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梅瑟歌
第三十二章 梅瑟歌
這是一篇美妙的詩歌,敘述了以民同上主往來的歷史千秋,好似是天主對百姓的一篇控訴辭,因為它不忠不義(5–18,19–25節),辜負了天主的好心。天主本有意將這個民族盡行消滅(26,27節),卻又基於自己的無限仁慈,將義怒由以民轉向壓迫以民的敵人(36–42節),終於拯救了自己的百姓(26–35節)。
這篇詩歌的主要目的,是要以民知道,天主為了百姓未來的不義而懲罰他們,因為他們不但對上主忘恩負義,而且還陷於各種罪惡(1–25節)。但是天主對以民要實施的懲罰,將不是徹底、無望的,因為天主不願讓外邦人逞強,認為是自己 將以民打擊得一敗塗地,而不是全能天主的工程(27–43節)。作者為達到預期的目的,先以隆重有力的口吻報告了詩歌的引言(1–3節),緊接著就敘述了他的立論觀點:如果天主鑒於以民的背信棄義之罪,必須要施以懲罰,並不是天主的過 失,而是以民自取其咎(4節)。天主甚至於不惜將犯罪的以民消滅淨盡,但為了不使外邦人因此自高自大,天主才對以民手下留情,沒有施展他的全部正義將以民擊殺殆盡(27–33節)。外邦百姓要接受他們應得的懲罰,而以民要自他們的欺壓之下被解救出來(34–42)。普世萬民見到上主正義的作為之後,要齊聲讚頌上主(43節)。
這篇詩歌的文體既是抒情詩,又是訓誨詩,目的是在歌唱天主對以民特殊的照顧,以及選民對天主的忘恩負義。學者們認為在誦讀這篇詩歌的時候,歌詠團分成兩班,輪流詠唱,每班一節,中間則有百姓和歌詠團的合唱句。至於它的作者大概是智慧書時代的一位作者;他故意利用梅瑟的名義來抬高身價,說成是梅瑟的親手作品,好使人們更重視他的著作,聽從他的勸戒。
1–4節 引言:上主的忠實
1 蒼天,傾聽,我要發言;大地,聆聽我口要說的話!
2 願我的教訓如雨下降,我的言語似露滴落,像降在緣茵上的細雨,像落在青草上的甘霖!
3 因為我要宣揚上主的名,請讚頌我們的天主!
4 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美無比;他的行徑公平正直,他是忠實無妄的天主,公義而又正直。
作者呼號蒼天和大地作他的證人,請它為自己所要報告的許多事實和真理作證。 這是個十分隆重的開場白,旨在喚起人們的注意力,注意聆聽他要述說的天主的以民正義的控告(依一2 米一2 詠一4)。雨水和露水是乾旱之地所渴望的東西, 同樣作者的話亦應是聽眾所希求的。就如雨露可以滋潤乾地,使它生出美好的果實;同樣作者的話亦應在聽眾的身上,發出悔改和救援的果實來。
作完隆重的序言之後,緊接著就是報告主題:宣揚上主的名(3節),就是宣揚天主在以民歷史上所作的偉大事業。作者在想到上主的偉大及他的無限全能之 後,竟然歡喜若狂,情不自禁地請他的聽眾,與他異口同聲地讚美上主的光榮。 他以詩人的想像力來描述上主天主,說他是「磐石」(4節),即以堅石作成的堡壘,是以民在一場患難之中妥保無虞的避難所。他是不能攻克,不可動搖的堡疊, 因為他具有各種美德,即全備、正義、忠實及正直。他的驚人作為,尤其他為以民所作的動人心魄的超越事蹟,足資證明這一點。他的完備在一切受造物上可說已是彰明昭著,他的正義和正直在管理全人類的事物上已彰顯無遺,尤其在以民的歷史上更是盡呈畢露,而他的忠實在他對選民的持守諾言,既許必踐的作為上是盡人皆知的。
5,6節 以民的不忠
5 那不堪稱為子女的,自趨墮落,背叛了他,實在是個邪惡敗壞的世代!
