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sabaoth ( Heb. :萬軍(之主);軍旅;撒巴特(音譯):整句是 Dominus Deus sabaoth 萬軍之主,彌撒中譯為萬有的天主,表示天主統治天地萬物。

Sabbatarian : (1) 安息日派:基督(耶穌)教派別之一,堅持信守星期六為安息日,如基督複臨安息日會 Seventh-day Adventists 。 (2) 謹守主日派:清教徒之一派,嚴守主日(星期日),禁止娛樂。

Sabbath :安息日;瞻禮七;禮拜六;星期六:根據舊約,天主于六日中創造天地,第七日休息,稱為安息日;猶太教至今仍以星期六為安息日。天主教因紀念耶穌在安息日的次日復活,延後一天為主日(安息日、星期天、禮拜天),而演變成今日國際公認的星期天假日,許多基督教亦認同。 Sabbath 拉丁文稱 Sabbatum 。

Sabbatical :安息日的;安息的:譬如 Sabbatical year 是七年一次的安息年-休假年。

sacerdos ( L :司祭(鐸);神父。同 priest 。

Sacram Unctionem Infirmorum ( L :《病人傅油》憲令:教宗保祿六世所頒( 30.11.1972 )。

sacrament :聖事;聖禮:聖事乃主耶穌親自建立的有形可見的宗教儀式,為把天主的聖寵,經由教會施予領受的人。天主教和東方教會有七件聖事:聖洗、堅振、告解、聖體、聖秩、病人傅油、及婚姻(參閱法典 840-848 )。其他基督教派只承認聖洗、堅信(堅振)或聖體等少數幾件。拉丁文稱作 sacramentum 。

sacrament, minister of the :施行聖事的人;主持聖事的人:一般都由司祭(司鐸、主教)主持。與領受聖事的人或領聖事者相對照。

Sacrament, Most Blessed :聖體聖事:耶穌最後晚餐時,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捨棄的。你們應為紀念我而行此禮。」晚餐以後,耶穌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約。」(路廿二 19-20 )。教會舉行此成聖體禮稱為舉行(作)彌撒或感恩祭。彌撒中的聖體聖事是紀念基督的死亡及復活,是敬禮的巔峰和泉源,是最崇高的聖事-因基督自己兼作奉獻和犧牲(食糧),也是其他聖事及使徒工作的連系中心(法典 897 )。彌撒中祝聖聖體、聖血後,司祭和教友領受此聖餅(聖血)稱為領聖體(聖血);敬禮此聖餅(聖血)稱為朝拜耶穌聖體。

Sacrament of the altar :祭壇(台)之聖事:聖體聖事。

sacramental character :神印;聖印:領受聖洗、堅振、聖秩三聖事時,靈魂獲得不可磨滅的印號。

sacramental grace :聖事的恩佑;聖事的恩寵:基督藉聖事所賦與人的特殊恩寵。

sacramentals : (1) 聖儀;准聖事:聖儀是神聖的記號,因其在某方面摹仿聖事,藉此象徵精神效果,且透過教會的轉禱而獲得(法典 1166 )。如祝聖 consecration 、祝福 blessing 、驅魔(邪)禮 exorcism 等。拉丁文稱作 sacramentalia 。 (2) 聖物:如聖牌 medals 、念珠 Rosary 等。

Sacramentary :聖事手冊;主禮聖事書:乃古代最完備之禮儀手冊,始於六世紀,其中包括舉行彌撒、聖事等禮儀之詳細說明。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又發行新聖事手冊。拉丁文稱作 sacramentarium 。

sacraments, last :臨終聖事:包括告解、病人傅油、臨終聖體等對彌留病人施行的三件聖事。

Sacraments, Sacred Congregation of the :聖事部:教廷部會之一,管理有關聖事之一切事項,由教宗碧嶽十世( St. Pius X )成立於 1908 年,現改為 Congregation for Divine Worship and the Discipline of the Sacraments 敬禮與聖事紀律部。

sacraments, the seven :七件聖事:指聖洗 baptism 、堅振 confirmation 、聖體或感恩 Eucharist 、告解或懺悔 penance 、病人傅油 anointing of the sick 、聖秩 holy orders 、婚姻 matrimony 等七件聖事。

sacrarium ( L. :聖井:(昔日)為了對聖物表示敬意,將洗濯聖物之水及焚毀聖物之灰,投入井中,因形如水井,故稱聖井。同 piscina 。

Sacred College of Cardinals :樞機團:教宗管理教會的主要助手。

Sacred Congregation for Catholic Education :教育部:教廷部會之一,舊名 S. Congregation of Seminaries and Universities 修院暨大學部,管理天主教教育事業。其下分修院司、大學司、中小學司。

Sacred Heart :聖心:通常指耶穌聖心或聖母聖心。一般人認為心為愛情之源,稱耶穌聖心或聖母聖心乃象徵耶穌或聖母對世人之愛。

Sacred Heart of Jesus, devotion to the :耶穌聖心敬禮:心為愛情之象徵,耶穌聖心像,心露於外,繞以茨冠,並有傷痕,上有火焰,表示耶穌對世人之大愛,藉以呼籲世人賠補己罪,並彼此相愛。方式包括:歡度耶穌聖心節,每月首星期五參與彌撒、守聖時、念聖心禱文、念聖心入主家庭等等。

Sacred Heart of Mary, devotion to the :聖母聖心敬禮:聖母瑪利亞聖心像,心露於外,繞以玫瑰,被利刃穿透,上有火焰,象徵聖母與耶穌一同受苦受難,旨在提醒世人,賠補己罪,並彼此相愛。方式包括:歡度聖母無玷聖心節、每月首星期六參與彌撒、念聖母禱文、玫瑰經等等。

sacred image :聖像(相)。詳見 icon 。

Sacred Orders :聖秩;神品;大品:指六品(執事)、司鐸和主教。往昔也包括五品,現已取消。

sacred place :聖所:是按照禮儀書規定,藉奉獻禮或祝福禮定為恭敬天主或殯葬信徒的地方,如聖堂、朝聖地、墓地即是(法典 1205-1243 )。

Sacred Roman Congregations :羅馬聖部:指襄助教宗領導教會的教廷各部(門)。如教義部、教育部、傳信部等。各部名稱詳見本辭典附錄。

Sacred Species :餅、酒形像:已由司祭祝聖為耶穌聖體、聖血的餅、酒形像,詳見 Species, Eucharistic 。

sacrifice :祭獻;祭祀:將犧牲(祭品、供品)由合格司祭獻給天主的最崇高、最隆重的敬神儀式,藉以承 認造物主至高無上的權威。祭獻是透過向神獻禮而與神相接、交往,進而對神表達尊敬、感恩、祈福的行為。中國自古就有祭祖、社祭、祭天等三種祭禮,對發揮孝 道、民間團結、敬天愛人影響深遠。

Sacrifice of Calvary :加爾瓦略山之祭;髑髏之祭:又稱十字架之聖祭 Sacrifice of the Cross 。指耶穌基督在加爾瓦略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自我奉獻,為世人贖罪,連同最後晚餐,形成了新約獨特的、永久的祭祀-涵蓋了舊約的感恩祭、贖罪祭、祭宴,亦即新約的感恩祭-彌撒。

