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 福音和歷史之間的相遇

結語 福音和歷史之間的相遇

方濟的福音生活經驗在基督信仰歷史中,並非僅是一段插曲而已,它具有一種楷模及先知價值。在第十三世紀的歷史和教會中,它是一種覺醒,在今日,它依然維持一種格新及復興的力量。事實上,它還不斷地吸引並啟發著大量的男女。難道,那些福音喜愛者就不能夢想再次生活於初期方濟會士們的那種簡樸、喜樂及貧窮的弟兄友愛團體嗎?的確,有些人試圖達成這願望。

無論懷著多大的慷慨大方之心,一個重回原始性生活的意願是否足以使方濟的經驗能再次成功地產生它的創造性力量呢?在本書的結尾,我願意暫時在這重要課題上停留,加以思量。

有三件事物在方濟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並且使得方濟成為一個真實的、使我們欽佩的指導者:一個豐富的人性、他自福音中所獲得的啟發,以及歷史上的背景環境。

首先,我們來看方濟豐富的人性,這方面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人們在閱讀初期的傳記紀載時,即能證實有一種強烈的印象,亦即我們能面對一位富於原始性及創造性的人物;和一位具有原動力、充滿生命活力的人物相遇。我們顯然地和一位能帶領我們離開那舊習之路者相遇,藉著他,我們的生活重心發散原始性的芬芳。這位不尋常人物的基本特點是和其他事物溝通的特殊能力,一種在驚歎、接待及忠誠上永遠有更新的力量;總之,他有一種心靈的開放性,對所有萬物皆給予關照,並讓自己很自然地在它們中間,在和平及喜樂裡帶來美好的一切。薛拉諾作了一番很有意義的說明:「甚至於他心靈的自然情緒,足以使他感覺自己是每一萬物的弟兄。」Louis Lavelle也有理地說:「也許前所未有比方濟具有更清楚的意識覺醒,一個更為自然的回應,一個更為細膩或更為快速地意識到所有來自自然界,來自其他存在及天主的推動。」(L. Lavelle: Quatre Saint, Paris, 1962, p89)

福音的靈感滲入了這豐富的人性,而展開了所有的可能性。悔改並不打斷任何方濟在人格上的活力。一個時常在苦修工夫上作得過份,且是一個緊湊的神修生活,往往會使人的感覺喪失,而且使人多多少少對可見及可觸的事物毫不關心,但在方濟的生活中卻不是如此,在天主手中所有方濟本性的精力產生了實際的行動,他豐富的感情、美感及抒情的創造性皆顯露無疑。他的悔改並未使它們乾枯,相反地,它使所有的官能發揮到極點,而和所有事物來往。

他的悔改是和活生生的耶穌基督溝通的一個基本行動,當他讓自己和這位獨特且超越的接觸時,方濟的能力更是能自由地展現他的一切。他心靈的自然、殷勤向全世界開放著,而親吻癩病人便是一個開放接納的象徵,自此以後,他和萬物的溝通就成為普遍性的了。

方濟豐富的人性,加上福音啟發的培育,我們還要提出第三個重要因素,關於這第三個重要因素,我已在書中強調過了,回歸福音當是常發生於教會內,且成功地節出聖德的果實。但在回歸福音的過程中,會有特別的時期,也就是說,它會與人類歷史中的運動相遇,例如一個新社會的產生。那麼,此時,它在世界中便扮演著酵母的角色了。它使教會除去社會沉重包袱,而向一個新的未來及新時代之更新開放。方濟會的奇蹟是福音及歷史之間一種特殊的相遇,容我再次強調這點。

由亞西西方濟開始的福音與弟兄有愛的運動,永遠不是只拘限於某一個時期。它發軔的時期,也正是歷史性革命在社會關係上改變之際,方濟的運動也因而顯示出其特點來。這革新的轉變產生了經濟上的劇變,鄉村的經濟是處於固定之型態,但繼之而來的是商業都市經濟,使商品得以自由流通,立即便引起了新的社會關係,及新的政治結構。諸侯式的封建體制已不再適於時代,反而成為這新經濟力量的阻礙。一個更自由民主化的政治結構來臨了,社會人際關係也因而愈加自由、平等。商人們為了他們的事業而團結起來,並給予一個新的社會模式,而所有的狀況有必要與封建制度的力量完全分開,這即是市鎮運動的意義,並開始遍及於城市。

雖然經濟需求的產生,但自由解放及免於封建制度束縛的運動也激發了人們內心深處渴望,它激起了一個自由、團結的真正渴望,城市的人們,尤其是商人們意識到他們自己的能力,在也不依恃那些地主諸侯而生存了,甘作附庸了。他們試圖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並且在平等的基礎上來共同實現它。總之,他們稱呼這團體為「市鎮」(Commue)。