6 愚昧無知的人民,你們就這樣報答上主嗎?他不是生育你,創造你,使你生存 的大父嗎?
但是以民距離上主對它的理想,相去太遠了!它常是個愚昧無知的民族,又妄自尊大,忤逆反抗,再加上沒有恆心及固執己見,他根本就不認識天主,更不知道對他的恩愛表示誠心實意的還報。天主藉著大能的手將它自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目的是為揀選它作為自己的特殊民族,還賜給它法律和典章,使它過一個與眾分離,特出獨立的生活。總而言之,使它成為一個聖潔的民族,成為天主的產業。可惜以民面對上主的正直、正義和忠實,所表現的,竟然只是敗壞、愚蠢及反抗。它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來按照天主的聖意,作一個「司祭的國家、聖潔的國 民」(出一九6)。上主不僅是它的天主,更是它慈祥的父親。正如依撒意亞先知書責斥以民的愚蠢無知說,牲畜認識自己的主人,而以民卻不認識他們的上主(依一3,4)。先知並且還確切地指明,只有天主才是以民的父親:「因為你(上主) 是我們的父親;亞巴郎雖不認識我們,以色列雖不記得我們,你上主卻是我們的父親,『我們自古以來的救主』就是你的名」(依三六16)。瑪拉基亞先知更對以民露骨地直斥其非:「兒子應孝敬父親,僕人應敬畏主人。但如果我(上主)是父親,對我的孝敬在那裡?如果我是主人,對我的敬畏在那裡?」(拉一6)。其實以民自出離埃及,它漫長的歷史是它對上主不忠不信的明證。
7–14節 上主恩愛無量
7 你回想往古的時日,思念歷代的歲月;問你的父親,問你的長輩,他必給你講述:
8 當至高者為民族分配產業時,分佈人的子孫時,按照天使的數目,為萬民劃定了疆界;
9 但雅各伯是上主所保留的一分,以色列成為他特有的產業。
10 上主在曠野之地,在野獸咆哮的原野,發現了他,遂將他抱起,加以撫育, 加以保護,有如自己的眼珠。
11老鷹怎樣守候自己的窩巢,飛翔在幼雛之上,上主也怎樣伸展雙翅,把他背在自己的翼上。
12 上主獨自領導了他,他旁邊並沒有外邦的神衹。
13 上主使他馳騁於高原之上,以田產的出產養育他,使他享受巖穴間的蜜,堅石中的油。
14 牛酪和羊乳,肥美的羔羊和公羊,巴商的公牛與山羊,以及上等的麥麵;並以葡萄美酒作你的飲品。
作者邀請以民回顧一下往昔的歲月,當以民還不存在的時候,天主就如何細心謹慎地準備了它的誕生和存在。以民的父老先輩可以作歷史的證人,將以民過去的歷史傳授給現代的青年,使他們知道自己民族的開端,即天主如何給全世界的人類分配了土地,使他們各自在自己的範圍內生活。雖然基於天主的正義,不得不以洪水來懲罰犯罪的人類,卻保存了諾厄,使他成為人類的第二始祖,以準備以民的將來。並且以偉大的愛情照顧了以色列子民,因為天主已同他們的祖先訂立 了盟約(創九1,2)。就如厄則克耳先知曾言,世間一切的民族都屬於天主,因為都是他所創造的。但以色列卻是天主特選的產業,並且許多世紀之前已為它保留 了一塊美好的土地(見則一九5)。這種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特選,就是上主對以民恩愛的明證。「按照天使的數目」(8節),學者們大都根據這裡的說法,又憑藉達一〇13,20,21; 一二1 德一七17的支持,強調每個國家和每一個民族,都有它們自己的護守天使。不過有些古老的譯本,卻將原文上的這種說法改成「以色列子民的數目」,例如希臘譯本、撒瑪黎雅五書等就是。