Sacrifice of the Mass :彌撒聖祭:是天主教最崇高之祭禮,基督的聖體聖血在祭壇上經由祝聖而成為真正的祭祀,乃十字架祭祀的重演。教友透過聆聽聖道及參加聖祭,親身參與耶穌基督自我奉獻于天主聖父的大禮。教會初期稱為分餅,西方教會 604 年後始稱彌撒。同 Eucharistic Celebration 。

sacrifice to heaven :祭天:在中國敬天祭祖有四千多年悠久歷史;天指主宰的天,是有位格的至上神。帝王時代只有皇帝才能代表全民主持祭天大典。于斌樞機曾宣導民間首長祭天禮儀,臺灣主教團特編春節彌撒和祭天禮儀經文。

sacrilege :褻瀆;褻聖:指對聖職人員、聖事、聖物之侮辱或冒犯之行為。拉丁文為 sacrilegium 。

sacrilegious Communion :冒領聖體;冒領聖血:明知身有重(大)罪,不合領受聖事條件,而冒然領受聖體、聖血之不敬行為。

sacrilegious confession :冒告解;冒辦告解:告解時故意隱瞞重(大)罪,無意悔改,徒有告解形式,不但罪不得赦,而且罪上加罪-褻瀆聖事之罪。

sacrilegious reception of a sacrament :冒領聖事:不符合領受聖事之重大條件而冒然領受該聖事之行為。如有婚姻無效限制者仍然領受婚姻聖事,即其一例。

sacristan :(聖堂)更衣所管理人;管更衣所的人;管堂的人:管理聖堂、裝飾祭壇、準備祭服等事務的人,通常多由教友擔任。

sacristy :(聖堂)的更衣所;祭衣間:為舉祭者更換祭衣之所。

Sacrosanctum Concilium ( L. :《禮儀》憲章:梵二大公會議( 4.12.1963 )文獻之一。簡稱 SC 。

Sadducees :撒杜塞黨人;撒都該人(基):耶穌時代猶太教教派之一,包括司祭和富有人士,否認死人會復活(路廿 27 ),亦不相信身後之賞罰。

saint :聖者;聖人聖女: (1) 經教會列入聖品 canonization 者。與列入真福品者 Blessed 有別:前者稱「聖」,簡稱 St. 或 S. 。後者稱「真福」,簡稱 Bl. ,或稱「可敬者」,簡稱 Ven. 。參閱 canonization 。 (2) 泛指已在天國之人。 (3) 指享有天主寵愛的人。

Saint Mary Major :聖母大殿:羅馬四大聖殿之一,為教宗立柏( Pope Liberius )于 366 年興建;相傳聖母曾于盛夏降落白雪告訴教宗大殿的輪廓,因此又稱聖母雪地大殿。

Saint Peter's Basilica :聖伯鐸大殿;聖彼得大殿(基):乃世界最大的教堂,與梵蒂岡宮為鄰,相傳大殿原址建在聖伯鐸的墳墓上。四世紀時君士坦丁大帝將原有之小教堂,改建為大教堂;文藝復興時代又重建為現有的大殿;主要設計人有布拉芒特( Donato Bramante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ti )、貝尼尼( Gian L. Bernini )及拉斐爾( Raphael )等。大殿完成於 1626 年,殿中可容五萬人,為世界最大之教堂。

Saint Vicent de Paul Society :聖雲仙(文生)會:天主教教友團體之一,從事精神及物質救濟工作, 1833 年由奧撒南( Frederic Ozanam )創立於巴黎。 1863 年傳入香港。

saints, communion of :諸聖相通(功):指教會所有成員,包括天堂上的、煉獄中的、現世的成員,在天主聖三的生命與幸福中互相依賴、彼此援助。

saints, veneration of :聖人敬禮:指恭敬那些在世效法基督,蒙召升天的基督徒。教會初期開始敬禮聖母和宗徒,後來也敬禮為主舍生的殉道者,逐漸延伸到生活像似基督的聖人,視為基督徒生活的見證和模範。中世紀又借重聖人與天主共融的關係,將聖人當作求恩的物件,發揮諸聖相通功的功效。參閱 veneration 。

Salesians, the :慈幼會(士);鮑斯高會;撒肋爵會:義大利人聖若望.鮑斯高 St. Giovanni Bosco ( 1815-1888 )于 1859 年創立于義國北部杜林( Torino )之男修會。以普及平民教育、救助失學青年為目的。首創青年之家,收留街上流浪之不良少年,設職業學校、孤兒院、並出版優良讀物。 1902 年到中國,在廣東傳教。於香港、澳門、上海、北平等地創設學校、孤兒院、青年中心等。在澳門開辦慈幼印書館。 1951 年來臺灣,在臺北創辦華明書局,在台南設慈幼高工,在屏東潮州接辦少年城。該會全名為 Society of St. Francis de Sales 或稱 Salesian of Don Bosco ,簡稱為 SDB ,舊稱 SS 。

salvation :救恩;救贖;拯救;救世;救靈;得救:指天主聖三救贖人類的事實。是人蒙天主垂愛,是人的自由意志與天主的恩寵合作之成果,也是一種自由愉快的境界。拉丁文稱 salvatio 。

Salvation Army :救世軍:由英國循道會( Methodists )牧師卜維廉( William Booth )於 1865 年在倫敦創立之貧民救濟會。 1878 年該會採用半軍隊化組織,有各級軍官,遂名救世軍。該會除傳揚福音外,並注重各種社會服務。

Salvation history :救恩史:天主拯救人類的歷史,始自創世(創十二 1-3 ),直到世末。

Salvation outside the Church :教會之外的救恩:梵二大公會議的《教會憲 章》中記載:「那些非因自己的過失,尚未認識天主的人,卻透過天主的聖寵而勉力度著正直的生活,天主上智也不會使他們缺少為得救必須的助佑。在他們中所有 的任何真善的成分,教會都視之為接受福音的準備,是天主光照眾人得到生命而賜與的。」( 16 節)。

Salvatorian Fathers :救世主會;救主會: 1881 年義大利人約旦( Franciscus Maria de Cruce Jordan )創立於羅馬之男性傳教修會, 1922 年來中國,在福州地區傳教。 1959 年來臺灣在宜蘭工作。該會全名為 Society of the Divine Savior ,簡稱 S.D.S. 。

Salve Regina ( L. :恭賀母皇歌(經);申爾福歌(經);又聖母經:取自古代特敬聖母禱詞歌的首句; 1135 年左右法國克呂尼( Cluny )隱修院于列隊遊行時開始誦唱。 1218 年起熙篤會每天詠唱。 1239 年教宗國瑞九世( Gregory IX )曾通令每週星期五詠唱。十四世紀全歐各地即普遍誦唱。 1884 年教宗良十三世( Leo XIII )曾規定每日彌撒後跪誦(現已取消)。是流行最廣的聖母歌(經)之一,今日教會在日課的夜禱中仍誦念(唱)。

samaritans :撒瑪黎雅人:被猶太人所敵視的(以色列與外族混血的)撒瑪黎雅人,卻受到耶穌的垂青,向他們顯示自己默西亞的身分(若四 25-26 , 42 )。