然而,這社會的計畫很快地便遇上極大的阻礙,這些經濟的需要隨著經濟資源的力量而顯得乏力,這年輕的社會陷於金錢的控制,商人的團體自行封閉,在他們之間相互競爭與控制他人,同時也為自己的私慾所控制。市鎮的自由制度主要的是使富者更富,社會開始分裂了,另一個變相的封建制度出現了,即以金錢掛帥的體系,產生另一種新的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中,亞西西方濟的福音步伐走了進來,他來自商人及都市的環境,商賈伯鐸伯納德(Pietro Bernandone)之子在其時代中打滾,分享著時代的渴望,野心及一切漩渦。然而他是唯一例外的,他不滿意他所看到的,及他所生活過的一切,他發現了貧窮人們的困境,一些事情也使他心內感到激動。他尋求、他祈禱著,最後,他聽到福音訊息,他不僅是用耳朵,而且也用他整個的人去聆聽這訊息。這是他的關鍵時刻。就在這位年輕人的心靈中,於福音訊息之渴求及其時代的深處要求間,產生了不尋常的相遇。

真的,方濟發現了貧窮、謙遜的基督,祂走在人們當中,給他們啟示天主父的愛。基督的榜樣給了方濟的生和一種偉大的光照,就是這個榜樣使他引領弟兄們走上真正弟兄友愛的道路上。方濟開始著手在這貧窮、謙遜道路上建立其團體,也很快地有了一大夥人參加他的弟兄團體,所有男女都被他吸引,也是他向他們提供了這種新的生活方式,而這生活的特點便是,在他們當中沒有任何人際上的統治現象,他們都是弟兄。

因此,在一個依舊停留在封建體制,及地主管理方式的教會中心,同時,也在這樣的人際關係情況下,這位商業城市之子,以他的時敏感度來唸福音,並啟發了新的事物來,方濟開啟了一個共同的生活形式,其中不再有統治及優先權的地位存在;總之,他建立了弟兄友愛團體。

這便是方濟所賦予最原始的創作性。那不是一個隱修生活方式,也不是以雙手工作為主的方式;同時,它也不是生活在貧窮苦行中。如果方濟堅持了跟隨基督度貧窮生活的重要性,如果他也以熱情尋求了它,那是因為,這樣的道路對方濟而言,是一條能導入弟兄友愛及和一切萬物相互溝通的康莊大道。可能除了某日方濟向亞西西主教所表示的話,沒有其他法子可來說明貧窮步驟的意義了;當主教關切到弟兄們缺乏事物時,方濟回答說:「主教大人,如果我們擁有財產,那麼,也就必須擁有武器來保衛財產。這麼一來,財產勢必成為爭爭吵吵得目標和因素,從此,也就會在許多方面,阻擋我們實行愛天主和愛人的誡命。所以,我們雖然生活在此塵世,但我們絕不願意再擁有此世的財產。」(三友35)在這些話裡,貧窮是為了促成弟兄友愛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在所有之先。在這一個生活計劃上,它變顯示出方濟的原始性,它包括著人類關係的全部內容,這是一個新的人類關係,在福音的光照指示下,它被發現了。

就強調此點而言,我無意使方濟成為人類弟兄友愛關係捍衛者。這是朝向新的人群社會關係的福音生活過程,雖然是順著該時代之需要而產生的。但也不能就此停留在僅是一個人類理想而已。它當更進一步發展下去。這種新的人際關係是因著更真實地接近福音的天主而來的。它便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奇蹟,即降生成人的奧蹟。我們並不說方濟和封建制度及十字軍聖戰的天主決裂,因為對方濟而言,天主已不是按封建制度的言語來說的天主;也不是自高處統治的位置上,而分施恩賜給其諸侯的施恩之地主。天主已離開了他的統治地位,而為方濟自己來說,已不再有諸侯附庸性存在;因為祂成為我們當中的一位了,並在我們中間行走,剝奪了自己所有的權力記號,而如同一位甚為謙遜及軟弱的人。方濟發現了天主的人性,發現了天主的謙卑。「威儀赫赫之主成了我們的弟兄。」(薛二198)

即使在這點上,方濟也未曾忘記天主的超越性,他體認它,且以內心的喜樂歡呼慶祝它。他不會誤認天主的質性,也不會誤解天主。方濟所朝拜的超越性並非統治性的,而是溝通的超越性,那便是指祂的愛,這愛超過我們,且非我們之有限性所可了解的。是這種天主的超越性如此地和人類最貧窮的處境結合在一起,與我們同行,且在人類的歷史中成為人類社會的新原則。因為福音中的天主不能將就任何一種社會關係與結構,方濟也了解這一點,因此,在他一二二一年的會規中便如此寫道:「外邦人有首長宰制他們,有大臣管理他們(瑪廿25),但在弟兄們中間,卻不是這樣,在他們中間那為大的,將是他們的僕役和服務者,那為大的反而應像個最小的。」(會一5)方濟便是像這樣生活在弟兄們中間。他這樣的生活就在他那時代的教會及社會中,帶來了真實的神修革命。