作者對以民寄居埃及的漫長時代完全沒有提及,對以民奇蹟式的獲救,脫離埃及毒手的事,也似乎一筆抹煞。卻直接將以民說成是飄泊在曠野間的民族,他們在那裡與殘忍咆哮的野獸為伍,隨時有生命的危險(見則一六3)。可是天主以無微不至的關懷,保護照顧了以民。不但保護他們的生命,還撫育教導了他們,熱愛保護他們有如眼中的瞳仁。更有甚者是天主竟然模仿教導小鷹飛翔的老鷹,將以民以色列。這裡對天主恩愛的描述與詠七八及一〇五篇的筆法如出一轍。以民終於 在那上主賜予的「流奶流蜜」的土地上定居起來,他們在那裡以土地豐富的出產養活自己;在自己沒有栽種的葡萄園中,收穫了葡萄;在自己沒有開墾的土地上, 播種了麥田;在他們沒有修建的房屋中,安居樂業。以民飽饗了福地的牛羊之肉,田間的麥麵和葡萄園的美酒,過著安適富裕的生活,正如厄則克耳先知所說:「(上主)以珠寶裝飾你,給你腕上帶了鐲子,頸上掛上項鏈,鼻子上套上環子,耳朵上掛上金環,頭上戴上花冠。金銀作的點綴,細麻、綢緞和錦繡作你的衣服;細麵、蜂蜜和油作你的飲食」(則一六11–13)。作者更以詩人的想像的筆法來描寫福地,說它是一塊位於高原之上的土地(13節),它的高山巖穴中充滿著甘甜的野蜜,任人取食;天主還使原本滿是石灰石的福地,生出青綠的橄欖樹,供人製造馨香的油。約旦河東的巴商地區滿是青綠的草地,是牧放牛羊的理想處所;河西的平原地帶出產麥麵,而山丘上滿佈葡萄園。這裡關於巴力斯坦植物的描述,可說是詳盡清楚,足見作者對聖地的知識是非常豐富的。
15–18節 以民忘恩負義
15 雅各伯吃肥了,耶叔戎吃胖了,會踢人了。──的確,你胖了,肥了,飽滿 了。──他遂拋棄了造他的天主,輕視了救他的磐石。
16 他們以邪神的敬禮激起他的妒火,以可憎惡的事物,惹他動怒;
17 他們所祭祀的是邪神,而非真神,是向來所不認識的神,是近來新興,你們的祖先所不敬畏的神。
18 你忽略了那生你的磐石,忘記了那使你出世的天主。
本來按常情來說,以民在接受了天主如此重大多樣的恩惠之後,本應心悅誠服地向天主表示知恩報愛之心,而熱心遵守上主的法律,忠於上主的盟約。可是事實上完全不是如此!以民竟然恩將仇報,不但將天主忘記,而且偏離正道,走上邪惡的歧途(見則一六12,13)。「耶叔戎」原有「正直的」意思,是說天主揀選了以民,目的就是為使它成為一個「正直的」民族。在詩歌中是天主對以色列子民的親切稱呼(見三三5,26 依四四2)。在這裡似乎有譏諷之意,是說這個原本應是「正直的」百姓,卻步入邪途,走上了非理之道。另有些學者則謂,「耶叔戎」在此具有卑視之意,是說它吃胖了、肥了,有力量反抗上主了,因為「耶叔戎」與原文上的「肥牛」在發音上十分近似之故;也與上下文互相吻合(15節),是說它肥壯起來,再也不願負軛工作。以色列背棄了它的造物主,違犯了它唯一的救主 天主,卻去向邪神燒香敬禮,認為是它們賜給了自己那一切的恩惠,還向邪神奉獻了可憎的祭品(見依四三12 耶二25; 三13),他們所祭祀朝拜的不是他們祖先所是虛幻(邪神)。這種觀念在聖詠中屢見不鮮(詠一〇六)。厄則克耳先知更露骨地描述了以民敬拜邪神的醜惡,斥責他們以淫蕩的行為去舉行邪神的敬禮,製造邪神木偶,給他們奉獻細麵和蜜,還將自己的親生子殺掉作為祭品等等惡行(則一六15–34)。以民既然如此輕視侮辱了它的磐石,它堅強的堡壘天主,就不用奇怪天主要向它大發雷霆了。
