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 聖良一世(St. Leo the Great)

教宗聖師,主曆四六一年

文章來源:《聖人傳記》  思高聖經學會 出版

聖良一世卓越的才智,豐偉的事業,深邃的學問,在聖教歷史上,堪稱數一數二。所以後世的人,稱他為「大教宗」,以示崇仰之意。聖教會歷任教宗,除聖良一世外,享有「大教宗」的尊號者,僅有二位:一位是聖額我略一世(瞻禮日期:三月十二日),另一位是聖尼各老一世。

聖教會也冊封良一世為教會聖師,因為他的著作,對聖教教義,闡發甚詳,若干部分已列入「日課經」。

聖良生於主曆第四世紀末葉,原居托斯卡尼,但出生地是羅馬。父親昆諦亞諾,是羅馬貴族。聖良晉鐸後,輔佑兩位教宗:聖策肋定一世和息斯篤三世治理教會事務。那時他在教廷的職位,已很重要。聖濟利祿直接與他通信,請示處理教務方針。

主曆四四零年,聖良在高盧調停羅馬武將的爭議,教宗息斯篤三世駕崩,公推聖人繼任。是年九月廿九日,祝聖登極。

那時教會正處於最艱苦的時期的一段時期,內憂外患,交相侵迫。彼肋日和摩尼派的邪說,死灰復燃,納斯多異端遺毒未清。歐帝奇復倡謬說,妄稱基督只含有一個性體,並不兼含天主性和人性雙重性體。

聖良接任後,立即以大刀闊斧的姿態,對各種異端邪說,展開激烈爭鬥。當時,講道的職務,通常由主教擔任。聖人在羅馬教堂講道訓誨信友,他的講道詞,有九十六篇,流傳至今,內容大都關係於博愛、施捨、信友生活、和各端教義(尤其是聖子降生的奧蹟)方面。聖人與各地教會的來往信函,有一百七十三封,現在還保存著;其中一百四十三封是聖良寄給各地教會的,三十封是各地教會寄給他的。這些信函內,聖人對於應付彼肋日和其他各種異端的方針,均有詳細指示。

西班牙主教聖多利波,因波利西拉異端(該異端係瑪尼基派異端和星象學混合的一種邪說)在西班牙肆虐,一部分教士誤入歧途,特向教宗請示處理方針。聖良修書回覆,除據理駁斥該異端外,又將自己在羅馬處理瑪尼基異端的經驗,介紹給聖多利波,並勸他從速召集主教,撲滅邪說。

聖良的書信,措詞堅決,立場嚴明,毫無模稜兩可、拖泥帶水之處。信內的意見不是以個人的身份發表,而是以耶穌在世代表,伯多祿繼任者的地位發表。

聖良對神職者的人選,異常重視。根據耶路撒冷宗主教亞莫斯的記載,聖良曾在聖伯多祿陵墓作四十天的祈禱,請宗徒之長代為求上主赦免他的罪過。四十日後。聖伯多祿顯現給他,說道:「你的罪赦免了,只有一樣罪,還沒有赦,那就是你授與聖職時所犯的疏忽,誤選不適當的人擔任聖職。這些罪天主仍要向你追究。」聖良特在聖教法典增訂條文,規定領受司鐸神品的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考驗,證明確能服從紀律。

主曆四四八年,君士坦丁堡有一個神父,名叫歐帝奇,寫信給教宗,報告納斯多異端在東方死灰復燃。教宗因未明事實真相,就用謹慎的措辭,覆書表示進行調查。四四九年,歐帝奇又寫信給教宗,聲述他自己已被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法來物開除教籍,要求教宗下令准他復職。東羅馬皇帝戴沃多塞二世也袒護歐帝奇,修書請教宗出面干涉。

其時羅馬與君士坦丁堡書信來往,頗費時日。聖良因尚未接獲法來物的報告,不能立即批覆。不久以後,聖良接獲法來物的報告,方知歐帝奇因反對納斯多異端,竟墮入相反的異端,否認基督有雙重性體;東方主教傳訊歐帝奇後,見他執迷不悟,方才下令開除其教籍。

戴沃多塞皇帝為聲援歐帝奇起見,發動召開,出席人員大多數是歐帝奇的朋友,並由歐帝奇最有力的支持者:亞歷山大利亞宗主教狄奧果拉任主席。這宣佈歐帝奇的見解是正確的,譴責法來物。教宗的代表拒絶簽字承認這項不合理的決議。聖法來物飽受異端徒虐待,不久就與世長辭。

聖良獲悉這次的經過詳情,宣佈該通過的一切決議,均屬無效。

兩年後,聖良在加山東召開教會大公會議。出席者,有六百位主教,和教宗的欽使。大會中一致通過,開除歐帝奇教籍,隆重宣佈耶穌「位一性二」的信德道理。 先是聖良於主曆四四九年六月十三日致書法來物,闡述基督兼有天主性和人性雙重性體。這封信,後世稱「信道書信」,最初被狄奧果拉扣住,如今在加山東大公會議中,由教宗欽使宣讀。出席大會的主教,聽了這篇詞意明晰、理論精確的書信,異口同聲地高呼道:「伯多祿藉著良的口在講話。」

東方的異端方告消聲匿跡,教會在西方又遭遇了軍事性的威脅。歐洲大陸局勢混沌,西羅馬皇帝退居萊溫那,萬達王由迦太基進兵直窺羅馬。匈奴王阿提拉揮師西征, 焚燒擄掠,殺人如麻,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故得了「天主的鞭子」的外號。匈奴軍隊,能征慣戰,長驅直入,勢如破竹。主曆四五一年,阿提拉的攻擊在法國受 挫,即移師直逼羅馬。守軍勢孤力弱,只可坐以待斃。

正當阿提拉的雄師浩浩蕩蕩向羅馬城門進發時,突見城門大開,有一批人列隊緩步向前。他們手無寸鐵,長袍寬帶,為首一人,鬚髮俱白,容貌慈祥,雙目有神,令人 肅然起敬。匈奴軍士深感詫異,待這批人走近,方知是基督聖教的教宗,率領隨從,親臨敵營。教宗見了阿提拉,即以嚴正的詞句,斥責他不應嗜殺成性,罪孽深 重,天理難容。阿提拉懾於教宗的聲威,唯唯諾諾,應允即日退兵。羅馬全城生命財產,賴聖良赴湯蹈火,單身會敵,得以保全。

羅馬人民倖免浩劫,不知感恩圖報,仍醉生夢死,我行我素。教宗苦口婆心,善言規勸,聽者藐藐。三年後,兵患又至,萬達王渡海入侵羅馬,守軍倉皇撤退,城陷敵手。幸賴教宗力勸,萬達王允諾保全居民生命,不加殺戮,並嚴禁軍士搶劫焚燒。但是萬達人由羅馬撤退時,擄了大批居民為奴,帶回非洲。

萬達軍隊撤出羅馬後,聖良致力救濟災民,恢復秩序,一面派司鐸往非洲,為俘虜服務。教堂聖器祭衣,在軍事佔領期內,均已散失,教宗籌款補充。聖良的特點是凡事依靠天主,所以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仍能保持鎮靜和毅力,從不灰心失望。

聖良在任廿一年。由於他的辦事公正賢明,貧人和富人,神職人員和在俗信友,羅馬人與外國人,均對他懷有莫大的尊敬和愛戴。

聖良於主曆四六一年十一月十日駕崩,遺骸現供列梵蒂岡大堂內。

聖良才學淵博,著作豐富,尤以闡述聖子降生奧蹟的真諦,是他最大的功績。

主曆一七五四年,教會封聖良為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