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聖地朝聖記事簿 之五 ~ 橄欖山的一天(下)
分享者:Teresa。朝聖日期:2005年11月
早上第三個參觀點是「耶穌升天堂」。此為八角形的教堂,教堂圓頂原本有開口,但現已封起來了。圓頂下方地面上,有兩個腳印,相傳是耶穌升天時留下的足跡。
隨後我們步行來到「天主經堂」,這是加爾默羅女修會的會院及聖堂。據說這裡是耶穌教授門徒唸天主經,啟示天主為父之處。我們隨同神父先來到聖堂的下層,參觀考古挖掘的成果,有兩個山洞,據說是昔日耶穌教訓門徒的地方。在聖堂的走廊上有各種語言的天主經,還有點字版的。中文版原是舊式的翻譯,可惜其中「爾免我債」的「債」字顛倒了,是已故雷永明神父來此進修時,曾出資請修女們找人更正,然而工人們不小心把債字的磁磚打破,所以貼上去的債字是破的。現在的牆上是新版天主經,已經看不到這個有趣的錯誤。
午後,我們來到了「主哭耶京堂」,聖堂外觀為一粒淚珠的形狀,屋頂四角是四個盛接淚水的瓶子,真是獨樹一格的建築!目前的聖堂是在拜占庭時代原址上修建起來,拜占庭時代的古老聖堂祭台原是按一般的習慣向東邊,而現今新建的聖堂祭台則面向西邊,其後有著鏤空式的玻璃窗,經此窗台耶路撒冷盡收眼底。凝視窗台,細細揣想耶穌當年望見耶京的悲涼心情,「恨不能在這一天,你也知道有關你平安的事;但這事如今在你眼前是隱藏的。」(路十九42)面對祭台,彷彿看見十字架上的耶穌,背負著耶路撒冷,如此的視覺效果還有其背後的神學意義,讓我不得不佩服聖堂的設計者。
步出聖堂,我們擇一樹蔭處坐下,誦讀聖詠一二二首,其中讓我感觸萬千是6、7節的經文:「請為耶路撒冷祈禱和平:願愛慕你的人獲享安寧,願在你的城垣內有平安,願在你的堡壘中有安全!」耶路撒冷是天主救恩臨在的許諾之地、救恩信仰的中心,但諷刺的,她居然也成為反對基督救恩的標記!祭台的十字架使我了悟從地上的聖城通往天上的聖城,不經由耶穌十字架的苦難,便不能到達、不能獲享真正的安寧。
接著我們來到位於橄欖山腳下克德龍谷的「聖母安葬之墓」。相傳聖母雖埋葬於此,但因她是自始胎無染原罪者,故她的肉體沒有腐朽,遂被提上了天,她的墓穴變成空穴,成了榮升天的紀念之處,此堂原為方濟會士所擁有,但後來被東正教人奪走並掌管至今。
今天行程的高峰當然是革責瑪尼園。革責瑪尼園的聖堂又稱「萬國聖堂」(Church of Nations),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修建此聖堂時,經費來自各國捐款之故,並期望以此作為和平的象徵,故命名為「萬國聖堂」。我們在此舉行感恩聖祭。根據福音的敘述,當耶穌在耶路撒冷時,白天於聖殿施教,黑夜便到橄欖山住宿(路二一37)。耶穌和門徒們吃過最後晚餐之後,便到此祈禱。這次,耶穌的祈禱,成了救恩歷史中最關鍵性的時刻:「父啊!你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思,惟照你的願意成就吧!」(路二二42)。在彌撒中,我不斷思索耶穌的祈禱,耶穌誠然有身為人的困境,但卻也答覆了天主最深切的旨意,並且這個祈禱也是代表全人類答覆了天主的召喚,而世世代代的人們也因此才能宣認天主是父。
置身革責瑪園聖堂,我感受到肅穆和神秘;回想我甫踏進聖堂之際,幾乎被充塞其間的安靜之氛圍震懾住,儘管朝聖旅客出入頻繁,但每人到此,都將安靜下來體會到一種祈禱的精神和力量,就在默默無聲的祈禱中,天上人間共融為一。
11月3日星期四(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