19–25節 天主憤怒懲罰
19 上主一見,大為震怒,遂拋棄了自己的子女,
20 說我要掩面不顧他們,要看他們的結局如何;這實在是敗壞的一代,毫無信實的子女。
21 他們以虛妄之神,激起我的怒火,以虛無之物,惹我動怒;我也要以那不成 子民的人激起他們的妒火,以愚昧的民族惹他們發怒。
22 我的怒火一燃起,必燒到陰府的深底,吞滅大地及其出產,焚毀山岳的基礎。
23 我要將災禍不斷加在他們身上,向他們射盡我的箭矢。
24 他們必因饑餓而衰弱,必為熱症、毒疫所消滅;我還使尖牙的野獸和土中爬 行的毒蟲傷害他們。
25 外有刀劍,內有恐怖,使少男少女,乳兒白頭,同歸於盡。
以民對上主天主這種倒行逆施的惡行,豈能不使天主憤怒填膺,而施以嚴勵的懲罰?以民的作為的確太過離譜了,就連在他們受到天主的可怕懲罰,使百姓充軍遠方之後,那一批逃往埃及去的難民,竟仍然不知悔改,卻變本加厲地向邪神頂禮膜拜,認為如此才可以挽回神明的憤怒;還在祈求他們的天后依市塔耳息怒(耶四四15, 16)。實在上主已是忍無可忍,因此天主要掩面(20節),意思是說不再照顧保護他們,不再賜與他們恩惠和祝福(見依五四8 詠二七9; 三〇8)。更有甚者是天主要審察一下,「看看他們的結局如何」。換句話說,天主要設法消滅他們,作為他們罪惡如山的懲罰,要使他們充軍遠方。既然以民恭敬了虛幻之神(原文: 不成神的神),天主也要用「不成子民的人」來懲罰他們。就是要打發殘酷野蠻 的民族來作為天主懲罰的工具。他們要以極殘忍的手段來向以民執行天主的懲罰 (見耶五15–17)。聖保祿引用了這句話作為外邦人被召叫,來佔據以民位置的明 證(羅一〇19)。
天主的義怒猶如強烈的火焰,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大火,使以民的整個社會都受到了波及和震盪。當然這是誇大其詞的說法,是古東方人愛用的說話方式:天主報復的義怒要直達陰府的最深處,那是亡者所居住的陰間,直到那裡天主要追討犯人的過失,大地要為之震動,不再生出果食五榖;天主要發射箭矢,使大地充滿災禍和疾病,到處是死亡痛苦(23節)。饑饉、熱症和毒疫要打擊百姓;最後可怕的戰爭終將殘餘的人民摧殘淨盡(25節),不分男女老幼一律喪亡(耶九20 哀一20 則七15)。
26–33節 上主將手下留情
26 我原想粉碎他們,將他們的紀念由人間消滅;
27 但我怕仇人自誇,怕敵人誤會說:「是我的手得勝了,而不是上主行了這一切。」
28 他們原是無謀的民族,沒有一點見識。
29 如果他們有點智慧,定會明瞭此事,看清未來的局勢。
30 「若不是他們的磐石出賣了他們,上主放棄了他們,一人怎能追擊一千,兩 人怎能打跑一萬?」
31 連我們的仇人也承認,他們的磐石不如我們的磐石。
32 誠然,他們的葡萄秧,出自索多瑪的葡萄園,來自哈摩辣的田園;他們的葡萄是毒葡萄,粒粒葡萄皆酸苦。
33 他們的酒是蛇的毒汁,是蝮蛇的猛烈毒液。
