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上升至天主的階段
由天主的痕跡:實有瞻仰天主
1 「凡仰望你救助,並於此涕泣之谷存心上升至上主所安排的處所者是有福的。」(詠八三6)由於真福無非在於享有至高的美善,而至高的美善則凌駕乎我們之上,故除非躍登──並非肉體的躍登而是心神的躍登──於自己之上者,無從享有真福。但除非有高於我們的德能來提舉我們,我們便不可能躍登於我們之上。除非有天主的神佑,不拘我們在內心裡做出如何的佈置,一律無補於事。而天主的神佑則賜予謙虛及熱誠的祈禱者,亦即在此涕泣之谷,以熱切的祈禱呼求祂的人。所以祈禱是心靈向上之母及原始。因此狄阿尼削在其意在訓示我們如何抵達出神境界的「論奧秘神學」一書內,先討論祈禱神工。所以我們要祈求上主我們的天主說:「上主,求你引領我走上你的途徑;求你使我進入你的真理;求你使我心歡躍,以敬畏你的聖名。」(詠八五11)
2 靠了這樣的祈禱我們取得照耀而得悉上達於天主的階段。由於依照我們的生活情形,宇宙萬象構成我們上達於天主的一架雲梯;同時某些事物是天主的痕跡,另一些事物則是天主的肖像;有些是有形的,有些則是精神的;有有始有終的;因而有些是屬於我們內部的,另一些則是屬於我們身外的。故為使我們抵達絕對精神的、永遠的、高出於我們之上的、第一原始,我們必須通過有形體的、暫時的和我們身外的、祂的痕跡;而這便是「走上天主的途徑」。我們亦須進入我們的心靈,它是天主的肖像,是有始無終的、精神的及在我們內部的;而這便是「進入天主的真理」。我們還須上升至永遠的、純精神的和凌駕乎我們之上的天主,瞻仰第一原始;而這便是「歡躍於認識天主及敬畏其威嚴」。
3 這是曠野裡的三天旅程(見出三18)。這亦是一天的三個明朗時分,首一時分是午後,第二時分是早晨,第三時分是中午。這又是事物的三種存在,即存在於物質中、理智中及永遠的技藝中,就如經上所說:「成了吧,祂做了,就成了」(見創一3)。這亦是號稱為我們的雲梯基督所有三種實體,即血肉的實體、精神的實體和天主性的實體。➀
4 依此三者,我們的心靈對事物有三種看法:一種是以有形體的外在事物為對象的、動物的及感官的看法;次種是以心靈自身,亦即內在的種種為對象的、精神的看法;第三種是以凌駕乎我們之上的事物為對象的心靈的看法。人應經由這三階段準備逐步上達於天主,以便全意、全心、全靈愛慕天主。所謂「完全遵守法律」和「基督的智慧」就在於此。
5 由於天主可以為人視作原始及終結,又因為人可以由鏡子及在鏡子內看見天主,或者由於上述三種看法可能彼此混合並互相連繫,亦可能各自獨立而不相混合及連繫,故該三種看法乘之以二,則必等於六。意思是說,該三種主要看法必須成為六種;就如天主以六天造成整個世界而於第七天從事休息;同樣,小型世界先須陸續經過六個階段的努力而最後休止於靜觀。這六個階段的預像是上升至撒羅滿寶座的六個臺階,是依撒意亞所見到的熾愛者的六個翅子,是天主六天後由濃黑的雲霧中召喚了梅瑟,亦如瑪竇福音所說,六天後基督曾引領門徒到山上,並在他們前顯了聖容。
6 由於上達於天主的階段有六,故靈魂亦有六個官能,即感官、想像、理智、悟性、明達及心靈的最高峯或判別善惡的火花,以便由下而上、由外而內、由暫世而抵達於永遠。這六個官能來自本性,繼而為罪惡所醜化,後又為聖寵所改造,而今則應為義德所淨化,為知識所鍛鍊並為智慧所玉成。