Sampietrini ( It. :聖伯鐸大殿維修小組:負責修理伯鐸大殿之技師團體,義大利原文的意思為「聖伯鐸之人 St. Peter's men 」。

Samuel, Books of :撒慕爾紀;撒母耳記(基):舊約史書之一,分上、下兩卷,作者未詳,約成于紀元前 622 年以後。書中記述由民長末期至達味老年為止的重要歷史(紀元前 1070-970 )。依希臘及拉丁通行譯本,將本書上、下與列王紀 Books of Kings 上、下合併,通稱為列王紀,共四卷,為記載以色列歷代君王之正史。

sanatio in radice ( L. :根本補救:使無效的婚姻藉有關主管的賜予,無須重行合意,便能獲得補救,並附帶豁免限制-包括豁免法定儀式,而其法定效力亦追溯已往(參閱法典 1161-1165 )。

sanctification :聖化;成聖。

sanctifying grace :聖化聖寵;寵愛:人靈參與天主的生命、與主合而為一的境界。無(大)罪的靈魂是天主的住所(若十四 23 ),蒙天主寵愛。

sanctity of the Church :教會至聖性;至聖教會。詳見 Mystical Body ( of Christ )。

sanctuary : (1) 聖所:教堂中祭台附近的空間。 (2) 朝聖地;聖地:是教區主教(教長)批准的教堂或聖所,以便信徒前去祈禱、朝聖(法典 1230 );又稱 shrine 。

Sanctus ( L. : (1) 「聖、聖、聖、」頌:彌撒中頌謝詞後的歡呼歌。 (2) 聖人。

Sapiential Books, the :智慧書:舊約歌頌天主及人類智慧的叢書,包括聖詠、箴言、訓道篇、雅歌、智慧篇。

Satan :撒殫(但);魔鬼:罪惡之源,新約經常提起。又名 Devil 。

satisfaction :補贖;贖罪: (1) 用各種措施去賠補因罪惡所招致的對天主之冒犯,包括用各種善工(克苦、齋戒、祈禱、施捨等)去滿全天主之正義要求。 (2) 告解聖事中,司祭對告解者所犯之罪規定應做的補過事項,如誦經、守齋等。

Saturday :星期六。詳見 feria 。

Saviour :救主;救世主:亦即耶穌基督。

Say Mass :作彌撒;舉行彌撒;舉祭;奉獻彌撒:司祭舉行彌撒聖祭。

Scala Santa ( It. :聖階;聖梯:為羅馬拉特朗宮聖堂內的一段臺階,共廿八級,相傳為當年基督被捕受審時所經過的比拉多衙門之臺階,由海倫母后帶到羅馬。現為朝聖目標之一。拉丁文為 Scala Sancta 。

scandal :惡表;壞榜樣;醜聞:能陷人於不義的不良示範。希臘文原字 skandalon 直譯為羅網、陷阱、絆腳石、絆腳之事(瑪五 29-30 ;路十七 1-2 等)。拉丁文稱作 scandalum 。

scapular :聖衣: (1) 原為本篤會修士之工作服,形如長坎肩,後來演變成修會制服。 (2) 部分修會第三會會友(即贊助會員)所佩帶約 1 至 2 吋之長方形布塊以代替會士制服,以便分享該修會的一些神恩。拉丁文稱作 scapularium 。

scapular medal :聖衣聖牌:俗人因佩帶聖衣不便,教宗碧嶽十世( Pius X )於 1910 年特准以固體(如金屬)聖牌代替聖衣。

scapular promise :聖衣特恩;週六特恩:相信經常佩帶加美樂聖母聖衣或聖衣聖牌、潔身自好、念某些經文、善度教友生活者,死時必蒙聖母特別照顧。

Scheut Fathers :聖母聖心會:是 1862 年由比國南懷仁神父( TheophileVerbist, 1823-1898 )創立于比國斯格德 Scheut 的外方傳教會,以在中國傳教為主要目的。 1865 年由創始人南神父率領第一批會士到中國,傳教於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及晉北等地。會士除傳教和興學外,並輔助開墾、改善農民生活等,對開發西北貢獻很大。大陸政權轉移後,於 1956 年來臺灣,接辦臺北華明書局、主持台中聖神修院、創辦臺北光仁中小學等。該會除在中國外,尚在蒙古及非洲等地傳教。該會正式名稱為 Congregatio Immaculati Cordis Mariae ,縮寫為 C.I.C.M. 。英文為 Congregation of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

schism :裂教;宗教分裂;宗派;派別:指有意從教會團體的共融中分離的行為,亦即在領洗後不願服從教宗,或是不願與隸屬教宗的教會成員共融(法典 751 )。希臘文 Schisma 原意為分裂;現指與天主教會之分離、分裂、分立。教會史上最嚴重的兩次分裂是: (1) 十一世紀中葉,因東西羅馬的分治而引起的東西方教會。 (2)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所導致的基督教各派別及英國國教。為了重修舊好,合一運動正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標。

schismatic :裂教人;裂教的:自願與天主教分離的人。

schismatical Church :(分)裂教會;裂教:指與(由)正統教會分離之教會;主要有東方(分)裂教會,即在十一世紀至十五世紀間,因政治原因或個人恩怨,使東歐及西亞一帶之教會與羅馬天主教分離,通稱為東正教會 Orthodox Church 。參閱 Orthodox Church, Eastern 。

schola cantorum ( L. : (1) 唱詩班;唱經班;歌詠團。 (2) 音樂學校:訓練宗教歌曲之音樂學校:教宗怡樂( Pope Hilary )初創此類學校,教宗聖國瑞一世( Pope Gregory, the Great )時始具規模。

scholastic : (1) 士林學派人士;士林學派的;經院派:源自拉丁文 schola ,原本泛指一般學派,後則專指以中古思想為主的學術思想。 (2) (耶穌會在)修院讀書的修士。

Scholasticism :士林哲學;經院哲學:即十一世紀至十六世紀教會所宣導的哲學及神學。其主要研究之問題為信仰與理性間之協調,因多用演繹法,分析精密,迄今仍為天主教神哲學院和大學研究的必修科目。

school :學校:父母應將子女託付給能提供天主教教育的學校,否則,應設法在堂區或其他地區讓子女接受天主教教育。教會有權利創設並管理任何學科、種類和等級的學校和大專學院,信徒亦應盡力協助天主教學校的開創和維持(參閱法典 796-821 )。

Schoolmen :士林哲學家;士林哲學學者: (1) 指中世紀認同教會所宣導的哲學家,以聖道茂聖師為代表。 (2) 指現代學者認同中古世紀思想者。

scientia ( L. ):知識;學問;學術;科學。

Scribes :經師;文士:猶太教中的知識份子,通常被視為法律專家及猶太文化傳統之權威;新約中曾談及經師和法利塞黨人(瑪廿三 1-36 )。

Scripture :聖經:拉丁原文 Scriptura 指書寫,教會初期用以指聖經-新約和舊約。 Scriptures 之前多加 Sacred 。詳見 Bible 。

Scripture, inerrancy of :聖經之無誤性。詳見 inerrancy of the Scripture 。

Scrolls of the Dead Sea :死海書卷;死海抄本:又稱 Qumran Scrolls 古木蘭手抄本。詳見 Dead Sea Scrolls 。

scruples :多疑;疑心病;心窄(病):良心混淆,通常指毫無理由地懷疑自己不能達到道德或信仰之要求而產生之過度疑慮。將無罪看作有罪,或將小罪看作大罪。原字為拉丁文 scrupulous 意即小石:有石在心,坐臥不寧。

scrutiny : (1) 秘密投票:選舉教會高級領袖,如選舉教宗即採取此方式。 (2) 考核禮:領受聖秩及洗禮儀式中之考核禮,其表達方式在主禮人與領受人之間的問答中。

seal :印號(信、章);神印;封(印):指聖洗、堅振、聖秩三聖事,除賦予聖事恩寵外,靈魂上還賦予不會消失的神印或印號。

seal of confession :告解聖事的保密:聽告解司鐸對教友所告之罪有嚴重保密責任,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洩露,就像貼了封條、蓋過印一樣(法典 983 )。