唯一使天主沒有按照他的計劃行事,將以民趕盡殺絕的原因,是外邦人的態度。 天主固然利用外邦人作為手中的工具,來打擊以色列子民,但是不願意這些外邦人,因而自高自大,認為是自己的能力打擊了以民,獲得了勝利,而不是天主的功德。當以民輾轉曠野之際,就已經對天主不忠不實,不但口出怨言,而且反抗天主的代表梅瑟,曾使天主在震怒之下要將他們消滅。當時梅瑟用了同樣的理由使天主的義怒平息,就是如果天主在顯了許多奇蹟,使梅瑟費了許多周折,終於將以民自為奴之地的埃及拯救出來之後,卻在曠野中將他們打擊消滅,外邦人將作何種想法?他們不是會嘲笑天主出爾反爾,計劃完全失敗嗎?那麼天主的大能在那裡?作者好似在用激將的手法,使天主回心轉意,不再嚴厲懲罰犯罪的百姓,免得貽笑大方,使外邦人議論紛紛。作者在這裡用了同樣的方式,好似在同天主論理,使天主知道,如果外邦人戰勝了以民,他們絕不會將光榮歸於天主, 認為這是天主許可以民失敗,而自己獲得勝利。相反地,他們一定要得意洋洋地自吹自擂,認為自己的武力所向無敵(28節)。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天主,因此也就不會解釋天主懲罰以民的理由(29節)。但如果他們具有自知之明,及實事求是的精神,他們應當明瞭對以民的勝利,是不足輕重的,是短暫的,不應因此而趾高氣傲的,因為他們的勝利只是天主對以民發怒的結果。天主對以民平息義怒的時刻,也就是他們一敗塗地的時日。如果他注意衡量一下自己的力量,他 們也應當知道,他們同天主的百姓來相比,並不是勢均力敵的軍隊,因此他們如何敢忘想,用一個人來追擊一千人?兩個人怎能打跑一萬(30節)?以民雖然眾多,卻被他們少數的殘弱的軍隊打敗,是因為作以民磐石和堡壘的天主,將他 們交付在敵人的手中。外邦人自己如果以客觀的態度來對待事實,應當心知肚明,他們的磐石(邪神)是完全不能同以民的磐石(天主)同日而語的(31節)。 的東西,因為「他們的葡萄秧,出自索多瑪的葡萄園,來自哈摩辣的田園」(32 節)。意思是說他們根本就不是來自好的種類,他們是由死城而來(上述二城), 因此帶有死亡的種子(創一九章)。他們的果實是惡劣有毒的,堪與蝮蛇的毒汁相 比(33節)。蝮蛇是一種最有毒的蛇,是非常可怕的動物。因此外邦人雖是天主手中懲罰以民的工具,但是到時他們也要為了自己的罪過,接受天主嚴厲的懲罰。以民雖然在接受懲罰,可是外邦人的懲罰也要隨即到了,免得使他們因自己的暫時勝利而不可一世。這種觀念尤其在先知書中屢見不鮮。外邦人本身就是惡劣的,是不為天主所中悅的民族,若非有天主的許可,他們絕無戰勝上主百姓以色列的可能。作者願意使人們清楚地知道,以民犯罪固然應受懲罰,因為罪有應得,但是外邦人不必因此而沾沾自喜,因為他們受懲罰的時日隨即到來。天主既 然罰了以民,更不會寬恕外邦人。
34–43節 以民的敵人受懲罰
34 這事豈不是貯藏在我身旁,封閉在我府庫裡?
35 等到他們失足之時,我必復仇報復;他們滅亡的日子確已臨近,給他們預定的命運就要來到。
36 因為上主要衛護自己的人民,憐恤自己的僕人。當他們看見他們的能力已逝, 奴隸與自由人已到絕境,
37 必問說:「他們的神衹在那裡,他們投靠的磐石究在何處?
38 一向吃他們祭牲脂肪的,喝他們奠祭酒漿的,都在那裡?讓他們起來援助你們罷!讓他們做你們的保障罷!