7 人以其原初的本性而言,自受造伊始便有資格休止於靜觀,亦正因如此,「天主安置人在伊甸的樂園內」(創二15)。但人背棄了真的光明而開始趨向於可能變動的美善,從而因了自己的過惡而折損了自己,並因了原罪而折損了整個人類,使人性遭受兩種敗壞,即心靈的無知和肉體的貪慾;使到失明的、被折損的人類坐於黑暗中。除非有聖寵和義德來扶助他克服貪慾,除非有知識及智慧來攻治其無知,便不得見到上天的光明。而這則全賴耶穌基督。「由於天主,祂成了我們的智慧、正義、聖化及救贖」(格前一30)。由於祂是天主的智慧及德能,是滿溢恩寵及真理的降生成人的天主聖言,遂創造了聖寵及真理,意即傾注了愛德的聖寵;這愛德既出自純潔的心、光明磊落的良心和真誠的信仰,故匡正了整個靈魂的上述三種看法。同時,祂又以三種神學,亦即象徵的、本然的及奧秘的神學,傳授了真理,俾使我們靠了象徵的神學而妥善運用有形可見的一切,靠了本然的神學而妥善運用可以理解的種種,並靠了奧秘神學而被提昇至超人意想的出神境界。
8 凡有意上達於天主者,應避免醜化本性的罪惡,而以祈禱來操練上述六個官能,以獲致改造人性的聖寵;又應以善生來取得淨化人心的義德,以默想來得到照耀人心的知識,然後以靜觀來求取玉成人心的智慧。就如非有聖寵、義德及知識無從獲取智慧;同樣,非經由透徹的默想、聖善的生活及熱誠的祈禱無從求得靜觀。就如聖寵是正確意志和透闢理智的基礎;同樣,我們先須祈禱,其次度聖善的生活,再其次集中注意力於透視真理,並因了透視真理而逐步上升至可以覲見至高天主的熙雍聖山
9 由於在雅各伯的雲梯上是先上後下,故此我們將第一階段安置在最下的一層,亦即將有形可見的整個世界,就像鏡子一樣置諸目前,使得我們經由這可見的世界而上升至創造世界的至高天主,好叫我們成為由埃及過渡至許給我們祖先的福地的真正以色列人,成為偕同基督由世界過渡至天父的基督信徒,並成為真的愛好智慧者。這智慧召喚我們說:「凡貪想我的,請到我這裡來,飽食我的果實。」(訓二四26)「因為由受造物的偉大和美麗,人可以清楚認識這些東西的創造者。」(智十三5)
10 受造物的事物表現造物主的萬能、上智及慈善,一如我們肉體的感官以三種方式報告我們內在感官者。肉體的感官替探索的理智服務,或替忠實相信的理智服務,或替推論的理智服務。探索的理智研究事物的現有存在,相信的理智研究事物慣有的活動過程,而推論的理智則研究事物可能的卓越性。
11 以第一方式,亦即以探索事物本身的態度觀察事物的理智,看到事物的重量、數字及尺度。重量是有關事物所偏於的位置,數字是有關事物的不同點,尺度是有關事物的界限。同時亦因而看到事物的狀態、種類及秩序,以及它們的本體、功能及作為。憑了這類痕跡,人可以理解造物主的無窮能力、上智及聖善。
12 以第二方式亦即以忠實相信的態度觀察事物的理智,則注意此世的來由、進展及終結。因為我們憑了信德、忠實相信,是生命之言創造了世界;憑了信德我們忠實相信,性教、書教、寵教的三個秩序井然而互相繼承的時代;最後,憑了信德我們忠實相信,世界的終結是最後的審判。由世界的來由我們注意到天主的萬能,由上述三個時代我們體會到天主的眷顧,由審判我們領悟到至高原始的正義。
13 以第三方式,亦即以推論的態度觀察事物的理智見到:有只是存在的事物,有不獨存在而且亦生活的事物,亦有除兼有存在及生命外且亦擁有鑑別力的事物。第一種事物較為低級,第二種則居於中間地位,而末後一種則比較高貴。其次,上述理智亦見到某些事物只是有形體的,另一些則部分是有形體的,部分是精神的,同時又體會到較諸上述兩種更美好及更崇高的純精神性事物。此外,這理智還發現某些事物是可能變動及可能腐朽的,如地上的一切;某些事物則是可能變動而不可能腐朽的,如天上的種種;並從而推想到還有不可能變動亦不可能腐朽的事物,如「超出上天的事物」。
就這樣,理智由有形體的一切而窺視到天主的萬能、上智及聖善,亦推測到天主是實有,是具有生命及理解力的、不可能腐朽及變動的純神。
