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 聖鮑思高 (St. John Bosco)

慈幼會會祖,主曆一八八一年

文章來源:《聖人傳記》  思高聖經學會 出版

聖鮑斯高是十九世紀的偉人,新法教育家的泰斗,和青年的教導師。主曆一八一五年,聖人生於義國的都靈。二歲喪父,由慈母撫養成人。聖人九歲時,得一奇夢,夢中見一群孩童,互相毆鬥,並出惡言辱罵天主。聖人勸阻無效。突然間,有一位雍容華貴的婦女站在他面前,對他說:「你能把他們爭取過來。拿起你的牧杖,去牧放他們吧!」那時這些兒童都變為猙獰的野獸,隨即又變為馴良的羔羊。鮑斯高恍然大悟。自這時起,他慨然以勸化誤入歧途兒童為己任;先從自己的鄉村著手,為本村兒童講解要理,領他們往教堂彌撒。聖人又頗能揣摩兒童心理,常用各種技術表演娛樂聽眾,融教理與娛樂於一爐。星期日,常有江湖賣藝人在鄉村表演,兒童聚觀;聖人即挺身而出,與他打「對台」。結果聖人「棋高一著」,把觀眾都吸引過來,領他們往聖堂參與彌撒。聖人以自學的方法,學習寫字讀書。十六歲入小修院,但因家貧,無力供應衣服用具,藉眾人捐助,勉強湊成。市長送給他帽子一頂,本堂司鐸送給他一件外衣,某甲送給他一件教袍,某乙送給他一雙鞋子。聖人領受六品聖職後,經長上特准,每星期日召集大批乏人照顧的貧童,講解要理。其時聖若瑟嘉法沙,適在都靈任本堂司鐸,慧眼識英雄,已察知天主將降大任於斯人,勸聖人以全力推進教育兒童的工作。

聖人最初在一所女子收容所任指導司鐸。聖人別出心裁,創立慶禮院。每星期日,兒童群聚一堂,一面聽講要理,一面做有益的娛樂運動。但兒童天性活潑,高聲喧嘩,擾人安寧,事所難免。收容所主人對聖人下逐客令。聖人悄然領兒童他往。鮑斯高的工作不斷發展,除設立補習學校外,復收容無家可歸的貧童和學徒。聖人與其老母共同合作,負責招待他們的食宿;眾人都稱聖人的母親為「瑪加利大媽媽」。聖人見他的計劃成績良佳,決意自辦工廠,給與青年工人以技術訓練。主曆一八五三年,聖人的製鞋和成衣工廠正式成立。工廠成立後,聖人復建成教堂一座,奉聖方濟各撒肋爵為主保。受訓練的人,分兩種:一部份專受技術訓練,日後成為熟練工人;另一部份係未來的幹部人員,日後協助聖人推展教育和傳道工作。聖人的教育方法,在當時說來,堪稱新穎獨特,他對學童異常溫和,從不以懲罰威嚇他們,以自發的方式養成學童自治的習慣。此外,聖人復以講道和寫作宣揚福音。

工作人員的缺乏,是聖人當時最傷腦筋的一個問題,他決定招募一批青年,使他們接受專門的訓練,但是這樣一種核心組織,勢非採用修會的方式不可。不幸,當時義大利仇教勢力異常猖獗,耶穌會士和聖心會士均先後被驅逐出境,原有的修院相繼被政府封閉。聖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異軍突起,別樹一幟,確是一件英勇的舉動。主曆一八五九年,聖人著手創立慈幼會,最初有會士十二位。慈幼會會規蒙教宗庇護九世批准。會務不久迅速發展,一八六三年,會士人數增至三十九位,一八八八年聖人逝世時,人數躍升至七六八位,今日已達數萬,分會遍及普世。誠如福音經上耶穌描述的芥菜,由一粒種籽化成綠葉成蔭的巨樹。我們看到慈幼會的迅速發展,不能不驚嘆天主的奇妙佈置。聖人生前目睹的分會,在美洲者,有廿六座;在歐洲,有三十八座。今日慈幼會的學術事業,自小學中學至大學,範圍遍及工業、農業、各種手藝。傳教及醫藥機構,不計其數,造福人類,實非淺鮮。

聖鮑斯高除創立慈幼會外,復創立女修會一座,定名為母佑會。這兩座修會造就無數男女會士,培育青年的德性和人才,會員人數的眾多,在新創修會中,堪稱首屈一指。此外,聖人復組織在俗信友,為慈幼會的第三會,名為慈幼會輔助會士,協助慈幼會的教育工作。

聖人提倡以勤領聖體,朝拜聖體,熱心恭敬聖母,忠誠服從教宗,為信友虔誠敬主的三大中心任務。他號召會士躬行實踐。聖人暮年,積勞成疾,醫生勸他靜養,但聖人以救靈事業為重,寧以身殉。主曆一八八八年一月三十一日清晨,聖人安逝升天,與其主保聖人,聖方濟各撒肋爵瞻禮相差僅一日。噩耗傳出,都靈全城居民,爭來執紼,生榮死哀,殯禮肅穆隆重。一九三四年列入聖品。聖人被尊為現代青年的宗徒,實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