敵對者的戰鬥(末世事件)

反對天主勢力的「暴動」(十二1-十四20)

七個盂的神視(十五1-十六21)

對偉大城市的審判(十七1-十九10)

十九11-二二5

結局的神視:天主計畫的圓滿實現

審判世界者的來臨(十九11-21)

千年王國(二十1-10)

世界的結束(二十11-15)

天主的新天新地(二十1-二二5)

二二6-21

書的結束部分

書中訊息的功能(二二6-11);經由耶穌確認(二二12-16)

禮儀性的眺望未來(二二17-20)

祝福詞(二二21)

 

 

四、  神學主題與重點

1.             天國來臨

中心主題:「天主的國在被釘和被高舉的基督身上來臨,並且超越於世界和歷史之上,達到他們的圓滿救援目的。」

「天庭神視」(四1-五14)的核心問題:誰能夠將天主對於歷史的計畫揭露,並使之實現?

解答:只有那脖子上帶有死亡的傷痕、出現在天主寶座上的「羔羊」,「當的起」展開那書卷。

初期基督信仰關於基督論的核心信仰宣告 ─ 「耶穌被高舉在天主的右邊」(羅八34;格前十五25;宗二34等) ─ 在這裡得到一個歷史神學的詮釋。

2.             基督王權 ─ 「已經」(天上)與「尚未」(地上)

基督國度的實現必然遭致與敵對天主勢力的頑強抵抗

耶穌基督已經由死亡和復活成為末世性的君王和天主旨意的執行者;祂的王權無可改變(五8-14),然而,這個事實直到目前仍僅僅「在天上」而已(十二12);「在地上」,救援尚未成為可見的事實。

3.             當前的政治訊息

這個境況反映《默示錄》首批讀者的歷史處境,作者將這個情況包裝在神話性圖像中,企圖表達:天主的敵對者如何在地上創造出他的受造物,以及他們所推行的「凱撒崇拜」的儀式;除此之外,也表達與天主為敵者厚顏無恥的權利訴求與慾望(十三)

「巴比倫淫婦」表達所有相反天主的勢力聚集的中心,巴比倫是羅馬城的象徵,這個城市「痛飲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殉道者的血」(十七6)。

救援團體的成員必須認清所處身的現實情況,絕對不能參與凱撒崇拜

基督徒面對考驗只有堅決抵抗,寧願承受苦難也絕不妥協(十三9-10)。並且確信不相信天主者的強權必遭受天主最後的審判(十八1-24)。

4.             歷史觀

《默示錄》的歷史觀:世界和人類的歷史基本上就是天主戰勝一切反對祂的勢力,實現祂旨意的過程。整部作品中許多「七的循環式」的神視(七個封印;七隻號角;七個盂)都是表達這種歷史觀的工具。

那些循環式的神視並不是單獨的、彼此分離的未來事件;相反地,它們都和「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有關(五9-10),並在世界與救援歷史的觀點下揭示這個事件的後續影響結果。

這些神視以不同的觀點表達天主對世界所採取的各種行動:
基督世界王權的顯示(六1-八1)
設定一連串的記號,為能促動人們悔改(八2-十一19)
天主對一切相反天主勢力的審判(十五1-十六21;十七1-十九10)

不可將這些神視理解為未來世界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

5.             天上的耶路撒冷

「天上的耶路撒冷」(二一1-二二5)是救援圖像,打開受苦教會的眼睛,眺望天主的新天新地。天主救援計畫的最終目標最後將徹底實現,也是受苦教會在目前困難的處境中生活的基礎與力量來源。

「天主的新天新地」更新「舊的、目前的世界」,天主並沒有犧牲掉舊世界,而是舊世界由敵對勢力中釋放,回到她被創造時的原始目標。

6.             禮儀崇拜

「天上」和「地下」現在就藉著敬禮天主的禮儀聯繫在一起(二二20;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