14這 觀察又因了受造物的七個條件而益形擴大;這些條件是它們的由來、偉大、眾多、美妙、圓滿、作為及秩序,它們構成天主萬能、上智及聖善的七項證明。首先是事 物的由來;亦即有關六天的造生、劃分及美化的工程,在在宣揚由烏有中造成它們的天主萬能,宣揚清楚劃分它們的天主上智,及慷慨美化它們的天主聖善。其次是 事物的偉大;其體積的長、濶、深及其傑出威力所延伸到的地區的寬、廣、高,就如光的輻射,又如我們常見的火所有深入、無間及擴散的有效功能等,莫不清楚指 證天主聖三的無限威能、上智及聖善;祂以其萬能、臨在及本質寓居於萬物中,而其自身則不為它們所限制。其三是事物的眾多;其在實體、形式或輪廓以及效果上 所有不同種、不同類及不同個別性的、無可估計及多不勝舉的數字,在在顯示天主上述三種屬性的無限無量。其四是事物的美妙;亦即單純物體、混合物體和有機物 體,如天體及礦物,如寶石及金屬,如植物及動物,其所有各種不同的光芒、形態及色彩,亦莫不宣揚天主的三種屬性。其五是事物的圓滿;亦即物質一依其「基種 理由」(Rationes seminales)的不同而充滿著各種形式,而形式又一依其力量的不同而充滿著各種功能,以及每種功能又一依其效率的不同而充滿著各式成果,都在顯示天 主的上述屬性。其六是事物的作為;無論其為天然的、人為的或倫理的作為,皆以其花樣繁多來顯示天主的德能、技巧及美善的無窮無盡;因為天主是它們存在的原 因,是它們可以被理解的理由及生活的規則。最後是事物的秩序;亦即由受造物這冊書上可以看到:每一事物存在的長遠或短暫及其存在的情況和影響,意即它們的 在先或在後,它們的在上或在下,它們的高貴或低賤無不清楚指出,第一原始如何佔有第一席位、崇高及尊榮;由聖經這部巨著我們可以發現,天主的法令、誡命及 判斷的秩序如何表彰天主的上智;由教會這團體所有聖事、恩寵及報酬的秩序,可以見到天主的無窮聖善。一言以蔽之,上述秩序極其明顯地指證天主是第一、至 上、至能、至智及至善者。➁
15人 如不為受造物如此耀眼的光芒所照耀便是瞎子;人如不為它們如此宏亮的呼聲所警醒便是聾子;人如不為了這一切而頌揚天主便是啞巴;人如不因這些證據而體會到 第一原始便是糊塗。你要睜開眼睛,你要開啟精神的耳朵,要解放你的唇舌並專心致志,在一切受造物上看見、聽到、讚頌、熱愛、恭敬、顯揚並崇拜你的天主,免 使整個世界起來反對你。因為就為這原故「整個世界都要攻擊愚頑的人」(智五21)。但為明智人,則世界一變而為歡欣的動機;他們可以與先知一同說:「上 主,你既以你的化工使我喜悅,我就因你雙手的工程而歡樂」(詠九一5);「上主,你的化工何其繁浩,全是你以智慧創辦,你的受造物遍地充滿」(詠一0三 24)。
➀所謂「事物的三種存在」:一,一切受造物莫不存在於物質中;因為文德聖師亦如當時的很多哲學家認為連天使亦由第一物質及形式而組成。二,世間的一切亦存在於理智中。如果我認識石頭是什麼,石頭便存在於我的理智中;因為石頭藉著它產生的它的象(Species),通過我的感官而進入我的理智中。三,事物亦存在於永遠的技藝中,亦即存在於創造、保存和眷顧一切的天主的心目中或聖言內。因為聖言是文德所謂「聖父從永遠產生的、相似祂的聖子;祂在聖子內說出了祂自己,說出了相似祂自己的模樣,同時亦說出了祂整個的能力,說出了祂可能尤其願意造化的一切,並在祂內……孕育了一切」(Collationes in Hexaemeron, Coll. 1, n. 13)。同時,他在其「神學乃萬學之宗」一文20節內引證奧斯定的名言:「聖子是聖父的技藝」,以肯定其看法。
➁「基 種理由」(Rationes seminales),亦可譯作「基種因素」。依照文德所下的定義,基種理由是:「受造物的本性所有屬於其本質的一種內在的需求及能力」(II Sent. d. 18, n. 2)。果然,一切受造物莫不具有其為來日活動及發展所需的手段。這手段好似一種潛能,亦即文德所謂基種理由或因素。譬如:一個尚在母胎中的嬰兒便具有成為 一位哲學家的基種理由或因素,而一匹大象卻沒有了解二加二等於四的基種理由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