Seat of Wisdom :上智之座:教會對聖母瑪利亞之尊稱;聖母德敘禱文中的一句。

secession Church :分離(裂)的教會。

Second Coming of Christ :基督再(複)臨:聖經中耶穌預許,將於世界末日凱旋地再度降來,審判生者、死者(得前四 16-17 )。希臘文稱作 parousia 。

second order :第二會:因會祖相同、會規類似,而依附某一男修會的修女會;如道明修女會、方濟會修女會等即是。

secret : (1) 奉獻經;獻禮經:在彌撒聖祭部分開始時,主祭者先接受餅、酒及其它禮品,放置祭台中央後,向上主所誦念之祝文。 Secret 字,原為拉丁文 secreta ,兼有秘密或分開之意,舊譯秘禱經,今稱 oratio super oblata ,譯為獻禮經。 (2) 秘密:對不應揭露之事(隱私)應予保密。

secret marriage :秘密結婚:有重大而迫切的理由,教區教長可允許秘密結婚(參閱法典 1130-1133 )。

Secretariate of State :教廷國務院:處理教廷與其他國家事務之機構,始於十五世紀。

secular : (1) 世界;世俗:與精神相對照。 (2) 世俗人;在俗教友;平信徒:與聖職人員相對照。

secular clergy :教區司鐸;教區神父;在俗司鐸(神父);教區聖職人員:天主教會中,司鐸分為兩種: (1) 加入修會者,稱修(入)會司鐸,或在會司鐸 regular clergy 。 (2) 不加入修會而(必)加入教區者,稱教區司鐸或在俗司鐸 secular clergy 。

secular institutes :俗世會;教友傳教團體;在俗傳教團體:指男女教友在世俗中,經由誓願或承諾信守福音勸諭,從事使徒工作的團體。于 1947 年由教宗碧嶽十二世批准。新法典( 710-730 )也予以正式承認及定位。

secularism :世俗主義;現世主義:生活于現世,排除天主及宗教影響之主義。在神學意義上,指漠視造物主對世界的影響力,進而排斥天主降生人間、救贖人類的美意。

secularization : (1) 還俗:指聖職人員及會士之還俗。 (2) 世俗化。

sede impedita ( L. ):受阻;(主教)牧座障礙。詳見 see, impeded 。

sede vacante ( L. ):出缺;(主教)牧座出缺。詳見 see, vacant 。

Sedes Sapientiae ( L. ):上智之座:指聖母,為聖母禱文所引用。

see, episcopal :牧座;主教座;教區:主教所轄之區域及許可權。如臺北總主教,大臺北地區和宜蘭縣即為其牧座。

See, Holy :聖座;宗座:教宗所轄之區域及許可權-全球的天主教會。又稱 See, Apostolic 。參閱 Curia, Roman 。

see, impeded :受阻;(主教)牧座障礙;(主教)職權障礙:指教區主教因被囚、放逐、充軍或因無能力,完全無法在教區內行使牧靈職務,包括通信在內(法典 412 )。 Sede 原意為座位,引伸為(教區)職權。拉丁文稱作 sede impedita 。

see, vacant :出缺;主教牧座出缺:指主教因死亡、調任、辭職、免職時,主教席位即告出缺(法典 416 )。 Sede 原意指座位,引伸為(教區)職權。拉丁文稱作 sede vacante 。教宗也能因死亡或辭職而出缺。

self-denial :克己;棄絕自己。

self-love :私愛;自私的愛。

seminarian :修生;修士:修(道)院中之學生,通常指有意作聖職人員者。 (1) 小修生(士):在小修院攻讀的修生,相當中學程度;稱為小修生(士) minor seminarian 。 (2) 大修士:在大修院攻讀神哲學的修士,相當大學程度;稱為大修士 major seminarian 。

Seminaries and Universities, Sacred Congregation of :教育(聖)部:詳見 Congregation for Catholic Education.

seminary ( L. ):修道院;修院;神哲學院:訓練未來聖職人員之機構,依年齡和教育程度有大小修院之別。

sententiae, ferendae ( L. ):待科罰。詳見 poena ferendae sententiae 。

sententiae, latae ( L. ):自科罰:詳見 poena latae sententiae 。

separated brethren :分袂弟兄;離異弟兄:指所有信仰基督之非天主教人士。包括基督教、東正教。大家正嘗試合一,目前都承認天主為萬民之父、基督為普世兄長。

separation of the spouse :夫妻分離:包括婚姻之解除和分居。 (1) 解除:某些婚約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教會可以解除;然而,男女基督徒間的「完成而既遂」之有效婚姻,除死亡外,任何人間權力,或任何原因,皆不得解除。 (2) 分居:夫妻有同居之權利和義務,但有合法理由者,可免除之-亦即允許有條件的分居(參閱法典 1141-1155 )。

Septuagesima ( L. ):七旬主日;七旬日:拉丁文原文為第七十天,在聖灰禮儀前的第三周,是準備封齋期的時段;新禮儀中已被取消。

Septuagint ( Gr. :七十賢士譯本:聖經舊約希臘文譯本。相傳紀元前 250-100 年間,七十二位學者在埃及亞歷山大城( Alexanderia )將舊約由希伯來文譯為希臘文,為教會初期所用之聖經,簡稱 LXX ,即羅馬字的七十。

Sequence :繼抒詠;隨屬經;延續詞:彌撒中在答唱詠 Responsory ,亦即舊稱升階經 Gradual 後所加之詩歌,始於十世紀。初為阿肋路亞的尾歌,後演變成獨立的詩歌。十二世紀為最盛時期,多至五千首。十六世紀教宗碧嶽五世加以簡化,現僅存三首,只在復活節、聖神降臨節、聖體聖血節時誦念(唱)。

Seraphic Doctor :熾愛天使聖師:指聖文德(或文都辣) St. Bonaventura ( 1221-1274 )的美號,這位十三世紀的方濟會士乃著名的思想家,強調愛德之重要:人若不愛天主,便不能真正認識天主,因而被尊稱為熾愛天使聖師。

Seraphim :熾愛天使;賽拉芬天使;色辣芬;撒拉弗:為九品天使之一,侍立天主左右,歌頌讚美天主,高呼聖、聖、聖(依六 2-6 )。此語出自希伯來文 rarap ,意為熾熱如火。詳見 Choirs of Angels 。

sermon : (1) 講道;宣講聖道。 (2) 講道詞;證道詞:彌撒中福音後之講道;現在稱 homily 。

Sermon on the Mount :山上聖訓;山中聖訓;山中寶訓;真福八端;天國憲章:指耶穌在山中的講道,其內容包括福音精神之精華,指出到達真正幸福之八端道路:甘貧樂道、哀慟憂傷、溫和善良、渴慕義德、惻隱之心、心地純潔、締造和平、為義受難(瑪五 1-12 )。要人擺脫世物,在天父慈愛照顧下,彼此友愛互助。參閱 beatitudes 。

sermones ( L. ):講道集。

Serra Club :聖召聯誼會;培聖聯誼會: 1938 年成立於美國之教友組織,以推動聖召為目的。稱 Serra 為紀念 Junipero Serra 神父( 1713-1784 )-美國加州著名的方濟會傳教士。 1960 年在香港成立分會,稱培聖聯誼會;在台亦成立分會。 Serra Club 又稱 Serra International 。

server :輔祭:彌撒及其它宗教儀式中之輔助者。過去一向為男性,並多為幼童,故又稱為輔祭兒童 Altar boy ,現在女性亦可輔祭。

service, religious :宗教儀式。

servile work :勞力(苦)工作:指主日及教會法定節日,應從事恭敬天主及休閒活動,禁止某些工作,亦即勞力(苦)工作。所謂勞力工作,就是從前奴隸所作的工作,故稱 servile works ;而自由人所作的工作,如寫字、繪畫、讀書等均不禁止;但若為了愛德或重大不便,則不禁止勞力工作。參閱 rest from servile works 停止勞力工作。

