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墓復活大殿

若十九17:「耶穌自己背著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名叫『髑髏』的地方,希伯來話叫『哥耳哥達』。」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皇后(Helena)來聖地朝聖,宣稱找到了耶穌的墳墓後,並在此建築一座教堂,但這座教堂日後被毀。現存教堂是十字軍在十二世紀所建,但十字軍撤離後,這教堂及陸續被其他人占領及改建。目前這大殿由羅馬天主教會、希臘東正教會、亞美尼亞禮天主教、Coptic教會、敘利亞禮天主教以及衣索匹亞禮天主教共同管理。大殿裡的每一教派有各自的祭壇及小堂,使用各自的儀式舉行禮儀。耶穌的苦路第十處至第十四處都在此聖墓大殿內。

Coptic教小堂
Coptic教小堂

這是Coptic教在聖墓大殿裡的小聖堂,這也他們在聖墓大殿中僅有的管理地區。

檢視
加爾瓦略山
加爾瓦略山

「他們將耶穌帶到哥耳哥達地方,解說『髑髏』的地方、、、就將他釘在十字架上。」(谷十五22-23)希伯來文的「哥耳哥達」翻成拉丁文就是「加爾瓦略」,因此在教會傳統中一般都稱耶穌被釘之處為「加爾瓦略山」。圖片顯示的就是目前位於「聖墓大殿」中的加爾瓦略山祭台,在祭台下方就是加爾瓦略山,透過玻璃加爾瓦略山的岩石清楚可見。朝聖者可由祭台下方耶穌聖像前端的小圓洞伸手觸摸此聖山。這座祭台屬於希臘東正教管理,因此整個區域的裝飾都是東正教的風格。此處為苦路第十二處:耶穌死在十字架上。若十九30:「耶穌一嚐了那醋,便說:『完成了。』就低下頭,交付了靈魂。」耶穌就在此地服從至死,死在十字架上,但耶穌的聖死並不是結束,而是救贖普世人類工程的開始:「至於我,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若十二32)

檢視
聖墓大殿入口
聖墓大殿入口

此為聖墓大殿目前的入口。聖墓大殿不僅外表看起來雜亂無章,其內部也非常陰暗,正門上方的窗戶下還擺著一個梯子呢!因為1575年土耳其王定下所謂的「維持現狀法」(Status Quo),從那時起,任何教派不得隨意變動聖墓的任何擺設,所以至今梯子依然擺在窗戶下。

檢視
海倫皇后發現十字聖架
海倫皇后發現十字聖架

主曆325年左右,聖海倫皇后在夢中得到了指示,開始挖掘加爾瓦略山,因而找到了當年羅馬士兵釘死耶穌的十字架,找到十字架的地方位於聖墓大殿的地下深層,當時是個蓄水池,目前是紀念這個事件的「發現十字架小堂」。

檢視
為聖屍傅油
為聖屍傅油

若十九39-40:「那以前夜間來見耶穌的尼苛德摩也來了,帶著沒藥及沉香調和的香料,約有一百斤。他們取下了耶穌的遺體,照猶太人埋葬的習俗,用殮布和香料把他裹好。」聖墓大殿門口正前方巨幅馬塞克的中間部分,詳盡地描繪出此段福音:聖母及耶穌的跟隨者傷心地圍繞著聖屍,準備依猶太人埋葬的習俗為耶穌處理後事。

檢視
安葬耶穌
安葬耶穌

若十九40:「在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在那園子裡有一座新墳墓,裡面還沒有安葬過人。只因是猶太人的預備日,墳墓又近,就在那裡安葬了耶穌。」聖墓大殿正門的巨幅馬賽克畫,左邊的部分栩栩如生地描寫,眾人將用潔白的殮布包好的耶穌聖屍抬起來,準備放入墓穴的情景。

檢視
聖墓的模型
聖墓的模型

瑪二七59-60:「若瑟領了耶穌的遺體,就用潔白的殮布將他包好,安放在為自己於岩石間所鑿的新墓穴內;並把一塊大石頭滾到墓口,就走了。」 這張相片是聖墓的模型,可以看出聖墓原是一個山間的墓穴。模型中的圓洞,就是聖墓的入口;當時猶太人的墳墓分隔成兩間,外面一間供人給亡者傅油及包裹殮布,裏面那間是放置遺體之處。

檢視
聖墓(內部祭台)
聖墓(內部祭台)

苦路第十四處:埋葬耶穌。 路二三53:「若瑟....把遺體卸下,用殮布裹好,安葬在由巖石鑿成,而尚未葬過人的墓穴裏。」 耶穌聖墓已改為聖墓小堂,其中空間非常狹小,約僅能容納4到5人。照片中的大理石板,就是曾經安放耶穌遺體的地方,上方則是目前的祭台。 聖墓也就是耶穌復活的地方,路二四1-7記載:「一週的第一天,天還很早,婦女們便攜帶預備下的香料,來到墳墓那裏,見石頭已由墓穴滾開了。她們進去,不見了主耶穌的遺體。她們正為此事疑慮的時候,忽然有兩個人,穿著耀目的衣服,站在她們身邊。她們都害怕,遂把臉垂向地上,那兩個人對她們說:『妳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衪不在這裡了,衪已復活了。你們應當記得:衪還在加里肋亞時,怎樣告訴過你們說:人子必須被交付於罪人之手,被釘在十字架上,並在第三日復活。』」 耶穌!我們朝拜你的空墓,這個空墓就是我們得救的記號。