39 現在你們應認清,只有我是「那一位」,除我以外沒有別的神;我使人死,也使人活;我擊傷人,也加以治療;誰也不能由我手中救出。
40 我向天舉手宣誓;我生活,至於永遠!
41 我一磨亮我的刀劍,我一掌握裁判權,必向我的敵人雪恨,對恨我的人報復。
42 我要使我的箭矢醉飲鮮血,使我的刀劍吞食血肉:陣亡和俘虜的鮮血,仇敵將領的頭顱。
43 萬國,你們應向他的百姓祝賀!因為上主必為自己的僕人報血仇,向仇敵報復,聖潔自己的土地和百姓。
天主固然有時利用外邦人,作為懲罰罪人的工具,就連自己的選民亦同樣會受懲罰,但是那些外邦人卻不可因此而揚揚自得,認為自己有什麼了不起,因而藉機行事,任其殘忍的本性來發洩自如,向天主的百姓施展殘酷的懲罰。如果他們如此行事,那麼,天主的震怒和懲罰就會很快來到他們身上的。天主已將一切懲罰的理由存在他們的檔案中,時候一到,他會將一切公佈於世,那時就是他主持正 義,施展懲罰的日子。而且這個日子已為期不遠(35節 見歐 一三12)。這樣天主 將藉著對外邦人的嚴厲懲罰,可以使自己的選民鬆一口氣,而更認識和恭敬天主。外邦人事實上也罪有應得,因為他們不但不認識愛慕真神天主,且向虛假邪神頂禮膜拜;且更有甚者是他們在懲罰以民的作為上,並不視自己為天主正義的 工具,適可而止,他們卻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竟肄無忌憚地盡情屠殺、破壞和搶劫,使以民幾乎遭到萬劫不復的摧殘。天主懲罰他們的原因是為了他們的不 義;但因為他們還不認識天主,故此天主不能懲罰他們對天主的不忠不義。以民幾乎已傾家蕩產:「他們的能力已逝,奴隸與自由人已到絕境」(36節),敵人對他們太慘絕人寰了,因此天主不得不挺身而出,免使他的百姓陷入絕境。
但是在實行對以民敵人的懲罰之前,天主願意以民先知道外邦人的邪神的確是虛幻無用的:「他們的神祇在那裡」(37節)?以民要親眼目睹外邦人的懲罰,應該猛醒,確知自己曾經依靠過的邪神竟是如此無用,對自己的屬下不能作出絲毫的保護。以前向他們(邪神)所獻的祭品竟然完全白費了。人們曾向這些邪神獻過牲畜的油脂和奠祭的酒,卻毫未發生作用(38節)。事實上只有天主主管一切人間的事物和歷史的規程,只有他「使人死,也使人活」(39節 依四一4; 四三10,13; 四八12)。
天主為了向以民確保要懲罰壓迫他們的敵人,竟也仿效古東方人舉手向天發誓的方式,保證要懲罰他們,而且這種懲罰不久就要來到。舉手向天的意義是呼求天主作發誓人的證人,保證要既許必踐(見創二二16)。這是非常露骨的擬人說法, 表示天主已決心要向外邦人實行懲罰,替自己的百姓報仇雪恨。天主猶如一位聲勢顯赫的將士,正在磨刀擦槍,準備去衝鋒陷陣,打擊以民的敵人(見耶五〇25 詠七13,14 依二七1; 三四5,6; 六六16)。天主的刀槍是他正義的武器。在天主的手中有以民敵人的斷案,他們不久就要接受應得的懲罰(41節)。作者在結束天主預報對以民敵人的懲罰之前,邀請世間的各民族和國家,要歡欣鼓舞,因為天主為自 己百姓的血債,作出了適當合理的報復(43節)。天主對異民的嚴厲懲罰,不但為以民所流的無辜之血作了報復,而且為以民的土地也實行了聖潔的禮儀,因為異民在以民神聖的國土上大量傾流了無辜者的血,無形中將聖地染污,使它得到 了法律上的不潔,因此必須要用敵人的血來加以取潔。