Servus Servorum Dei ( L. ):天主僕中之僕;天主眾僕之僕:教宗之謙稱,尤其在通諭上經常出現。教宗聖國瑞( St. Gregory, the Great )於 595 年首次用此稱呼。英文稱 the servant of the servants of God 。

seven deadly sins :七罪宗。詳見 sins, capital 。

Seven Last Words :臨終七言;架上七言:耶穌去世前在十字架上,最後所說的七句話: (1) 父啊!寬赦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路廿三 34 )。 (2) 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裏(路廿三 43 )。 (3) 女人,請看,你的兒子!請看,你的母親(若十九 26-27 )。 (4) 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禰為甚麼捨棄了我(瑪廿七 46 )? (5) 我渴(若十九 28 )。 (6) 完成了(若十九 30 )。 (7) 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禰手中(路廿三 46 )。

Seven Sorrows of Our Lady :聖母七苦:指聖母一生所受之七種巨大痛苦;傳統之聖母七苦經文如下: (1) 聞西默盎,預言吾主,受難之狀,聖母一苦。 (2) 王黑落德,心生惡計,謀弒吾主,聖母二苦。 (3) 京都瞻禮,行歸在路,不見吾主,聖母三苦。 (4) 主負十字,重壓跌僕,苦街相遇,聖母四苦。 (5) 見舉聖架,通體全傷,七言而終,聖母五苦。 (6) 吾主聖軀,二聖取下,白布敬殮,聖母六苦。 (7) 聖身已葬,石板蓋墓,憂悶回府,聖母七苦。紀念聖母七苦的節日始自 1668 年;于 1817 年教宗碧嶽七世( Pius VII )訂為普世聖教會之節日,於每年九月十五日紀念。

Seventh day Adventists :安息日會;複臨安息日派;基督複臨安息日會:基督教之一派。固守週六為安息日;生活嚴謹,禁酒禁煙;相信世界末日時善人復活與主共用永生;惡人靈魂被毀滅,不信有地獄。

Sexagesima ( L. ):六旬主日:拉丁原文指第六十天,在聖灰禮儀前的第二周,是準備封齋期的時段;新禮儀中已被廢除。

Sext ( L. ):午時經:日課中規定正午時所誦念之經文。拉丁原文意為第六(時辰),換算現在時間是中午十二時。參閱 Breviary 。

Shaker :震教徒;信徒會: 1747 年源於英國之基督教派,主張共有財產,強調獨身,以舞蹈為敬禮上帝方式之一,故名震教徒,又俗稱 Shaking Quakers ,但與 Quaker 貴格會不同;原名為信徒會 Society of Believers 。

shalom ( Heb. ):平安;和平;救恩:以色列的問候語。

shared time :分得時間;分配時間:指美國堂區在不影響正課情況下,找出時間,為在公立學校就讀的學童安排宗教課,以便達到全人教育目標。

sharing of merits :善功相通;相通功:基督徒同為基督肢體,因此他們的善功也彼此相通、共用。

Sheol :地獄。見 Hell 。

Shepherd, Good :善牧:指基督。

Shepherd of Hermas :神牧啟示錄:作者為赫而馬,約生於第二世紀。

shrine : (1) 聖髑龕;聖髑箱:存放聖人遺骸之容器。 (2) 聖地;朝聖地。詳見 sanctuary 。 (3) 靈位;朝聖地或其他供奉聖髑、聖像處。

Shroud, Holy :聖殮布:耶穌聖屍所用之殮布。現存于義大利都林主教座堂中者,相傳即為包裹耶穌的(長約十四英尺之)殮布,因為上面印著模糊的被釘者的全身肖像, 1898 年開始接受科學家考證殮布的真偽。至今尚無定論,教會靜觀其變。但私人敬禮絡繹不絕。

sick call :訪問病人:尤指神父訪問病人、聽告解、送聖體、行病人傅油禮等。

sign of the cross, to make the :畫(請)十字聖號;畫十字;請聖號:十字聖號表示基督徒基本信仰之記號,因為十字乃耶穌死而復活之標幟。畫十字聖號之方式如下: (1) 小聖號:用右手姆指在額頭、口唇上及胸前各畫三個小十字,其過程是:以十字聖架號-在額頭上畫十字,天主我等主-在口唇上畫十字,救我等於我仇-在胸前畫十字。彌撒中福音前畫此聖號。 (2) 大聖號:用右手由額頭至胸,再由左肩至右肩,畫一個大十字,其過程是:因父及子-用右手由額頭轉到胸口,及聖神之名-再由左肩轉到右肩,阿們。一般祈禱前後多畫此聖號。 (3) 有時大、小聖號合用,先畫小聖號,再畫大聖號。 (4) 神父祝福或降福時,面向會眾用右手畫一大十字,又稱 bless ,主教和教宗祝福時則畫三個大十字。

Signatura Apostolica ( L. ):宗座聖璽最高法院:乃天主教最高法院,審理天主教法典所列之案件,並平息教會機關之間的爭端。

signs of the times :時代的訊號;時兆:天主的聖意,透過不同時代,在宇宙萬物和人類歷史的變遷中顯示出來。

Silent Church :沉默教會;蒙難教會。參閱 Church of Silence 。

simony :買賣聖職或聖物;販賣聖事:宗徒大事錄記載,巫人西滿 Simon ,企圖購買聖權被聖伯鐸嚴辭拒絕,此罪行因而得名(宗八 17-24 )。

sin :罪;罪惡;罪過;過(缺)失:指違反良心判斷的行為,亦即明知故犯天主的誡命,亦即違反天意之思想或行為。拉丁文稱作 culpa 或 peccatum 。參閱 guilt 。

sin, grave :大罪;重罪;死罪:在嚴重事項上明知故犯天主的誡命,因犯罪者自絕於天主之寵愛,與天主為敵,形同自殺,故又稱作死罪。

sin, mortal :大罪。詳見 sin, grave 。

sin, occasion of :犯罪的機會:某些外在環境(人、地、事、物)能製造犯罪的傾向和機會,譬如在花街柳巷閒逛,難免不起淫念、失去理性,而犯下罪過。所以世人應盡力避免犯罪機會,以免陷入誘惑。

sin, original :原罪: (1) 指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所犯背叛天主之罪。 (2) 指原罪對原祖後裔之遺害,詳見 original sin 。

sin, personal :本罪;己罪:指個人違反自然律或神律的行為,由本(個)人負責。與原罪 sin, original 有別,因為原罪直接由始祖亞當與夏娃負責。

sin, venial :小罪:在小事上違反天主的誡命,或雖在大事上,但並不太明瞭、或並非完全故意的違反天意,因此並未自絕於天主,故易於獲得赦免。

sin against Holy Spirit :違反天主聖神的罪:是不可寬恕之罪(瑪十二 31-32 )。耶穌治好了又瞎又啞的人後,硬心腸的法利塞人,不歸功於天主,卻將此聖神的善行歸功於惡魔(谷三 23-30 )。此罪不得赦的原故,是因犯罪的人,立意不看真理,缺少了得赦必具的痛悔條件。聖思定解釋為「拒絕天主,至死不悔改者」,就是說,罪人若無心悔改,天主就無法寬恕他。

sin that cry to Heaven for vengeance :呼籲上天懲罰的罪;招天怒之罪:如任意殺人、欺壓孤兒寡婦、剝削勞工等不義之罪,有時會招致天主立即的懲罰。

sinner :罪人:有罪過的人,就是犯了罪的人。

sins, capital :七罪宗;罪源:各種罪惡的源頭,可歸納為七項,即驕傲 pride 、慳吝 covetousness/avarice 、迷色 lust 、貪饕 gluttony 、嫉妒 envy 、忿怒 anger 、懶惰 sloth 。又稱七死罪 deadly sins, seven 。