檢視
卸下聖屍
卸下聖屍

瑪二七58:「這人去見比拉多請求耶穌的遺體,比拉多就下令交給他。」朝聖者一進入聖墓大殿,便被門口正前方的巨幅馬塞克所吸引。整幅圖的最右側詳盡描繪,人門將耶穌的遺體卸下,聖母接抱耶穌聖屍的情景。路二35所記載的話:「至於妳,要有一把利劍刺透妳的心靈!」深刻地表達聖母此時的心情。

檢視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

苦路第十一處: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 路二三33:「他們既到了那名叫髑髏的地方,就在那裏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也釘了那兩個凶犯: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此處由羅馬天主教負責管理,祭台後方的馬賽克,道盡了耶穌的痛苦,劊子手動手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釘子已深入雙手、雙腳。 十字架上的耶穌,我們朝拜你,欽崇你,爾因此十字聖架救贖普世。

檢視
亞當小堂
亞當小堂

瑪竇、瑪爾谷以及路加福音都記載,耶穌死亡的瞬間發生不尋常的自然景象。瑪二七50-52提到地震以及耶路撒冷聖殿內的帳幕撕裂的現象:「耶穌又大喊一聲,遂交付了靈魂。看,聖所的帳幔,從上到下分裂為二,大地震動,岩石崩裂,墳墓自開,許多長眠的聖者的身體復活了。」在加爾瓦略山祭壇下層,即可看到哥耳哥達地面裂開部分;管理此地的三個教會,在一百年前聘請了地質學家進行研究,發現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當時,確實有地面裂開。而猶太聖殿的紀錄資料,也確實記載著帳幕裂開的事實。傳統敘述耶穌被釘死後下到陰府,喚起亞當和諸位古聖祖。這張相片顯示的是加爾瓦略山十字架的正下方,崩裂的石頭清晰可見,目前被修建成「亞當小堂」。

檢視
耶穌聖墓
耶穌聖墓

若二一41-42:「在耶穌被在十字架上的地方,有一個園子,那園子裏有一座新墳墓,裏面還沒有安葬過人。只因是猶太人的預備日,墳墓又近,就在那裏安葬了耶穌。」耶穌的死亡與復活是基督信仰最深的歷史基礎,耶穌的墳墓也就是他的復活發生之處,因此,耶穌的聖墓成為基督信仰中最重要的朝聖地。圖片顯示的就是這做神聖的耶穌聖墓。此處原本是個山洞,但在君士坦丁大帝命令之下,原來的山洞被鑿去,耶穌的聖墓也被改建成一座小聖堂。在此服務的方濟會士和無數來此朝聖的神父,每天在此舉行聖祭,紀念天主救援世人的核心事件。

檢視
全能者耶穌像
全能者耶穌像

聖墓大殿有兩個圓頂,其中一個嵌有一個「全能者耶穌」的馬塞克像,這是傳統東方禮儀的聖像(Icon)。

檢視
耶穌安葬枕頭處
耶穌安葬枕頭處

照片中的石頭,相傳當年耶穌聖屍的頭即枕在此處,目前此處由Coptic教負責管理。照片中依稀可看到指示牌上註明著:「Front of Holy Sepulcher」,即「聖墓的前端」。

檢視
傅油石板
傅油石板

若十九40:「他們取下了耶穌的遺體,照猶太人埋葬的習俗,用殮布和香料把他裹好。」按猶太習俗,給遺體傳油及裹殮布的過程是在一個石版上完成的,圖中這石版就是紀念這事。但事實上,這塊石版是在1810才放置於聖墓大殿入口的正前方,雖然如此,朝聖者一踏入聖墓大殿,都會忍不住地跪下來親吻這塊石板。石板的周圍立放著巨型的蠟燭,其上方也吊著八個吊,說明這是三個大教派共同管理的財產。

檢視
耶穌受縛之柱
耶穌受縛之柱

聖墓大殿內屬於方濟會的「復活顯現小堂」主祭台右側牆上陳列一根根柱子,相傳當年耶穌就是被綁在這個柱子上,遭受士兵的侮辱及鞭打。

檢視
痛苦聖母小堂
痛苦聖母小堂

這是目前聖墓大殿正門右側的石階,原本是通往「哥耳哥達」(加爾瓦略山)的通道,但被撒拉丁(Saladin)封閉。後人將它改為特別奉獻給「痛苦聖母」的小堂。此處由聖地的方濟會士管理,這裡設有祭台並明供聖體。這座台階也成為朝聖者拍攝團體照最喜愛之處。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