在方濟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福音和歷史的相遇產生了多麼有深度的影響;而這相遇絕不是在他自己深思謀慮、或早先已有計畫的結果。這是一位在倫理人格上有特質的人的行動中產生的,充滿著他那時代的敏感性,在回歸福音時,而使古老的教會組織和新世界之間所作的調和。

在此有許多值得反省的,為了在方濟全部幅度的經驗裡重新生活,回歸福音的意願為本身來說是必須的,且是首要的。不過,單是這樣上嫌不足。所以,在這意願與一個真正在歷史中的創造性時刻之間應有共同的關係。這樣的社會性改變並不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也不是人為的始之發生。這些轉變,當它們發生時,該是在物品在生產、交流上有深度的轉變,更是生活物質條件的轉變。

但是,若不是由福音的門徒開始作這樣的轉變,那麼,為他們也有責任去重視這些事情。當世界的田地開始改變時,且也出現新的田畦,那便是撒種的時機,甚至它是意謂著在歷史的潮流中,把自己顯示出來。

不幸地,基督徒們時常太過份封閉在自己內在生活之錯誤觀念中,或者太執著於過去的結構,而無從注意到天主聖神的聲音正在人類歷史中工作著,這是教會與社會極大的損失。因為唯有當教會和人類最深的渴望接觸時,教會才能藉福音的閱讀獲得更新。同樣,也唯有在這革新的閱讀光照下,歷史的需求才能在它們充滿人類幅度中被識透,福音和歷史間所發生的一切相遇才能產生,而方濟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獲得力量與影響,再重複一次說,福音能使世界產生愛火。

今日又是怎樣的情況呢?的確!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動極大的時期。在「技術躍昇」的時代中,一個新的社會來臨了,所有的人性都被影響著,且似乎生活在期望中。在這句變中,社會關係的問題再次被提出,在這一天比一天更為縮短的世界裡,這問題真的成了個大問題。在日漸成長的社會化現象裡,人們在尋找他們人際關係的新基礎,這種發展同時是許諾,也是不安。說是許諾,乃因為人們更清楚意識到在同一星球上的團結;說是不安,乃因它的過程是在動盪中。

因此,自這變動的世界裡,引起了人類極大的吶喊,而且常是出自焦慮不安,它要求更多的忍耐及自由,更需要正義,在決策及責任上需要更多的分擔,需要持久的和平,並保證為個人及全體人類權利的尊敬。

今日就如同亞西西方濟的時代,那些吶喊是來自貧窮及微小者的心靈,它們是飢餓及所有集中營的壓迫所發出來的聲音;是所有男女遍體鱗傷及尊嚴受到嘲笑中所有承受人類真正的需要,以及對未來世界的秘密。

這便是說何以初期方濟會士們的經驗如此緊緊地吸引著我們。由方濟所建立的弟兄友愛生活在今天來說,可能不是完全在他於第十三世紀所獲得啟發的那種生活,但它們表示出許多相同的特性,及和謙卑的人分享生活,拒絕金錢至上,而找尋一個真正弟兄般的人類團體,對具體及個人性的瞭解及重視,對大自然的尊敬及關照,所有的一切都在和天主人性的親切及活生生的接觸中,獲得整合。

在他自己的時代裡,方濟和教會的長老們、封建制度下的戰鬥、十字軍聖戰、修院院長父權主義及所有統治形式完全斷絕關係。今日,方濟也會走同樣的路線,可能會更積極;出自對福音的忠誠,在現代需要訊息光照下,再次閱讀及了解;出自其天主人性及謙遜的忠實,且在基督內不斷地默觀及表達出來,由這方面的啟示,會協助我們創立一個更為真實的人類弟兄友愛。總括來說,是要我們更尊敬在人類中的天主的肖像。

正如第一傳記所說的,方濟是「另一世界的新人」(薛一82),至於我們,是屬於一個逐漸衰老的時代,它已認識了死亡集中營及發明了原子彈;有時也經驗到懷疑,甚至有時我們會自問:是否會有將來臨的時代。經常性地,懼怕使我們顫抖。在方濟的時代裡,流行著一個故事,人們說「有一隻大野狼,兇猛又使人害怕,牠不但吞食了動物,連人類也不例外,因而所有的人皆在極大恐懼中生活」(小花21)今天,我們更了解了那頭野狼,牠自始便生活在我們中間,牠沒有跑進樹林裡,卻隱藏在我們每一個人及每一人群間,隨時準備著撕裂及吞食人們。那麼,今天誰又能使我們脫離這隻狼呢?那人的確是「來自另一世界的人」。他毫不懼怕地在歷史的道路上勇往邁進,有千千萬萬的弟兄們陪伴著他,而在他們的後面,有一隻被馴服的大野狼,自由地、喜樂地,也隨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