Sion :熙雍山: (1) 耶路撒冷的同義字。 (2) 指以色列國家。 (3) 基督徒也泛指天主的家人(家眷)。

Sirach, Book of :息辣書;德訓篇;教會經典:舊約智慧書之一,勸人應以敬畏上主為生活的準則,並以守法為獲得幸福的基礎。

Sister :修女;女修會之會員:矢發簡式三願的女士,最普遍之稱呼為修女,但部分地區亦稱為姆姆,修姆,姑姑,姑,姑奶奶,小妹妹,姑娘,修道等。簡稱 Sr. 。與矢發盛式三願的女士 nun 相對照,但分別不大。詳見 nun 。

Sistine Chapel :西斯丁小聖堂:由教宗 Sistine 西斯丁(思道)四世於 1473 年所興建,故以教宗名稱之,是梵蒂岡宮主要聖堂之一,堂內牆壁和天花板所有壁畫皆為米開朗基羅所繪製;於 2000 禧年整修一新。選舉教宗即在此舉行。

Situation Ethics :情況倫理;場合倫理:主張人在具體情況中,憑良心做事即可(稱為善行)。

slavery :奴隸:將人視同物品,歸為己有、為所欲為,乃人間悲劇。古時勝(強)者為王,敗(弱)者為奴,時有所聞。十五世紀葡萄牙發現非洲西海岸後,黑奴的淒慘命運更令人髮指。經過教宗良十三世的呼籲和各界的響應,迫使各國領袖在 1890 年的布魯塞爾 Brussels 國際會議中,正式廢止黑奴交易。今日黑社會秘密販賣人口現象也屢見不鮮,可謂另類奴隸。

slander :中傷;譭謗:違反正義和仁愛的罪行。

sloth :懶惰:厭惡精神事物-天主的法律,是七罪宗之一。詳見 sins, capital 。

social justice :社會公理;社會正義。

socialism :社會主義:指各種社會思想付諸行動的政治性運動的總稱。是工業革命的後遺症:反對資本主義及自由市場導致的不義、貧富不均和痛苦。 1914-1918 年間幾乎與馬克思主義同義;迄今又分成共產、修正、自由民主等三派。

Societas Missionaria de Bethlehem ( L. ):白冷外方傳教會:簡稱 S.M.B ,英文稱 Society of Bethlehem Missionaries 。 .

Societas Verbi Divini ( L. ):聖言會:是一個國際性的新興傳教修會,由德籍真福楊生神父 Bl. Arnold Janssen 于 1875 年所創立,很快就分佈於全球,會士服務於臺北的輔大以及台港的堂區。簡稱 S.V.D. ,英文稱 Society of the Divine Word 。其姐妹會為聖神婢女會 Missionary Sisters Servants of the Holy Spirit ,簡稱 SSpS 。

society of apostolic life :使徒生活團:此(獻身生活之外的)團體的成員雖然不矢發修會聖願,卻追求團體的本有使徒目的,共度手足般共融生活;並依照本有的生活方式,經由團規而追求完美的愛德(參閱法典 731-746 )。

Society of Jesus :耶穌會:由聖納爵.羅耀拉 St. Ignatius de Loyola 于 1540 年所創立,從事教育文化、外方傳教、大眾傳播、社會 … 等工作。俗稱 Jesuits 。

sodality of Our Lady : (1) 聖母會: 1563 年由耶穌會神父洛尼( John Leunis )創立於羅馬之教友組織,英文簡稱為 Sodality ;現已改名為基督生活團。 (2) 男修會中有聖母小昆仲會 Marist Brothers ,亦簡稱為聖母會。

sola fide ( L. ):唯信:馬丁.路德名言:只靠信仰-接受基督為主即可成義,不靠個人之守法善行。英文稱作 through faith alone 。

sola gratia ( L. ):唯恩:馬丁.路德名言:只靠天主的恩寵即可成義,不需個人之善行。英文稱作 through grace alone 。

soldier of Christ :耶穌的勇兵;基督勇兵;基督勇士:指教友為了信仰,應不懼一切,奮勇抵抗魔鬼、肉欲、世俗三仇。堅振聖事可助一臂之力。

Solemn Mass :大禮彌撒;莊嚴彌撒;盛式彌撒:昔日主祭者與教友唱和之彌撒,並有聖職人士襄祭,又稱為大禮歌唱彌撒,或五、六品大彌撒。

Solemnes :索來(列)木:法國本篤會會院,以保存、發展教會之國瑞聖歌著稱。

Soli Deo Gloria ( L. ):光榮只歸於主;榮耀只歸於天主。

Sollicitudo Rei Socialis ( L. ):《社會事務的關懷》通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頒( 30.12.1987 )。

Solomon :撒羅滿;所羅門:達味之子、以色列國王,又稱智慧之王。

Sommo Pontefice ( It. ):大司祭。詳見 High Priest 。

Son, the :聖子;天主聖子;子:三位一體天主的第二位。拉丁文為 Filius ,昔日音譯為「費略」,今已不用。

Son of God :天主子;天主聖子;神之子;上帝之子: (1) 三位一體天主的第二位。 (2) 耶穌基督,降生成人之天主第二位。 (3) 天使(約一 6 );先知;預言者;帝王等。 (4) 救世主耶穌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成為天主的子女 son of God (迦四 6-7 )。

Son of Man :人子:新約中耶穌自稱人子。意指: (1) 判官(瑪廿四 30-31 )。 (2) 世人的弟兄(瑪廿五 31-46 )。

Song of Songs :雅歌:舊約聖經中之一部,以詩歌方式描述天人之間的愛。

Sophonias, Book of :索福尼亞書;西番雅書(基):舊約先知書之一,完成於西元前七世紀,明言天主的正義不會寬恕叛逆的百姓。也可寫成 Zephaniah 。