44–47節 邀請以民守法
44 梅瑟和農的兒子若蘇厄前來,將這篇詩歌的話朗誦給百姓聽。
45 梅瑟向全以色列人一朗誦完了,
46 就對他們說:「你們應把我今日警告你們的一切話記在心內,好吩咐你們的子孫,謹守遵行這法律上的一切話。
47 因為這為你們不是空洞的話,而是關係你們的生命;由於遵守這話,你們才能在過約旦河後所要佔領的地上,長久居留。」
在誦讀完了那篇冗長的「梅瑟之歌」後,作者再用梅瑟的名義,呼籲全體以民要對天主的一切法律和規誡謹遵不違,因為遵守法律是惟一久居上主福地的保障 (47節)。天主在世賜與以民的祝福,完全繫於這一點,就是端看他們是否真正 守法。
48–52節 梅瑟遙觀福地
48 上主就在當天對梅瑟說:
49 「你到摩阿布去,上這座阿巴陵山,即面對耶里哥的乃波山上去,觀看我要給以色列子民作產業的客納罕地。
50 你要死在你所上的山上,歸到你本族那裡,像你哥哥亞郎死在曷爾山,歸到他本族那裡一樣。
51 因為你們在親曠野,卡德士的默黎巴水邊,在以色列子民中對我失信,沒有在他們中尊我為聖;
52 為此,我賜給以色列子民的地方,你只可由對面眺望,卻不能進去。」
本章最後這幾節是一個非常隆重的報告,預告以民歷史上最偉大立法者梅瑟的死亡。梅瑟的死亡再一次證明天主是既許必踐,永不反悔的天主(羅一一29)。天主早已決定了要懲罰梅瑟對天主失信的過犯,是個非常神秘的過犯,真正何罪,不得而知。基於這個罪過天主不准梅瑟進入福地。如今以民已在梅瑟的領導之下, 來到了福地的邊緣,而一生為以民犧牲奮鬥的梅瑟,竟然不能進入。這實在是個非常嚴重的打擊,但天主的決斷是永無反悔餘地的。但是天主好似為了安慰他的 僕人,叫他到一座名為乃波的高山頂上去,從那裡可以遙觀聖地。並且要在那座無人的山頂上死去,猶如他的兄弟亞郎在曷爾山頂上神秘的死去一樣(戶二〇22)。
乃波山有「高處」之意,位於約旦河東的摩阿布地區,與耶里哥城隔河相對,高九百餘公尺;算是相當高大的山,因此由它的山峰上可以看到聖地的全境,就是從北方的丹直到南方的貝爾舍巴,從摩阿布直到地中海,整個這個廣闊的福地區域可以盡入眼簾,是一幅非常美麗的景象。梅瑟就從這裡遙望福地之後而逝世的。初期教會曾在這個山上修建了一座壯麗宏偉的大殿,以紀念舊約中偉大的聖人梅瑟,還在其旁建立了修道院,可惜目前已成廢墟,成了考古學者的好去處。 至目前為止,耶路撒冷方濟會聖經學會的考古專家,已將古代聖堂和會院的遺跡挖掘出來,且在舊聖殿原址上修建了簡單的頂子,可供朝聖人士臨時舉行聖祭之 用。可惜由於戰爭的關係,目前朝聖人士很難到達該處憑吊這個非常有歷史和宗教價值的古蹟。
如此梅瑟轟轟烈烈的一生就結束了。他是以民的偉大救星,率領以民出離埃及, 經過曠野,走向天主許給以民祖先的福地──巴力斯坦。如今梅瑟已完全遵照天主的計劃,完成了他的任務,將以民妥善地領到了福地的邊緣。他已經功德圓滿, 是撒手人寰的時候了。今後的事業將由他的繼位人若蘇厄去完成。梅瑟的時代已成過去,若蘇厄將要開創以民歷史的新頁。