Sorrowful Mysteries :痛苦五端奧跡:玫瑰經中紀念耶穌受難的五端事蹟。五端為: (1) 耶穌山園祈禱。 (2) 耶穌受鞭打。 (3) 耶穌受茨冠之苦辱。 (4) 耶穌背十字架上山。 (5) 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參閱 corona 或 Rosary 。

soteriology :救贖論:有關耶穌救贖之神學理論。

soul :靈魂;魂;心靈:人由靈魂和肉體所組成;而靈魂是人生命的主因(人性的來源),具有理智、意志、記憶等功能。

soul, immortality of the :靈魂不滅:指人死後,其自我意識的靈魂繼續存在於不滅的狀況。

soul, intellectual :靈魂;理性之魂:指靈魂使人擁有理性、人格。唯獨人具備生魂、覺魂和靈魂。「魂」字乃士林哲學用語。

soul, sensitive :覺魂;感覺之魂:指動物之魂,動物有生魂和覺魂,但無靈魂;為士林哲學用語。

soul, vegetative :生魂;生命之魂:指植物之魂,植物只有生魂;為士林哲學用語。

souls, in purgatory :煉獄靈魂;煉靈:那些沒有重罪或重罪已得赦免,但因有小罪或罪罰尚未解除的人,死後需經過煉淨-稱他們為煉靈,等煉淨俱備必要聖德後方能升天。

soutane ( Fr. :(司鐸)長袍;道袍:聖職人員所穿之西式長袍;通常採用黑白二色;此字為法文,英文為 cassock 。

speaking in tongues :說異語;說方言:(聖神)神恩之一(格前十二 28 )。

speciali modo ( L. ):特殊方式:指教廷保留的重要案件的術語。

specialissimo modo ( L. ):最特殊方式:指教廷保留的最重要案件的術語。

Species, Eucharistic :聖體之(餅、酒)形像:祝聖後之面餅成為耶穌聖體,葡萄酒成為耶穌聖血,但外表的餅、酒形像依舊。又稱 Sacred Species 。

spes ( L. ): (1) 望德:渴望得到天主,並相信天主必會協助,是三超德之一,稱為望德( spes / hope )。其他二德是信德( fides / faith )、愛德( caritas / charity )。 (2) 希望。

spirit : (1) 精神;精神體。 (2) 鬼神。 (3) 心靈;個人的心智。 (4) 靈魂。

Spirit, Holy :聖神;聖靈;天主第三位:聖父、聖子、聖神是三位一體的天主,而聖神是三位一體天主的第三位。同 Holy Ghost 。

spiritism :通靈術(論);降神術;招魂術:與相識的死者溝通,如臺灣之乩童,使亡魂附體而與活人交談。魔鬼有此能耐。

spirits, discernment of :辨別神類:清楚指出一些善神(天主或天使)與惡神(魔鬼)的行動特徵,是靈修術語。聖羅耀拉.納爵對此很有經驗。其心理過程是:由外在經驗、感受去瞭解事物,透過反省、審斷就採取行動。

spiritual being :神體;精神體:任何有神性的個體;如天主、天神、靈魂等。

spiritual bouquet :神花:教友為某(些)人祈求某種恩惠所作的善行,如祈禱、克苦、捐獻等,猶如一束鮮花獻給天主希望獲得所求;通常將善行之專案及次數寫在卡片上,送給上述的受惠者。

spiritual direction :靈(神)修指導。

spiritual dryness :神枯:表示對天主、宗教事務失去興趣,感覺枯燥無味。

spiritual exercises : (1) 神操:一如士兵之操練,特別指耶穌會會祖聖納爵於 1541 年所寫結構嚴謹的全套靈修生活操練法,亦稱聖納爵神操。 (2) 避靜;退省:經由默想、反省、閱讀、祈禱等練習,藉以增進自己的精神生活。 (3) 神工;熱心功課。

spiritual life :精神生活;靈(神)修生活;宗教生活:以別於物質的超性生活。

spiritual practice :神工;熱心功課;神業:教徒當遵守或奉行的宗教教規或儀式。

spiritual reading :精神讀物;靈修讀物:精神讀物可增進個人的祈禱精神,以充實其超性生活。最佳讀物首推聖經尤其是記載耶穌言行的新經。

spiritual theology :神修學;有關靈修之神學:即解釋如何善度宗教生活。

spiritual works of mercy :靈性哀矜;精神性的施捨:以祈禱、善行或勸言幫助別人,亦即靈性的施捨。詳見 works of mercy, spiritual 。

spirituality 靈修:指協助人修持身心,以到達人性所嚮往的終極圓滿境界。其基本信念正如《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落實在《大學》之「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上。

sponsor : (1) 代父母;陪伴者:準備領受洗禮或領堅振者,當請已領受過此聖事之虔誠教友為代父母、陪伴者,作為楷模和監護人。在中國男性請代父,女性請代母。又稱 godparent 。 (2) 贊助人。

Spouse, the chaste :淨配:指未圓房之夫妻。天主教專指聖母與聖若瑟的婚姻關係為淨配。

Stabat Mater ( L. ):「聖子高懸十字架上」歌:乃拉丁文歌曲之首句, Stabat Mater dolorosa 原意「站立的痛苦聖母」,描寫聖母站在十字架旁之痛苦心情。多數史學家謂方濟會士雅各包乃( Jacopone da Tobi 1230-1306 )為作者。

stability, oath ( vow ) of :恒心願;固定願:會士在修會中所矢發的終身不渝之誓願。

state of grace :聖寵的境界(狀態);蒙受恩寵的境界:是指靈魂上沒有大罪的狀態,蒙受天主之特殊眷愛。

State of the Church :教廷:天主教教宗所在地,亦稱 Vatican City 或 Holy See ,通稱梵蒂岡。

stational churches ( days ):定期聚會;集合站聖堂:往昔羅馬教友和聖職人員,與其主教在特定日期集會祈禱的教堂。

Stations of the Cross :十字架苦路;十四處苦路:在天主教教堂內(或它處)懸掛或擺設之十四處苦路像,描繪耶穌身背十字架,走向加爾瓦略山途中所經歷的事蹟。有些堂區加上第十五處-耶穌復活,為苦路的終極目標畫上了完美的句點。

statute :法令;規章。

Stella Matutina ( L. ):曉明之星:聖母禱文中之一句,指聖母為曉明之星,為人類帶來得救的曙光。

sterilization :絕育手術。

stigmata ( L. ):五傷:與耶穌受難時釘痕相似的記號,曾在(亞西西 Assisi )聖方濟及其他人身上出現過。拉丁文 stigma ,原意指傷痕、印記。

stipend, Mass :彌撒獻儀:請司祭(神父、主教)為某特別意向奉獻彌撒時,所致送的獻儀,通常是現金。是教友支持教會的表示,聖保祿曾提出牧羊人有權吃羊奶的理論根據(格前九 7 )。

stock :聖油盒。詳見 oil stock 。

stole :領帶:聖職人員執行宗教儀式時,佩於頸間約長 80 吋之絲帶(圍巾),加在白衣之外,象徵神權。拉丁文稱作 stola 。

stole fees :禮儀謝金;謝禮;規費:聖職人員除奉獻彌撒外,因舉行聖事或聖儀所應得之獻儀,如證婚、喪葬、施行祝福等宗教儀式。參閱 stipend, Mass 。

stoup :聖水池:貯存聖水的水池,置於教堂入口處;教友進入教堂時,以手指沾聖水,而後畫十字以紀念所領受的洗禮,並求內心之清潔。

striking the breast :搥胸:古教時猶太人為表達謙虛、悔罪、難過而捶胸,今日信友在念「懺悔詞」時,亦捶胸以示悔罪之意。

stripping the altar :清理祭台;撤除祭台裝飾:聖週四(建立聖體日)晚間彌撒結束後,將祭臺上的一切物品全部撤除,以表示基督被捕後所呈現的荒涼景像。是仿效古時教會的作法。

stylite :柱頭(頂)隱修者:聖西莫盎 (Simeon Stylites 391-459) 在 60 呎高柱上苦修 30 年,向人宣講耶穌道理、說先知話,曾感化多人歸主。中東曾有少數人取法。

Sub Tuum Praesidium ( L. ):「接受你的保護」經:約在西元 200-300 年寫成,強調聖母轉禱的功效,中譯全文是:「天主聖母,我們投奔到你台前,接受你的保護。請勿嫌棄所求。若遭遇急難或危險時,懇請救援我們」。

Subdeacon :五品;副助祭:天主教聖職原先分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及七品。現在一、三、五品取消,只保留讀經員(從前之二品)、輔祭(四品)、執事(六品)、司祭(七品)。

Submersion :浸水式洗禮。

substance : (1) 主體;自立體;物質。 (2) 本質。 (3) 要義;真義。 (4) 個體。

subtilty :神透。同 subtlety 。

subtlety :神透:可透過物質障礙,乃肉身復活後四大奇恩之一,又稱 subtilty 或 spirituality 。其他三奇恩是:神光、神速,神健(格前十五 42 - 44 )。參閱 brightness 。

suffering servant :受苦的僕人:指基督(依四十九)。

suffragan :輔助的;副的:通常稱 suffragan bishop ,指在同一教省內除總主教外的其他主教。詳見 bishop, suffragan 。

suffrage : (1) 為煉靈代禱;求聖人轉禱;代行善工。 (2) 選舉;投票。 (3) 投票同意。

suicide :自殺;自我摧殘:生命乃天主所賜,人不能自我了結。

Summa ( L. ): (1) 神學集成: Summa Theologica 之慣用簡稱。 (2) 大綱;大全。

Summa contra Gentiles ( L. ):護教大全(集成);哲學大全:聖道茂.亞奎那著。

Summa Theologica ( L. ):神學集成;神學大全:聖道茂.亞奎那所著,其模式為先設難、後解答,是教會內很完備的一部神學巨著。簡稱 S. Th. 。

Sunday :主日;星期日;禮拜天(基):主日表示恭敬天主的日子,禮拜天表示崇拜上帝的日子。該日被視為崇拜、休息、體驗天主永恆之愛的日子。 Sunday 出自古代西方之太陽日,同 Dominica 或 Lord's day 。

Sunday Law :主日法令:天主教四規中的第一條,規定凡受過洗之教友,主日(及耶誕節)應赴教堂參加彌撒,也叫守主日。

Sunday school :主日學(校);主日要理班:工商忙碌社會中的教友兒童,在平日沒有時間,只好在主日天,專為他們開班講授宗教教義。

Sunday Service :主日宗教儀式;主日服務: (1) 天主教通常指彌撒。 (2) 在基督教通常指禮拜。

Sung Mass :歌唱彌撒;大禮彌撒:彌撒中經文以歌唱方式唱出,以示隆重。

supererogation :額外的付出;誡命以外的付出:指男女修會的成員(以及一些熱心的基督徒)除嚴守十誡外,更額外信守的福音勸諭,即貧窮、貞潔及服從三聖願。

superior :上司;長上;會長;院長:修會上司可分: general superior 總會長, provincial superior 省會長, local superior 地方(會)院長。

superior, ecclesiastical :神長:職掌教會團體事務的聖職人員,通常也稱上司或長上。

superior, general :總會長;總長:職掌某修會全會會務者。

superior, local :修會之地方(會)院長:職掌修會之基層團體-會院者。

superior, major :高級上司(長上):職掌修會會省以上會務者。

superior, minor :地方上司(長上):職掌修會會省以下會務者。

superior, provincial :修會之省會長;省長;區會長:某修會依其人數之多寡或地區之特性,將某些會院劃為一個會省之負責人。

supernatural :超性;超自然;超本性;神奇的;超自然能力的;超性的:超越本性、在本性之上的。

supernatural gift :超性神恩:包括經由洗禮獲得天主的寵愛-聖化恩寵,使人瞭解並願意克制私欲,接近天主。

supernatural life : (1) 超性生活;超自然的生活。 (2) 超性生命:指宗教靈修方面的生活,亦指來世的生命。

supernatural order :超性界;超自然界。

supernatural virtues :超性之德;超性德能:超越本性之德行,如信、望、愛三德。參閱 infused 或 theological virtues 。

superstition :迷信:敬神方式不當,或將受造物當真神來敬拜,包括: (1) 面對未知、陌生或神秘事物的本能恐懼而有的非理性反應。 (2) 對巫術、占卜、命運、偉人 … 之信仰或崇拜。

superstitious practice :迷信舉動;迷信行為;迷信習慣。

supplied ceremony :補禮:主禮者若對某種舉行過的(聖事)儀式之有效性存疑,或懷疑應舉行的宗教儀式並未舉行時,為慎重起見,再作一次,謂之補禮,如補行洗禮、補行婚配禮等。

support of the Church :支持教會:以各種捐獻支持教會的經費。教會四規中第四條明文規定教友當量力幫助教會的經費。不少基督徒將收入所得捐獻十分之一。詳見 tithe 。

surplice :小白衣:聖職人員或教友參加宗教儀式時,所穿的短小之白色衣服。

surrogate motherhood :代(理)孕母職。

suspens :停職罰:禁止聖職人員全部或局部的聖職行為、治理行為以及與公職相連之權利(法典 1333 )。 ion

Swiss Guards, the :教廷侍衛(衛兵);瑞士衛隊:主要任務是護衛教宗安全;梵蒂岡的警衛皆為(講德語的)瑞士籍衛兵負責。由教宗猶利 Julius 二世於 1510 年組成。必要時羅馬員警也會從旁協助。

Syllabus, the :謬說表;異端邪說錄: (1)1864 年教宗碧嶽九世所公佈。 (2)1907 年教宗碧嶽十世把極端現代主義亦曾列入表中。

symbol : (1) 信經。 (2) 象徵;表記;標記;符號:即 symbols ,如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徵,魚是基督徒的象徵。同 symbolon 。拉丁文為 symbolum 。

symbolic theology :象徵神學;信條學。

symbolon (Gr.) :信經;象徵。同 symbol 。

synagogue :地方教堂;集會會堂;聚(集)會:猶太教徒集會祈禱之處。

synaxis :聚會;感恩聚會:指東方禮教會的聚會。

synod :會議;教會會議;宗教會議;主教會議:討論決定教會政策、管理、和教義等等問題的宗教會議。

synod, diocesan :教區會議:教區主教所召開的全教區會議,出席成員除主教、副主教、主教代表外,也包括司鐸、平信徒、修會代表等(法典 460-468 )。

synod, national :全國教務會議:某國的全體主教共同召集的宗教會議,以商討全國性的宗教事務。

synod of bishops :世界主教會議:乃世界各地區主教定期之集會,以促進教宗與主教之間的密切聯繫,並協助教宗,保全及發展信德和道德、維護及加強教會的紀律、研究教會在現世行動的有關問題等(法典 342 )。

synopsis : (1) 對觀福音:詳見 synoptic Gospels 。 (2) 大綱(意);概要。

Synoptic Gospels :對觀(照)福音;福音合參:瑪竇、瑪谷和路加三福音的內容、結構及文詞彼此非常相似,並列印在一起,謂之對觀福音(書)。

Syrian Rite :敘利亞禮:舉行宗教儀式時,採用敘利亞的禮儀,即安提約基雅禮。又稱 Syriac Liturgy of Antio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